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呼籲盡快訂出確診者喪葬指引,陳宗彥:按第五類法傳規定「24小時處理」不會更改

國民黨呼籲盡快訂出確診者喪葬指引,陳宗彥:按第五類法傳規定「24小時處理」不會更改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外界提到的新加坡對「確診者遺體守靈3天」,事實上是當地平時喪葬習俗,並非因應疫情制定,但新加坡同樣也是封存後就不能再打開。

(中央社)確診者遺體火化爭議未平息,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13)日表示,考量公共衛生、火化量能等,按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規定處理、不會更改,強調主管機關及業者都會妥善處理。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20年1月15日起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列為第5類法定傳染病,明定確診個案死亡24小時內須通報當地主管機關,希望儘速火化或經衛生機關報准後深埋,但未要求24小時內完成。

有關確診病歿者火化時機及瞻仰遺容,及陳宗彥昨天下午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各界都是希望讓家屬得到安慰,配合公共衛生進行處理,相關指引訂得很清楚,包含清潔消毒程序等,在醫院確診的個案,以2層屍袋處理,屍袋不能再度解開,建議儘速送火化。

陳宗彥說明,以24小時為原則處理,主因與各縣市殯葬設施量能不同,台灣社會習俗會有好壞日之分有關,希望兼顧工作人員、家屬等各方面安全性,相信地方殯葬主管機關及業者都會妥善兼顧往生者的尊嚴,如果還有做不好、做不夠的地方,已要求妥善處理。

有媒體詢問,各國對確診病逝者後事處理,跟台灣有落差,是否曾參考其他國家模式,陳宗彥認為,各國對傳染病防疫定義本就不同,外界提到的新加坡對「確診者遺體守靈3天」,事實上是當地平時喪葬習俗,並非因應疫情制定,但新加坡同樣也是封存後就不能再打開。

陳宗彥說,日本、韓國確診遺體處理也是偏向兼顧公共,建議儘速處理。台灣是根據第五類法定傳染病規定,考量公共衛生、火化場量能等處理,以利地方殯葬主管機關、業者適當運作,制定相關指引。「按照第五類法傳規定,目前不會更改。」

國內染疫死亡趨勢持續受關注,中南部染疫死亡仍在高峰,有專家預估一週後死亡數據可望下降,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說,重症或死亡都是疫情落後指標,越快下降越好,會持續觀察走向。

至於屬於重症或死亡高風險族群所在的住宿型機構,據統計,今年截至昨天下午,共有1474家出現住民或工作人員確診情況,累計7445名工作人員確診、28048名住民確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相關中重症跟死亡數據正在搜集中,預計未來每週定期公布。

國民兩黨攻防「火化時機」

確診者遺體火化爭議受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天要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確診者死亡喪葬指引和他國做法,儘速提出符合國際規範和本國民情的新指引。

國民黨團昨天召開記者會,總召曾銘宗、書記長萬美玲、副書記長洪孟楷出席,關切確診病逝者後事處理,催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儘快提出新的喪葬指引。

曾銘宗說,現行喪葬指引不符國際規範和慣例,執行上又衍生重大爭議,應順應民意修正相關指引,能不能更有人性、更有溫度一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應參照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確診者死亡喪葬指引和他國做法,儘速提出新的指引。

萬美玲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曾指示儘速擬定新的喪葬指引,但新的指引至今仍不見蹤影,這段期間有不少家庭必須承受煎熬和難過。

她說,現在陳時中確診休養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由副指揮官陳宗彥代理指揮官,陳宗彥也擔任內政部次長,管轄監督的業務範圍包含殯葬業在內,希望指揮中心儘速提出新的喪葬指引,讓地方政府、醫院、殯葬業者和家屬有所依循。

洪孟楷表示,關於指引,重點是尊重死者,其他國家已有現成的規定,可參照他國相關規定好好溝通討論,並符合本國民情,他要求在本週內將指引訂定清楚。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等人今天召開輿情回應記者會,記者會中也就國民黨團記者會所提議題進行回應。鄭運鵬說,他求證殯葬管理機關與單位,對於現在大家慣例上執行的24小時火化,過去以來國民黨執政縣市沒有向內政部提出反對意見,而且在防疫會報中也沒有提出不同意見。

鄭運鵬表示,對於民眾反映確診家人往生無法見到最後一面,或遺體因火化需求造成家屬遺憾,這可以理解,但國民黨拿來當作政治議題炒作,這無助防疫,而在防疫指引上,代理指揮中心指揮官的內政部次長陳宗彥也會跟各方溝通,但到目前為止,地方政府沒有反對慣例上的做法。

鄭運鵬表示,國民黨把家屬推到第一線做政治攻防,這對防疫工作沒有正面幫助,對家屬來說也是二度傷害。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