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拜登的「Yes」是失言還是表白?美日同盟之下必然的印太「戰略清晰」

拜登的「Yes」是失言還是表白?美日同盟之下必然的印太「戰略清晰」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印太局勢的現實,不論美國政府採用再多柔性的修辭,實際上都必須建構中國包圍網,更不可能放任中國侵略台灣。就算美國在解決通膨的路上暫時還需要中國工廠,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清晰已經成為必然。

美國總統拜登5月19日展開他上任以來第一次亞洲訪問行程,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並且於東京宣佈了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還有公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

每一個活動都是大事,但最爆炸性的事件當數拜登23日在東京公開表示:若中國侵略台灣,美國將會武力介入。接著24日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導人峰會在東京召開,討論印太地區的安全議題。

雖然相較美日峰會,QUAD在修辭上刻意淡化對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台灣議題就是印太政治的焦點。畢竟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積極提倡、經歷四國對中摩擦而越來越蓬勃運作的 QUAD,其主軸就是「中國包圍網」。不論在供應鏈、海洋執法、公衛與疫苗等各項議題,台灣都是不容隨便對待的關鍵。

正因為台灣高度重要且敏感,拜登總統亞洲行始終瀰漫著火藥味,無論各方如何謹慎修辭,都無法掩飾對中國的憂慮和戒心。

RTS83VU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拜登的「Yes」,是失言還是表白?

即使烏克蘭戰火綿延,拜登總統只有拜訪正式盟友波蘭,始終沒有踏上烏克蘭土地,也沒有派出美軍參與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美國的行動展現國務院官僚的專業性,也符合主流媒體對拜登外交老手的典型描述。

這樣的拜登政府,何以在訪問日本時,石破天驚地說出美國會以武力協防台灣?最直接原因就是「美日同盟」的存在。

日本需要美國的承諾,也敦促美國做出承諾,因此拜登總統意外承諾會武力協防台灣前,毫不意外地公開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兩者放在同一脈絡來理解,就能清晰理解美日決策者的區域安全藍圖。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