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國軍AT-3教練機墜毀,10年來第4起事故,少尉飛官徐大鈞第2次單機飛行不幸殉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表示,徐大鈞少尉起飛之後要回來進行第一次航線練習時,於大崗山附近的強制報告點上,曾無線電回報一次「飛機正常」,並未回報飛機有任何不正常的情況。
(2022年5月31日11:40更新,責任編輯:朱家儀,核稿編輯:翁世航)
針對AT-3教練機失事,空軍司令部今(3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事發經過。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黃志偉表示,徐大鈞少尉學官執行今天的科目單飛訓練,8點03分於岡山基地起飛,8點06分在機場的東北約5海里地方失去聯絡。過程未接獲飛機故障、人員跳傘的呼叫。
8點11分時岡山消防隊接獲通報,趕抵現場發現飛機殘骸,在撲滅殘火之後,發現不幸殉職的徐大鈞少尉。
今日早上岡山基地的天氣,早上7點及8點能見度為7哩,雲幕高在8000呎以上,符合單飛訓練標準。失事飛機飛行時數為6068小時,上次執行大檢的時間為2022年2月17日,至今又飛行了55小時。近一年無重大修護事件。
黃志偉表示,目前空軍官校所有人員的飛行訓練都暫時停止。根據現場情況,殉職人員是在飛機殘骸附近,至於有沒有跳傘,由於並沒有接獲任何飛機彈射跳傘的信號,對於是否跳傘還是隨飛機墜地,還需要做進一步確認。
可能失事原因部分,黃志偉表示,由於岡山基地今日天候算是非常良好。而本次為學員的單飛訓練,徐大鈞少尉起飛之後要回來進行第一次航線練習時,於大崗山附近的強制報告點上,曾無線電回報一次「飛機正常」,並未回報飛機有任何不正常的情況。詳細鳥況目前正在彙整,不過飛機皆是在排除大型候鳥等情況下起飛。
《中央社》報導,國軍一架AT-3教練機,今(31)日上午於高雄岡山基地起飛執行訓練任務時發生事故。軍方表示,空軍官校110年班徐大鈞少尉駕駛的AT-3教練機,今天上午在高雄實施單飛訓練,上午8時8分光點消失,據高雄消防局岡山分隊回報,已尋獲機體殘骸,空軍赴現場確認中。徐大鈞少尉已尋獲但不幸殉職。
《三立新聞網》報導,據了解,徐大鈞少尉年僅23歲,飛行編號為AR32,機號852,於上午8時3分起飛學官第二次單機單飛,飛行總時數為126.20小時,AT-3飛行時數為24小時。
《中央社》報導,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嘉興派出所指出,上午有民眾報案說,聽到很大聲響,疑似飛機墜落聲,還有住戶表示,聽到碰一聲超大聲的聲音,跑出來看到冒出大量黑煙及一團火球。
警方獲報到場後,發現現場已由空軍和憲兵隊人員拉起封鎖線搜救善後中,正在現場協助交管,幸現場附近多為田地,並無波及附近住家。
《自由時報》報導,這是10年來AT-3的第4起事故。前3起分別為:
- 2015年9月22日,編號0851 AT-3花蓮縣失聯,前座少校教官王勁鈞、後座學官中尉黃俊榮殉職。
- 2014年10月21日,編號0847 AT-3於高雄市與編號0815發生擦撞,中校教官莊倍源為避免波及民宅,放棄2次跳傘逃生機會,最終殉職。
- 2012年2月3日,編號0809 AT-3於屏東縣,和編號0816教練機發生擦撞,正、附駕駛成功跳傘逃生。
《蘋果新聞網》報導,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蔡英文總統對於英勇國軍不幸殉職深感哀慟不捨,並已指示國防部,徹底釐清事故原因,並全力協助飛官家屬處理後續事宜。


《中央社》報導,AT-3教練機由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民國69年9月首飛,使用兩具TFE731-2-2L渦輪扇噴射發動機,共生產63架,空軍官校在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
國防部表示,對於同袍傷損深感哀痛與不捨,將依總統蔡英文指導,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續事宜、徹底釐清肇因。
《中央社》報導,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今天透過媒體群組表示,蘇貞昌聽聞徐大鈞罹難後感到惋惜與不捨,已指示國防部立即給予飛官家屬所有必要協助,並盡快針對失事原因進行調查,向家屬及國人報告。

新聞來源
- AT3教練機墜落!飛官徐大鈞「第2次單機飛行」不幸殉職(三立新聞網)
- AT-3教練機墜毀 10年來第4起事故(自由時報)
- AT-3起飛5分鐘墜毀 蔡英文哀慟不捨!下令徹查事故原因(蘋果新聞網)
- AT-3教練機失事飛官徐大鈞少尉殉職 蔡總統促釐清原因(中央社)
- 蘇貞昌:協助罹難飛官家屬 盡快調查失事原因(中央社)
- AT-3學官徐大鈞殉職 國防部:全力協助家屬(中央社)
- AT-3教練機高雄岡山墜毀 少尉飛官徐大鈞殉職(中央社)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無法可管、無人監督,加熱菸載具恐成為個資安全破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國外市面上的加熱菸載具,開始像其它3C科技產品一樣擁有專屬的APP,在安裝後開始收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你知道你的資料正在被收集嗎?如果你從沒想過,或許更需要立刻提高警覺。
「購物APP暗藏詐騙軟體」、「智慧型手機APP遊戲,搭配境外網站詐騙」,這樣的新聞標題,大家應該不陌生。其實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3C裝置,都會要求使用者在手機或平板上安裝APP,讓使用體驗更為完整便利。但問題就在於,當我們在享受現代科技所帶來的種種好處,其實也同時在面對釣魚廣告、木馬程式等無孔不入的資安威脅。
目前國內還在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的加熱菸載具,在國外也像其他許多現代化的科技產品一樣,幾乎都有專屬的APP甚至被包裝成為戒菸工具,在安裝之後開始收集使用者的個人資料。如果你在使用加熱菸,未來或許更需要提高警覺你的資料是否正在被收集,這些資料被收集後又會如何被應用?尤其這些載具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中國製造。
不過針對中國製加熱菸進口問題,作為新興菸品主責機關的國健署回應,「依經濟部國貿署公告規定,加熱式菸草產品裝置屬大陸物品者,不准輸入。」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我國數位發展部提出的16項需要資安檢驗的IoT項目中,並未包括新興菸品載具。這樣的缺漏令人不禁擔心,我們的資訊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否正面臨著意想不到的風險?
從呼吸中洩露的秘密
衛福部提出的新興菸品健康風險評估辦法申請項目中,並未包含資安相關文件的要求,這可能暴露出個人敏感資料的潛在風險,再加上個人健康行為與呼吸資料保護不足的情況,在在都是開放加熱菸品所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特別是涉及個人健康行為和呼吸資料的外洩問題,除導致個人隱私受到侵犯,也可能被濫用於廣告騷擾,或甚至是健康保險詐騙等不法活動。因此,如何保護這些敏感資料,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年 7 月家庭醫學會年會舉辦的「新興菸品減害與戒菸爭議」論壇中,已有專家提出警告,表示已有許多媒體及文獻披露加熱菸隱含的資安問題。該專家相當憂心地表示,當前各大品牌的加熱菸的載具幾乎都有數據連網功能。菸商能透過載具對吸菸行為進行大數據的搜集與分析,「甚至使用者每一口吸菸的深淺都有可能被記錄」。

為了改善這一缺漏,希望國健署也可以積極作為,加強對新興菸品的資安監管,建立完善的資安審查項目,確保所有與個人健康行為相關的數據,得到適當的保護。
在數位時代中,個人資訊就像是我們的分身,政府以及跨部會主管機關應該從相關的法規、監管措施等層面,努力保護民眾的資訊安全。從而更進一步地加強、鼓勵各種針對資訊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以應對不斷增加的網路威脅和數位安全挑戰,減少個資外洩的情形,杜絕詐騙行為對民眾以及我們的國際形象,所造成的各種損失。
當你一天的行程,都透過APP傳給某個陌生人
過去常常在資安方面引發眾多爭議的,例如掃地機器人,有搜集全屋地圖、作息時間等資訊的疑慮;智慧型手機,有可能在未經用戶允許的情況下,自動將個人的敏感資訊,傳送到第三方伺服器上。這些被揭露報導出來的新聞事件,引起了民眾對於個人隱私受到侵犯的擔憂,更突顯了資訊安全議題的重要性。
因此,當加熱菸載具以及應用程式,有可能收集到使用者的個人偏好、吸菸習慣、地理位置等敏感資訊,甚至可能涉及醫療數據。如果讓這些數據落入有心者之手,就有可能會被用於定向廣告、個資身份盜竊或其他不法用途,造成個人人身安全、聲譽和財務損失。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陳雅萍秘書長指出,近年來,因為個資外洩而遭受財物損失,前往消基會諮詢的民眾數量,有日益增多的趨勢。可以想見數位化時代,在網路、APP中填寫個資,已是一般大眾的日常,這樣的趨勢也讓個人資料保護面臨更嚴峻的考驗。陳秘書長進一步提醒,大家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填寫個人資料的時候,要保持警覺心,「如果你所填寫的資料,超出網站或APP所需要知道的資訊範圍,最好就不要繼續填寫。比方一個導航APP,它會需要知道你的所在位置,但它不需要知道你的婚姻狀況。」
*本篇文章由記者「莊丹琪」撰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