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投資人青睞的西非國家迦納,疫情重擊後如何「靠自己」解決鉅額債務困境?

西方投資人青睞的西非國家迦納,疫情重擊後如何「靠自己」解決鉅額債務困境?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除了鉅額公共債務,迦納政府還面臨著通貨膨脹上升、燃料成本高、本國貨幣貶值,以及國際金融市場進入受限等壓力;迦納政府選擇調動國內收入和削減開支,來維持經濟的運轉。

文:何佩佳

迦納是西方投資人喜愛的非洲國家,也是進入西非市場發展事業的經濟門戶之一。2020年8月,《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秘書處開設於迦納首都,迦納成為世界上最大自由貿易區(按參與國數量計算)的中心,政治、經濟地位雙雙上升。

由於經濟成長及經貿條件亮眼,迦納前景一片光明,即使公共債務驚人,西方投資人仍持樂觀態度應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待潛在投資風險。

但是,2019至2021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重擊迦納,並使其經濟成長放緩,迦納2020年3月總體GDP為0.4%。後來,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樂觀預估迦納經濟在2021年增長4.7%,2022年增長6.1%。孰料其他問題接踵而至,拖累迦納經濟復甦速度。

西方投資人紛紛收起樂觀、睜開雙眼,選擇拔腿離去。疫情之前,2011年至2018年迦納的外國直接投資平均為32.2億美元。2020年,迦納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6.5億美元,與2019年的38.8億美元相比可謂大幅下降。
昔日的西方投資人寵兒失去了光彩。

疫情重擊後,嚴峻挑戰登場

在疫情被有效控制之後,人人都期待迦納經濟出現大幅起色,孰料嚴峻挑戰隨即登場——鉅額公共債務。

根據媒體《非洲報告》今(2022)年2月報導,截至2021年9月,迦納中央銀行的數據顯示迦納公共債務存量為54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約77.8%。其中,國內債務為28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40.5%,而外債為259億美元。根據惠譽國際評級,迦納還面臨著2017年之前累積的拖欠債務。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