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歐美大型零售商陷入高庫存窘境,為緩解倉儲成本發動折扣促銷大戰

歐美大型零售商陷入高庫存窘境,為緩解倉儲成本發動折扣促銷大戰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疫情對全球零售運費成本仍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舉復工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下令拼經濟,已經開始追貨量,未來運價成本是否成為全球零售的負擔,還需要持續觀察。

美國零售業一直是全球經濟重要的風向球,隨著全球通貨膨脹陰霾未散,消費者的支出習慣已經改變。尤其是去(2021)年零售業者受到報復性消費影響,建立起的高庫存,儼然成為一大包袱,為了緩解倉儲成本惡化,業者發動折扣促銷大戰,企圖甩賣成堆的衣服、鞋子甚至是家電。

歐美零售業者陷入高庫存窘境

去年歐美迎來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但受到全球封控程度不一,商品海陸運輸卡關,導致需求遠大於供給,各大零售商為了不讓自己陷入無貨可賣的窘境,急於累積庫存,甚至不惜租船帶貨。

然而,現在卻可能因積累太多庫存,反使倉儲成本大幅增加。

根據《彭博社》報導,標普500(S&P 500)消費類股指數中在美大型零售業者,如沃爾瑪(Walmart)、目標百貨(Target)存貨總額比去年前大幅增加448億美元(新台幣1.3兆元),增幅達26%。

Target執行長康奈爾(Brian Cornell)直接坦承,受到運費、倉儲等成本上揚,公司將額外暴增10億美元(新台幣294億元)的成本。

再加上,通貨膨脹聲浪四起,今年經濟前景仍有疑慮,衝擊消費者信心,連帶讓消耗庫存的速度遠比想像中的慢。花旗(Citibank)研究,截至上周18家零售業上季財報後發現,美國平均零售庫存增幅快過銷售成長。

其中,更有11家零售業者庫存成長率超過10個百分點,這個差距是18個月以來最大。這也意味著民眾的消費力道正在衰退,經濟正處於模糊未明的階段。

Jefferies零售分析師威辛克(Steph Wissink)認為,通膨還沒有碰到頂點,由於成本漲幅還是大於售價,消費者轉往「必需品」消費,減少購買「非必需品」,而此現象短期也不會改變。

甩賣庫存,Outlet等業者折扣戰蠢動

各大零售商的庫存亟欲消化,對於如T.J.Maxx的促銷折扣的Outlet(暢貨中心)業者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定期販售的通路業者賣不出的庫存維生。

瑞信證券分析師Michael Binetti告訴《華爾街日報》,這類Outlet業者通常有2種管道取得庫存,大部分是第一種採購當地商店特賣的商品,如倒閉或季末賣不出去的衣服;第二則是直接去位於亞洲的工廠訂購。

專門販售促銷折扣的業者TJX Cos執行長Ernie Herrman在上周會議中表示,購買環境「極度充沛」。

Binetti強調,促銷折扣零售業者已經接到了許多存貨出清的電話,他們正在等待更好的「價格」,未來2年大量的存貨出清,會替這類業者增加2.5個百分點的商品利潤。

如今,高庫存的銷售環境,已經讓許多業者逐步開始推出促銷戰。沃爾瑪執行長Doug McMillon對外表示,沃爾瑪已經研擬祭出激進的折扣,藉此促進服裝等高利潤商品的銷售。

根據Jane Hali & Associates研究顯示,沃爾瑪在5月初推出部分商品最低35折的超級折扣,電子、家用品則打到75折,相較去年同期僅的打9折,預計在各大業者消庫存的情況下,折扣戰將會持續發生。

運價成零售等業者最大變數

不過,中國疫情對全球零售運費成本仍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尤其在中國大舉復工的情況下,當地政府下令拼經濟,已經開始追貨量。《關鍵評論網》實際詢問處理貿易海關的業內人士指出,國際運價在今年年後登頂,4至5月便開始回落。

他強調,主要原因是來自於中國封城和歐美消費力道降低,但是受到中國政策拉抬,進一步刺激運量也讓運價止跌回穩。另有貨攬業者告訴《經濟日報》,時序逐漸接近第3季旺季會有拉貨潮,再加上中國上海、蘇州和昆山漸復工,有望迎來報復性出貨潮。

最後,貨攬業者也指出一大變數,目前美西碼頭工人換約觸礁,擔心會進一步惡化,甚至演變成大規模罷工,如果罷工未得到解決,運能將受到衝擊,恐再次堆高運價成本。這也代表全球零售業者的獲利將被吞噬,未來是否轉嫁予消費者,值得觀察。

截至5月27日,上海航交所貨櫃運指數(SCFI)連2周上揚,指數微幅上漲12.66點至4175.35點,漲幅0.3%。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