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這才是以色列》:若不是錫安主義叩門,巴勒斯坦應該會和黎巴嫩、約旦或敘利亞走上相同的路線

《這才是以色列》:若不是錫安主義叩門,巴勒斯坦應該會和黎巴嫩、約旦或敘利亞走上相同的路線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錫安主義就是殖民主義,以色列就是種族隔離國家,巴勒斯坦大浩劫就是種族清洗!身為深愛以色列的歷史學家,挺身而出指陳歷史真相。

與伊拉克不同的是,在巴勒斯坦,部族的連結和地理的疆界(北邊的利塔尼河〔River Litani〕、東邊的約旦河〔River Jordan〕和西邊的地中海)共同將南貝魯特、奈卜勒斯和耶路撒冷三個次省融合為一個社會文化的單元。這個地理政治區域有著自己的主要方言,以及自己的習俗、風土民情和傳統。

因此,一九一八年時的巴勒斯坦,已比鄂圖曼時期更加統合,但進一步的變化即將發生。一九二三年,在等待巴勒斯坦地位受到國際最終批准之時,英國政府重新協商了該地的邊界,並創造了更為清楚畫定的地理空間,成為當地民族主義運動奮鬥的目標,也為該地居民創造了更清晰的歸屬感。至此,巴勒斯坦的定義已然明瞭;仍未釐清的是,這片土地究竟屬於誰:是原居的巴勒斯坦人,或是初來乍到的猶太移民?如此行政體制最終帶來的諷刺是,邊境的重畫幫助了錫安主義運動在地理上概念化「以色列之地」(Eretz Israel),而僅有猶太人有權利擁有這片土地及其資源。

因此,巴勒斯坦昔時並非無人之地。該地曾是豐饒的地中海東岸世界的一部分,也在十九世紀經歷了現代化和國族化的過程。巴勒斯坦不是一片等著繁花盛放的沙漠之地,而早已是一片田園,正等著以現代社會之姿進入二十世紀,也經歷著如此轉變帶來的種種利弊。對大多數原居者而言,錫安主義運動的殖民扭轉了這項進程,從而變成了一場災難。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這才是以色列:揭露歷史謊言和神話底下的以色列》,商周出版

作者:伊蘭・帕佩(Ilan Pappé)
譯者:方昱和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錫安主義就是殖民主義,以色列就是種族隔離國家,巴勒斯坦大浩劫就是種族清洗
身為深愛以色列的歷史學家,挺身而出指陳歷史真相

以色列的目標,是霸占最多巴勒斯坦土地,留下最少巴勒斯坦人民?
《聖經》可以拿來當作土地權狀,剝奪世代住在當地的巴勒斯坦人的土地?
猶太人受的苦難,可以變成驅逐巴勒斯坦人的理由?

甘地指出:「為了讓巴勒斯坦部分或全部回歸到猶太人手中,作為他們的民族家園,而去驅離有自尊的阿拉伯人,這無疑是違反人道的罪行。」
這本書可謂一位猶太學者的人生體悟,他深愛以色列,但對於身處同一塊土地的巴勒斯坦人所受到的迫害,他無法視若無睹。

在細查以色列解密檔案、外洩的「巴勒斯坦文件」、相關人士書信與日記,以及各國歷史檔案後,歷史學者帕佩讓我們看清國際強權、官方謊言、媒體偏頗,是如何決定巴勒斯坦這塊土地的命運。

他指出,只有建立一個巴勒斯坦人與猶太人都是平等公民的單一國家,才是未來的唯一解方。

《這才是以色列》立體書封
Photo Credit: 商周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