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發起「基隆護海公投」連署:台電四接「填海造陸」將活埋7.4萬株珊瑚,要求市府明確拒絕

環團發起「基隆護海公投」連署:台電四接「填海造陸」將活埋7.4萬株珊瑚,要求市府明確拒絕
基隆協和電廠|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電規劃將基隆協和電廠燃油機組改建為天然氣機組,並以「填海造地」約18.6公頃的方式設置天然氣第四接收站(四接)。環團稱此舉恐破壞當地海洋生態、觀光以及漁業資源,並發起基隆首次地方公投。對此,台電回應歷次環評及各界給予的意見均有納入考量,將以環境友善、生態永續為根本目標。

台電規劃將基隆協和電廠燃油機組改建為天然氣機組,並以「填海造地」約18.6公頃的方式設置天然氣第四接收站(四接)。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認為此舉恐破壞海洋生態,造成7.4萬株珊瑚被活埋。該團體以議員王醒之作為領頭羊,於昨(1)日宣布發動基隆第一個地方性公投「基隆護海公投」。

公投主文:您是否同意基隆市政府應拒絕協和電廠(含其附屬設施第四天然氣接收站)於基隆市的海岸及海域填海造地?

問題在哪裡?

位在基隆市外木山的協和電廠,燃油機組將於未來幾年內陸續除役。台電為滿足北部用電需求,並彌補到2025年恐達到470萬瓩的供需缺口,決定興建2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的燃氣機組。

除此之外,台電也計畫設置台灣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四接),未來將於基隆港東防波堤以西至外木山漁港間海岸「填海造地」約18.6公頃(相當於443個籃球場面積)。然而,環團稱此舉將會活埋7萬多株珊瑚,並擠壓魚類以及保育類動物,如:玳瑁、綠蠵龜的生活空間,更使當地四分之一依靠珊瑚維生的海洋生物消失。

王醒之表示,四接「填海造地」涉及基隆市海洋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觀光發展、漁業管理、都市計畫等地方自治事項,填海處更位於「基隆市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且環境影響評估等法定程序尚在進行中,但基隆市政府竟於2020年9月24日回函台電表示「原則同意」開發事項,沒有為海洋生態與環境把關,使觀光及漁業面臨威脅,令人失望。

訴求是什麼?

由多個環團、整黨黨部以及立委組成的「守護木外山行動小組」此次發起基隆護海公投,就是為了要求基隆市政府明確拒絕「填海造地」開發案,並落實「海洋永續利用」與「海洋生態保育」。

王醒之指出,基隆市民除了每場環評到場表達疑慮外,也透過代議政治在基隆市議會討論多時多次,議會首次大規模跨黨派連署並過半決議,要求基隆市政府應代表基隆人表示拒絕四接這個附屬設施。目前,參與網路連署市民甚至已超過萬人,但市府始終將責任「外推」給中央。

台電怎麼回應?

台電強調,協和電廠計畫興建2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的燃氣機組,將成為北北基重要電源,可就近供應基隆、台北南港及新北汐止等地工商發展之電力需求,避免讓北北基用電過度仰賴電網線路融通的「外援」,因此協和計畫對供電穩定有必要性。

目前此案正在環評階段,歷次審查環評委員及各界給予的意見,台電均納入考量,將以「環境友善」、「生態永續」為根本目標,而協和天然氣接收站的規劃,一定秉持迴避、縮小、減輕及補償等生態保育策略,持續研擬最能夠兼顧生態保育的開發計畫。

公投通過門檻如何?

台灣《直轄市、縣(市)公民投票自治條例》規定,公民投票案「提案人數」應達提案時「最近一次本市市長選舉選舉人總數千分之四以上」;公民投票案「連署人數」應達提案時「最近一次本市市長選舉選舉人總數百分之四以上」。

社團法人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律師則是在記者會上舉例,以最近一次基隆市長選舉人數舉例30萬9428人為計算基準,一階提案需要:1238份,二階連署需要:12378份。如果加上安全份數,一階目標為1800份以上,二階目標為1萬8000份以上。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