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果戈里在《聖彼得堡故事集》的敘事風格雖然很誇張怪誕也似乎很隨興,但他鋪陳故事的佈局卻顯然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響。
文:蓮子水共同體
俄國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曾說過:「俄國歷史是一部收集領土的歷史。」 這句話似乎尤其適用於西元1721年,彼得大帝打敗瑞典後被推舉為沙皇之後的俄羅斯帝國擴張。
但翻閱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從西元1613年,一群仕紳推舉出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沙皇後,俄羅斯體制就開始從等級代表君主制向絕對君主制傾斜,為大舉擴張版圖做好了準備。彼得只是果斷地奪下了沙皇的位置,憑藉著自己熱愛學習的精神和兼顧實用和原則的品味,負起了改革國家的責任。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彼得還親自選址建立了聖彼得堡,積極為俄羅斯帝國引進西方的啟蒙文明。
因此,當19世紀的30年代,果戈里從烏克蘭鄉下到聖彼得堡謀求發展時,當時的聖彼得堡已經接觸西方思潮一段時間了。而年輕的果戈理可以居住在最熱鬧的涅瓦大道上,可見得當時他的經濟狀況相當不錯。不過在他的筆下,涅瓦大道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西方物質的誘惑,連女子的性格也飄忽難辨。
在果戈里的眼中「除了路燈,一切都是幻象,涅瓦大道無時無刻都在欺騙世人,特別當深濃夜色籠罩大地,將家家戶戶白色、淡黃色的牆壁映得格外分明之際。」更說「當惡魔親自點燃燈火、為世間萬物籠罩一層假面之際,尤其如此。」
果戈里曾自承,「我不像我的人物那樣,我不喜歡我身上卑劣的東西。不管,過去和現在,我都想要與它們作戰,並且驅逐他們。」
不過,如果我們可以注意到,從18世紀開始的西歐「啟蒙文明」其實代表西歐人對自身文化光明的自信,果戈里上述對「路燈」的描述就必須很留意了。他提試著我們,果戈里對彼得大帝想要透過親自設計的涅瓦大道彰顯的「西歐啟蒙理性」其實懷有一定程度的疑懼。

不過,也許是當時俄國文壇還有一位閃亮的明星普希金,所以果戈里對自身的文學與社會主張是相對低調的。普希金與果戈里的語言風格或許有點像是杜甫與李白,但在時代文壇上的際遇卻恰恰顛倒。
普希金被尊為「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也是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所以,普希金不僅懂得音律,寫詩時想必也和杜甫一樣相當遵守音律,但這顯然不是果戈里或李白的作風。他們顯然也曉得當時流行的音律或文法格式,但卻不甚樂意遵從。
李白在中唐時代名滿天下,他寫詩或講話不照格律,小咖如杜甫也得稱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但果戈里寫作時若完全不考慮普希金所提倡的格律或文法,可能會被批為「不入流」,所以大概只能說自己對俄語沒有什麼信心。
這應該是一個語言在「標準化」的過程中常有的現象。普希金是莫斯科人,所以他很自然地有了「京派」的優勢,但在烏克蘭鄉下長大的果戈里就要花點心思去學習、適應這標準,而他似乎並不習慣這種學習方式。
下面是一首普希金的作品,聽起來確實有像詩吧。
然而,果戈里對文學的熱情卻表現在另一方面。他顯然比較喜歡講故事,喜歡透過某一種奇幻的對照,來描繪現實。他的讀者必須學著觀看他所刻意磨製的魔鏡,去理解當時他觀察到的現實。
簡言之,果戈里在《聖彼得堡故事集》的敘事風格雖然很誇張怪誕也似乎很隨興,但他鋪陳故事的佈局卻顯然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響,這點我們可以試從他的〈外套〉分析之。
果戈里的〈外套〉中有三個主要人物,銜接得十分順暢,我們可以按出場序一一來解讀:
第一位,因為作者花了許多筆墨在描述他的性格與背景,甚至名字來源,所以大概會被許多人視為主角。他的正式名字叫「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馬奇金」,第一個字是他媽媽替他取的名字、第二個字是他父親的名字,第三個字是姓氏,所以按照一般敘事慣例,作者可以稱其為阿卡基就好。但這號人物卻一直以「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這麼落落長的名號出現,可見作者有其特別的用意。
至於外表方面,他的頭髮是紅棕色的,頭頂還禿了一塊、雙頰佈滿皺紋,臉色像得了痔瘡一般,簡言之,就是其貌不揚。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官銜,果戈里形容他是「永遠的九品文官」,在他服務的機構中,無論其他的位子如何變動,他始終在相同的地方。至於他的工作方式,不管是誰將公文塞給他,也不論塞公文給他的人是否有權力指使他,他總是一接到公文便立即抄寫。(總而言之,他有點像是現代辦公室中的印表機或影印機。)
然而,這位「九品影印機」雖然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且性格溫順、不思升遷,他還是有一個強大的勁敵,就是北國的嚴冬,於是他找上了故事中的第二位要角。

第二位主角,不意外的,是個裁縫師。這位裁縫師原是位地主的農奴,名叫格裡戈里,但自從他拿到自由證後,他就改名為彼得羅維奇。所謂彼得羅維奇是彼得的兒子之意,這意味著,他是回復自由後,就放棄自己的名字,改以「爸爸的兒子」的身份出現,並且遵照習俗,在與老婆吵架時,罵她是「村婦」、「德國婆娘」。
至於,這位彼得羅維奇的手藝究竟如何呢?基本上他雖然連穿線都不太行,卻把氣都出在德國老婆身上:「穿不進去啊。番婆、害死我了。」( 如果用現代工業產品來形容的話,這位重獲自由的農奴有點像運作狀況不太穩定的電子產品,是想訂製外套的人非常不容易打交道的對象。)
Tags: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