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積極防禦》:強調海事領域,暗示了中國對安全環境和威脅認知的改變

《積極防禦》:強調海事領域,暗示了中國對安全環境和威脅認知的改變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二○○四年到二○一四年,戰爭指揮並沒有出現重大改變,促成採用新戰略;新戰略裡也沒有新的戰爭見解。儘管如此,新戰略倒是有闡明,必須改革,才能有效執行二○○四年提出的一體化聯合作戰。

文:傅泰林(M. Taylor Fravel)

二○一四年戰略:「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

二○一四年夏天,解放軍的戰略方針第九度更改,可得的資料指出,二○一四年戰略並非中國軍事戰略的重大改變,只是反映出調整二○○四年戰略,進一步強調信息化在戰爭中的角色,並且闡述解放軍需要進行廣泛的組織改革,以有效執行聯合作戰。

這次戰略方針改變並沒有公開宣布,然而,中國在二○一五年五月公布二○一五年國防白皮書,新內容指出方針改變了。白皮書指出,中國「根據戰爭形式與國家安全局勢的演化」,調整戰略。白皮書裡提出兩項評估,說明戰略改變了。第一是戰爭進一步演化,解放軍必須改變軍事鬥爭準備基點,聲明「將以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作為軍事鬥爭準備基點」。這樣調整只從二○○四年戰略刪了四個字,把「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改成「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一名軍事科學院的學者說,刪掉這幾個字顯示「戰略出現了質的改變」。

白皮書裡關於中國國家安全局勢的內容總結出的評估就是,戰爭型態已經改變。廣義的信息現在扮演戰爭中的「主角」,不再只是戰爭的一項「重要條件」。根據白皮書,「戰爭型態正加速轉型為信息化」,這些改變包含發展與使用長程、精確、智慧、無人武器裝備的「明確趨勢」。白皮書記述,太空與網路領域正變成「戰略競爭的指揮制高點」。為了因應過去十年出現的這些趨勢,中國必須改變構成戰略方針基礎的軍事鬥爭準備基點。

二○一四年戰略也包含新的戰略指導思想,這套戰略的目標強調在保護中國權益和維持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堅守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安全」,支持中國發展。為了達成此目標,新的戰略指導思想「注重深遠經略,塑造有利態勢,綜合管控危機,堅決遏止戰爭和打贏戰爭」。這個戰略指導強調從捍衛領土,轉變成保護中國的發展利益,調和軍事手段以及經濟和外交手段,創造有利於發展的環境;也強調防範危機爆發,如果爆發了,就加以控制;以及戰略威嚇在遏止戰爭中的重要性。同樣,新戰略的重要元素是「有效控制重大危機,適當處理可能發生的連鎖反應」。

然而,重要的是,這套戰略的主要作戰形式維持不變,也就是說,主要作戰形式仍舊是「一體化聯合作戰」,跟二○○四年訂定的一樣。白皮書沒有要求解放軍為一體化聯合作戰「制定新的基本作戰思想」;白皮書明確指出,作戰指導思想是「信息主導,精打要害,聯合致勝」,但這似乎與二○○四年戰略的指導思想相仿。解放軍尚未擬定新的作戰條令,作為這次戰略的改變。

第二項評估是,中國面臨更加迫切的國家安全威脅,尤其是在海域(maritime domain);白皮書強調「海上軍事鬥爭」和「海上軍事鬥爭準備」的角色。之前的戰略方針雖然沒有強調特定領域,不過有隱含著地面戰優勢的寓意,顯然,其中一個要素是,中國鄰海或近海領土主權和海事管轄權的爭議愈演愈烈。

白皮書結論道,「海權保衛鬥爭將長存久在」。第二個要素是,「中國國家利益持續擴大」,海外利益,像是進入市場和打開海上交通線,「已經變得重要」。這些並非中國新擔憂的問題,但是相較於以前的白皮書,這次這些問題在中國的安全環境評估中變得更加重要。

配合逐漸加強聚焦於海事領域,白皮書首次公開聲明,中國海軍的戰略概念「將從『近海防禦』逐漸改為『近海防禦』結合『遠海護衛』」。近海防禦強調保護中國的立即海事利益,尤其是中國鄰海上的領土和管轄權糾紛。遠海護衛則強調保護中國正在擴展的海外利益,像是保護海上交通線和中國的海外商業;前者需要採取積極態度,後者則需要準備隨時應變。

白皮書沒有指明主要戰略方向,確立戰略地理焦點。儘管如此,首要戰略方向似乎一樣,聚焦於台灣和中國的東南方,不過可能已經擴展,涵蓋西太平洋,也就是退役中將王洪光所說的「台灣海峽──西太平洋」方向。南海是否已經變成首要戰略方向的一部分,仍舊不明確。王洪光雖然指出這樣的連結,但是仍舊寫說,「台灣海峽是首要戰略戰役方向」和「牛鼻子」。

雖然白皮書證實戰略方針已經調整,但卻沒有聲明是何時決定的。歷來,中央軍委都是在擴大會議中採用或調整戰略方針,然而,這些會議卻鮮少公開。例如,二○○四年中央軍委在六月舉辦的擴大會議採用戰略改變,但是六個月後,二○○四年國防白皮書公布,才首度公開提及新戰略,那場會議本身更是始終沒有公開。同樣地,政府不會在採用新戰略方針時,公開公布關於該方針的演說,有時甚至永遠不會公開公布,例如,江澤民介紹一九九三年方針的演說一直到二○○六年才公開。

中央軍委極可能是在二○一四年夏天決定調整戰略方針。「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這句話在《解放軍報》出現過九十四次,但是其中八十一次是在二○一四年八月中旬之後(到二○一八年九月之間)出現。這句話第一次出現在二○一四年八月二十一日的文章中,那篇文章是在宣布總參謀部的一份新文件,談論提高實際訓練層級。在同一段時間內,有三百零八篇文章出現「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這個詞彙,這是間接提到二○一四年戰略。

這個詞彙第一次出現是在二○一四年八月二日刊登的文章,慶祝解放軍創軍八十七週年,由此看來,戰略改變是出現在七月的某個時候。這個詞以前只出現過一次,在二○一○年九月,而現在出現在談論習近平執政下採用的戰略的許多解放軍官方文件裡。因此,這套戰略可能是在二○一四年七月更改的。二○一四年七月七日,習近平在一場「重要的會議」要求高階幹部「落實軍事戰略」,「宣傳軍事戰略方針在軍隊建設、改革、軍事鬥爭準備上的要求」。後來,二○一四年十月跟新任命的軍級軍官會面時,他提到「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要求聽眾「必須依照新戰略方針推動軍隊上下的一切建設工作,達成戰略方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