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職學官徐大鈞遺體相驗多處骨折灼傷,AT-3服役38年15起事故,國造勇鷹高教機將逐步取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T-3教練機由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使用TFE731-2-2L渦輪扇噴射發動機,首架民國69年出廠、共生產63架,73年正式服役,空軍官校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38年來,包括昨天這起在內共15起意外事故。
AT-3殉職學官徐大鈞遺體相驗,多處骨折灼傷
(中央社)空軍學官徐大鈞昨(31)日上午駕駛AT-3教練機訓練時墜毀殉職,家屬下午抵達高雄市立殯儀館認屍,徐母頻頻拭淚不發一語。經初步相驗,遺體有部分受損,全身多處骨折且有灼傷。
空軍一架AT-3教練機昨日上午墜毀在高雄市岡山區田厝一路的樹林中,學官徐大鈞少尉殉職,其父母跟妹妹下午2時多抵達飛機墜落現場,3人拿香祭拜後離去,軍方人員則在現場持續善後。


徐大鈞家屬4時多趕抵高雄市立殯儀館,3人到場時神情哀戚,不發一語,徐母難忍傷痛,在軍方人員攙扶下頻頻拭淚。橋頭地檢署檢察官隨後召開臨時偵查庭,開立死亡證明。
橋頭地檢署晚間發布新聞稿說明,上午接獲高雄憲兵隊及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岡山分局通報後,檢察長鍾和憲指示主任檢察官李廷輝、外勤檢察官吳正中及國防部調辦事軍法官薛丞芸,與高雄憲兵隊及岡山分局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偵辦,並於10時30分許前往事故地點勘驗,檢視教練機殘骸,蒐集現場跡證。
檢方指出,經初步相驗,遺體有部分受損,全身多處骨折且有灼傷,詳細死亡原因仍待法醫研究所鑑定,事故原因仍待釐清。

AT-3服役38年15起事故,勇鷹高教機將逐步接替任務
(中央社)空軍一架AT-3教練機昨天上午在高雄岡山基地起飛執行訓練任務時,墜毀在高雄市岡山區田厝一路的樹林中,學官徐大鈞少尉殉職。自民國73年迄今,已發生15起意外事故。國造高教機勇鷹陸續量產分批撥交,未來將逐步取代AT-3。
國機國造、首架AJT(Advanced Jet Trainer)新式高教機,是於108年9月24日在台中漢翔公司正式出廠,並定名為「勇鷹」,國軍採購共66架。
勇鷹去(2021)年6月22日在台中首飛成功、第2架原型機也在去年12月首飛,未來將逐步取代AT-3教練機及F-5部訓機,將原本「3階段3機種」飛行員訓練,精進為「3階段2機種」訓練,有利銜接未來F-16V(Block70、Block20)等先進戰機戰訓任務。
AT-3教練機由航空發展中心自行研究設計與製作,使用TFE731-2-2L渦輪扇噴射發動機,首架民國69年出廠、共生產63架,73年正式服役,空軍官校74年換裝作為高級飛行訓練使用,服役迄今38年來,包括昨天這起在內共15起意外事故:
- 79年8月7日,在澎湖縣馬公機場故障迫降,飛官羅夢雄中校輕傷,陳水乾少校人安。
- 79年9月6日,因機械故障墜毀在嘉義大埔地區,1名飛官跳傘獲救。
- 80年4月23日,在高雄燕巢地區失事墜毀,教官周國祥、學官楊鐵忠獲救,
- 81年10月13日,航管人員導航錯誤於屏東山區撞山,飛官陳志恆、飛行生林明正殉職。
- 83年1月26日,1月26日於新竹外海墜海,劉兆瑞上尉獲救、黃錦鴻中校殉職
- 83年11月7日,因發動機熄火墜毀在苗栗外海,飛官傅惠民、張志勇2人獲救
- 84年6月12日,飛機降落時,鼻輪未放妥衝出起火,在跑道上失事,飛官王光璽、段連昇重傷。
- 85年2月28日,因發動機冒煙墜毀在高雄市橋頭區,中尉學官陳厚志受傷
- 86年6月27日,因操演失控墜機於岡山校區機場,空官雷虎小組教官徐海華少校殉職。
- 87年9月4日,因降落滑行時在跑道上起火,學官少尉陳家梁獲救。
- 92年6月11日,少尉學員邱一峰與少校教官段連昇在進行目視飛行訓練科目時,墜毀在台東關山附近,兩人皆不幸殉職。
- 101年2月3日,兩架AT3教練機在南部上空進行操演時,發生擦撞意外,其中一架墜毀於屏東縣春日鄉山區,另一架安返回基地,2名飛官曾國維和張國強跳傘受傷。
- 103年10月21日,例行訓練時於高雄市梓官區上空發生擦撞,編號0815機飛行員中校教官莊倍源為避免波及民宅,放棄2次跳傘逃生機會撞擊地面殉職;編號0847飛行員中校教官楊志平平安返航。
- 104年9月22日,花蓮縣卓溪鄉失聯,9月26日發現機體殘骸,並確認前座少校教官王勁鈞及後座學官中尉黃俊榮殉職。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成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成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