德州小學槍擊案:槍手在教室裡射殺近1小時才被擊斃,家長央求「讓我們進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一些社群媒體流傳的影片顯示,發生槍擊案的洛伯小學外,絕望的父母向警察大喊大叫,要求警察讓他們進入傳出槍聲的大樓,有些人試圖闖破封鎖線、進入大樓。
美國德州尤瓦爾迪(Uvalde)縣洛伯小學(Robb Elementary School)週二(24日)發生槍擊案,導致19名學童、2名教師喪生,警方還在調查槍手犯案動機。不過目擊者指出,警方到達現場後隔了一小時才殺死槍手,也成為記者會上質疑警察執法不力的重點。
《CNN》報導,德州公共安全廳廳長麥克洛(Steve McCraw)週三(25日)表示,從槍手拉莫斯(Salvador Ramos)向學校保全開槍,到邊境巡邏隊將他擊斃,整個過程有40分鐘到1個小時。這之間警察在做什麼,成了美國各大媒體的報導焦點。
德州公共安全廳區域主任埃斯卡隆(Victor Escalon)週四(26日)表示,槍手進入教室後,警察花了一個小時殺死他,但他不會解釋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我們正在研究所有可能性。在得到所有可能的答案之前,我們不會停止。」
根據埃斯卡隆週四提供的最新資訊,18歲的拉莫斯在朝他的祖母開槍後,於週二上午11點28分在洛伯小學外撞毀了他的車,並向對街殯儀館的2名目擊者開槍,隨後於上午11點40分從一扇未上鎖的門進入學校。這與早前的報導有部分錯誤,槍手拉莫斯實際並未在大樓外與校園保全交火,他從離開祖母家到進入小學之間似乎暢行無阻。
埃斯卡隆說,警察在4分鐘後趕到現場並進入學校,但在拉莫斯向他們開了多發子彈後躲了起來。拉莫斯把自己關在四年級的教室裡槍殺了裡面的學童,其中大多數是9歲和10歲的孩子。根據《CNN》,拉莫斯發射了超過25發子彈。
埃斯卡隆說,警察最初無法進入教室,因為他們聽到了槍聲。他們呼籲其他教室的兒童和教師盡快疏散,同時回報要求更多的支援。
「大約1個小時後,美國邊境巡邏戰術小組到達。他們進入,開槍殺死了嫌犯。」
當被問及警察是否該早點進入大樓時,埃斯卡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他也強調,執法部門尚未核實是否有目擊者在敦促警方盡快進入大樓,或者討論自己進入校園,「我們尚未核實這是否屬實,或者是否只是謠言。」埃斯卡隆說, 「必須了解我們正在獲取大量訊息,我們正試圖追蹤、了解哪些是真的。」
Victor Escalon from the Texas Department of Public Safety says reports of parents urging police to go in, and asking to borrow police armor so they could make a counter-assault on the school, have not been verified. pic.twitter.com/M1wFVHnxAr
— The Post Millennial (@TPostMillennial) May 26, 2022
美國邊境巡邏隊隊長奧提茲(Raul Ortiz)沒有向媒體公布救援時間表,但一再表示,戰術小組抵達學校後並沒有猶豫。但一名執法官員表示,邊境巡邏隊進入大樓後無法闖入教室門,不得不讓一名工作人員用鑰匙打開教室門。調查人員正試圖釐清,教室是否被槍手鎖起來,或設置了路障。
根據《紐約時報》稍早自德州執法人員取得的時間軸,大多數的受害者在槍手到達學校幾分鐘內被槍殺。時間軸還顯示,先前槍手與警察在校外交火的報導是不正確的,這名警官其實是在附近的一輛車裡。報導還指出,2名警察試圖進入教室但中彈,於是他們撤退,隨著槍擊繼續在教室內進行。
校園外家長心急如焚,痛批警察「毫無作為」
社群網路上一些現場影片顯示,槍擊案發生時,洛伯小學小學外面絕望的父母一再懇求警察衝進大樓,一些家長試圖衝破黃色的警用膠帶,對警察大喊大叫,讓他們進入大樓。
“Let’s just rush in because the cops aren’t doing anything like they are supposed to,” said Javier Cazares, whose daughter was killed in the 40-minute #RobbElementary school massacre in #Uvalde
— Stefan Simanowitz (@StefSimanowitz) May 26, 2022
This footage shows armed police pinning one man to the ground pic.twitter.com/3rUkeFqAX2 https://t.co/w7D3G3666J
一名受害者的父親哈維爾.卡薩雷斯(Javier Cazares)告訴 《華盛頓郵報》 ,他在聽到洛伯小學發生槍擊案時趕到現場,他和數名有孩子在學校的父親擠在大樓前門附近,當時警察仍聚集在大樓外,他們接著聽到從大樓裡傳來槍聲。
卡薩雷斯對警察沒有行動感到憤怒,當下想要和幾名圍觀者一起衝進校園。
「讓我們衝進去,因為警察沒有盡他們本分。」他說,「他們本來可以做得更多。但他們毫無準備。」
卡薩雷斯說,那裡當時大概有5、6個父親,但警察只是告訴他們退後。幾個小時後,卡薩雷斯9歲的女兒再也沒有從學校走出來,隨後這名心碎的父親得知,他的女兒被射中,不久後在醫院死去。
洛伯小學另一名學生家長盧納(Victor Luna)說,他看到一些警察進出大樓,但他覺得仍然不夠,他懇求警察給他裝備,讓他進去現場擺平那個槍手:
「我告訴其中一名警官,如果他們不想進去,借給我他的槍和背心,我會自己進去處理。他們告訴我不行。」
盧納說,警方花了一段時間才進去,導致這場悲劇發生了,許多孩子們沒能活下來。盧納的兒子很幸運的在槍擊案中倖存下來。
一名目擊者也告訴《美聯社》,槍擊開始後不久,圍觀的婦女們就對警察大叫「進去!進去!」但警察沒有立即進入大樓。目擊者說,警察應該早點進入學校:「他們(警察)有這麼多人。他(槍手)只有一個人。」
The horrific scope of the shooting in Texas that killed 21 people was coming into agonizing focus Thursday amid new revelations about the attack, including that the gunman barricaded himself in a fourth grade classroom where most victims died. https://t.co/bGLTWKD0YJ
— USA TODAY (@USATODAY) May 26, 2022
女教師為保護兒童犧牲生命,丈夫疑「過度悲傷」死於心臟病
在洛伯小學槍擊事件中,一名為保護班上孩子而犧牲自己的老師伊爾瑪.賈西亞(Irma Garcia),她的丈夫喬(Joe Garcia)週四發生心臟病,在妻子死亡兩天後,這名丈夫也過世了。
家人說,這對夫婦從八年級就認識了,今年將慶祝他們的25週年紀念。伊爾瑪的表妹說,她相信喬死於心碎,「失去了超過25 年的摯愛,實在是難以承受。」
這對夫婦留下了4個十幾歲的孩子。伊爾瑪的表妹在募款網站上為他們募款,原來目標是1萬美元,目前已經募得15萬3400美元。
Irma Garcia was murdered trying to protect her students. Her husband Joe died of a heart attack this morning from grief. They were high school sweethearts leave behind four children. Please donate to their family here if you can: https://t.co/tGHY63a5AS
— Molly Knight (@molly_knight) May 26, 2022
槍手犯案前曾傳訊給陌生人,預告犯案
官員說,槍手拉莫斯是當地一名高中輟學生,沒有犯罪記錄,也沒有已知的心理問題。他剛滿18歲,合法購買了兩支AR-15式步槍和彈藥作為生日禮物。認識他的人形容他是一個孤獨的人,朋友很少,經常打架。
在他展開屠殺之前,拉莫斯向一名居住在德國15歲的女孩傳達了他的意圖。他傳訊抱怨他的祖母「正在用我的電話與AT&T通話」,並說「這很煩人」,6分鐘後他又傳訊息說「我剛剛朝我祖母頭上開了一槍」,幾秒鐘後再表示,他即將前往一所小學開火,時間約在犯案前15分鐘。
Chilling message Texas school shooter Salvador Ramos sent to girl he didn't know hours before he murdered 19 kids https://t.co/1Ou38pEVPP pic.twitter.com/jcdCFgywqZ
— Daily Mail Online (@MailOnline) May 25, 2022
綠能x數位,科技助攻水產養殖產業升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產養殖結合太陽光電是一種創新的經營模式,讓漁場除了既有的漁獲外,更能提供綠電創造額外收益,國內更有漁場順勢導入數位工具管理養殖環境,持續提升水產質量。我們可以看到,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正在養殖漁業發生。
糧食生產是農漁業的主要功能,順應環境選擇不同的作物與耕種策略,是農漁民智慧的累積,臺灣的農漁業實力更是享譽國際。然而,由於整體產業結構轉型、生活型態轉變,傳統看天吃飯的一級產業,較不容易成為新世代就業的優先選項,如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創造新商機、吸引年輕人返鄉,是各界都在思考的課題。
近年來,各國政府致力推動再生能源以實踐減碳,在不同場域、建物等結合光電開發的複合式發展模式,成為兼顧空間利用效率、提高單位面積產值的創新解決方案,這樣的趨勢正在農漁業現場發生。
農漁業結合光電創造附加價值
農電共生可提供自給自足的再生能源,還能保護農作物免受極端天氣影響,提高生產韌性,多餘的電力也可以躉售,提升農民收入。著眼於光電帶來的附加價值,越來越多國家看好農業結合太陽光電的發展潛力,德國、日本已有多個果園結合太陽光電從事農電共生,法國也實驗在成列的葡萄藤上安裝太陽光電模組。
不只農業,國際也開始出現結合水產養殖與太陽光電的漁電共生。例如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 Bay)發展出太陽能牡蠣生產系統,不僅實現綠電自發自用,漁產收穫量更高達傳統養殖場的45倍;而在養蝦大國越南,也開始執行養蝦場結合太陽能發電的漁電共生計畫,為養殖場提供穩定電力並帶來漁獲,一舉兩得。

數位轉型為漁電共生添助力
漁電共生是利用漁業養殖場域結合太陽光電設置,期能改善生產環境、增加漁民收益,創造土地多元利用,是臺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方向之一。不過其他國家與臺灣的漁電共生開發型態不太一樣,其他國家多以沿海鋪設水面型光電為主,臺灣的漁電共生則採用室內養殖場搭配屋頂型光電,或室外魚塭搭配立柱型/水面型/塭堤型光電設備,近年來在許多漁民與光電業者的努力合作下,這樣的複合式土地利用模式逐漸展現效益。
不同養殖物種的環境需求不一,漁電共生導入的過程須經磨合,運用魚塭上方架設太陽能板,冬天防寒害、夏天助降溫,並配合不同物種的習性調整投料策略,同時結合數位環境監控系統調節養殖環境,進而達到提高漁獲收益之積極目的。

光電開發帶來的效益,也讓原本衰頹的產業地景重現生機,例如位於臺南七股的日運案場,原本是高鹽度的廢棄魚塭地,在養殖專家與在地青年的協力下,透過微生物、益生菌來控制池水,搭配AI數位化儀器監控養殖過程,持續累積養殖數據建立資料庫,烏魚、虱目魚、白蝦的混養模式已多次收成;四鯤鯓漁電共生案場過去同樣是廢棄魚塭,改建為室內型漁電共生案場後,能精準控制環境變數以從事精緻養殖,已成功育成一尾重達30克以上的白蝦。
由於漁電共生帶來的效益逐漸獲得認同,有別於過去多為光電業者發起的開發模式,最近也出現由漁民發起的漁電共生規劃,例如茄萣區不少養殖戶視漁電共生為吸引青農返鄉的契機,積極爭取納入漁電共生先行區;目前採用塭堤型與立柱型的光電設施,養殖的虱目魚也已開始收成。

養殖漁業正在實現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
數十年來漁民的養殖專業與經營視野,讓臺灣水產養殖產業在國際上向來有一席之地,但近年來確實也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從業人口老化凋零的挑戰;如今結合光電的漁電共生模式,讓原本看似傳統的一級產業開始蛻變,養殖模式、經營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也吸引更多青年關注與投入;臺灣養殖王國的美名,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將藉由數位與能源的雙軸轉型,再次展現耀眼光芒。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