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火下的生態劫難:黑海沿岸發現數百具海豚屍體,科學家懷疑軍艦聲納是兇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俄烏戰爭持續延燒的同時,近期黑海沿岸也被發現有數百具海豚屍體被衝上岸,科學家解釋軍艦與潛水艇的低頻聲納會直接干擾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失去導航能力的海豚,便無法辨認獵物位置,暴露於挨餓的風險。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100天,戰火從人類間延燒至海洋生態。近期黑海沿岸被發現有數百具海豚屍體被衝上岸,研究人員高度懷疑與戰爭中使用的軍用聲納技術有關。
《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認為,目前在烏克蘭海岸線上進行的戰鬥已經對環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害,並且干擾了海豚的棲地。由於戰爭本身已經讓資訊難以蒐集,造成大量海豚死亡的原因暫時成謎。
不過,土耳其錫諾普大學(Sinop University)海洋生物首席研究員奧山迪奇(Uğur Özsandıkçı)則是向《NBC》表示,從2月至5月中,土耳其的海岸已經有100多隻海豚被沖上岸,與往年相比增加許多。
此外,生活於同一條海岸線上、不同國家中的海豚,行為也開始出現異常。許多當地的海洋生物學家都懷疑可能是被北方軍艦製造出的噪音汙染影響。
烏克蘭施馬豪森動物研究所(Schmalhausen Institute of Zoology)的海豚專家戈爾丁(Pavel Goldin)解釋,軍艦與潛水艇的低頻聲納會直接干擾海豚的回聲定位系統。失去導航能力的海豚,便無法辨認獵物位置,暴露於挨餓的風險。
低頻聲納也會造成海豚困惑以及恐慌,一不小心就會撞上岩石或跑到岸上,嚴重情況可能還會游向水雷,引發爆炸或直接被炸死。

保加利亞、土耳其和烏克蘭最近的研究也都發現,戰爭為海洋生物多樣性帶來越趨顯著的威脅,無論是投擲在沿海餵食區的炸彈、沈船的石油還是彈藥中的化學汙染,都會對生物造成傷害。
在某些地區中,靠近岸邊的活海豚雖然沒有感染或曾經掙扎的跡象,卻出現明顯虛弱、脫水的情況;有的病例也存在聽覺創傷。
戰爭開打前,代表國際鯨類保護條約組織的 100 名科學家就曾經對黑海和地中海地區的海洋生物進行調查。科學家發現黑海其實是25萬3000隻海豚的家園,如此龐大的數量為整個生態系統提供了一個正向的指標。
然而,俄羅斯海軍如今控制著烏克蘭黑海沿岸,與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時相比,這次軍艦的數量更多、航行時間更長,讓海豚受到聲納干擾的機率又向上攀升。
戈爾丁也說道,噪音汙染會擾亂許多魚群,導致他們遷徙到很遠的地方。如此除了會破壞生態系統,還會讓身在黑海食物鏈頂端的海豚大量死亡,並且威脅到整個亞族群,想讓整體數量恢復更需耗費數年。
新聞來源
- Warship sonar could be causing mass dolphin deaths in the Black Sea(NBC)
- Dolphins Dying in Black Sea, and May Be Casualties of War, Scientists Say(New York Times)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6-06 北約3國聯手「關閉領空」:俄羅斯外交部長飛不出去,被迫取消赴塞爾維亞行程
- 2022-06-06 烏克蘭在北頓內次克展開反攻,馬克宏稱「絕不能羞辱俄國」才有利談判
- 2022-06-04 俄烏戰火下的生態劫難:黑海沿岸發現數百具海豚屍體,科學家懷疑軍艦聲納是兇手
- 2022-06-04 談俄烏戰爭如何終局:是「歷史最後一人」還是真的「戰到最後一人」?
- 2022-06-02 丹麥一改過去「歐盟懷疑論」,公投三分之二贊成加入歐盟共同防衛政策
AI驅動行銷新境界!微軟聚焦Copilot探究人工智慧創變行銷新動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行銷人應該把最關鍵的時間,投注在真正有價值的工作,但是在過去,多數行銷工作者卻總感覺時間不夠用!進入AI時代,人工智慧大幅改變行銷模式,想知道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升行銷決策與執行效率?微軟與INSIDE POSSIBLE合辦AI社群聚會「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第一手解密行銷結合AI的使用情境,讓所有行銷人智慧工作、智勝未來!
身為行銷決策者或在第一線作戰人員,是否感覺永遠被時間追著跑?總希望有三頭六臂,同時要發揮創意靈感,又要兼顧數據洞察的雙軌能力,提升自家品牌的各種行銷成效;甚至行銷部門被賦予扮演業績助攻手,創建嶄新的顧客旅程、提供個人化行銷溝通,進而幫助品牌招攬新客、喚回舊客,挖掘更多潛在商機。
然而,要達到上述情境價值,行銷部門卻總覺得使不上力!原因為何?仔細觀察現在行銷成員的工作模式,可以發現行銷成員當前遭遇到幾類困境:
- 數據分析---進入MarTech時代,行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彙整數據分析,並且還要進一步洞察數據來優化決策
- 創意內容製作---需要不斷產製吸引消費者的內容,而且要同時兼顧創意與成效
- 多通路行銷---通路碎片化,行銷人需整合及管理多個渠道的行銷活動以觸及更多潛在顧客
- 廣告成效優化---伴隨數位廣告成本逐年增長,以及行銷資源越來越少,必須以有限預算轉換最高投資報酬率
- 因應變化的韌性--市場及消費者需求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擬定準確的行銷決策更具挑戰
上述難題,我們為什麼可以清楚得知?這些內容,其實我們也是運用生成式AI,透過精準提問來得知相關解答。另外,為了佐證資料正確性,從這些回覆的參考資料來源,我們也從調研報告,確實找到幾項真實的數據。
像是HubSpot最新發布的《行銷狀態報告》(The State of Marketing 2023),裡面就提到,平均行銷人員每天花多6小時在手動工作,相信如果能善用數位工具,甚至是AI解決方案的行銷人員,他們的策略效率一定能贏過那些仍然沒有使用的群體。
翻轉行銷日常!微軟示範Copilot如何成為行銷人的絕佳助手
上述討論在在可以發現,現在行銷人員面臨的難題是相當多面,並且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難題也將會更為複雜。AI,正是能輔助行銷人克服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長行銷成效的解方之一。
根據Gartner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所有組織當中,大約會有75%的行銷職能將會結合人工智慧,過往生產型的工作,將會轉行變成更具策略性的活動。意味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在這一兩年積極把人工智慧導入到內部組織的行銷流程,從策略擬定到落地執行,以更敏捷且以數據為基礎的方式,來應對未來的商業挑戰。
另一方面,進入注意力破碎加上媒體分眾化時代,根據統計現代人每日平均接觸達4,000則廣告訊息,平均注意力時間剩下8秒。對行銷人而言,根據消費者輪廓進行明確地分眾,並且因應不同分群,設計出最適合的溝通內容以達到精準行銷,這些都能開始藉由AI提供輔助。
像是Dynamics 365 Customer Insights根據顧客過往的搜尋、互動、交易等行為數據,透過AI及機器學習的運算,找出產品喜好、平均購買量、以及顧客終身價值等具有價值的見解;搭配具有相似購買模式的其它顧客經驗這類洞察資料,藉此建立起個人化的顧客旅程,在對的時間、對的通路提供預測性的產品推薦。AI能幫助品牌在不同檔期實踐精準行銷,也讓行銷人可透過分析儀表板追蹤成效,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優化。
對此,微軟攜手INSIDE將在12月15日,於台北艾麗共同舉辦INSIDE POSSIBLE AI社群聚會,以「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為主題,從數據洞察、媒體廣告創意、決策效率、乃至於AI衍生的著作權等多維度議題切入,提供行銷領域工作者,一場充滿實戰應用的知識饗宴。
本次活動議程,邀請KPMG安侯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數位創新服務的林大中,帶來第一手最新2024行銷趨勢;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整合長李致緯、安然科技執行長嚴中健,將分別從媒體廣告提案成功變現,以及行銷打造全新顧客旅程扮演業績助攻手等主題,剖析如何運用AI工具結合預測受眾輪廓、尋找潛在顧客的具體方式。
另一方面,微軟代表的相關講者,會從不同構面演繹AI的使用情境。台灣微軟首席營運長陳慧蓉希望翻轉行銷長的思維,講解如何從不同角度理解AI、結合AI;台灣微軟技術專家林毓忻將說明Copilot的重點功能,重塑行銷人的過往工作模式;台灣微軟法務副總經理廖怡苓則從法律議題著手,探究創意工作使用AI生成內容需注意的規範。
不論您是企業C-level決策層或第一線作戰人員,只要渴望掌握最新MarTech行銷應用趨勢、以及希望知道怎麼運用AI,讓工作達到事半功倍,這場「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將是揮別2023、放眼2024的交會時機,最重要的一場行銷盛會。


活動資訊
名稱:智勝未來 行銷再進化:AI 助攻企業開啟客戶新旅程
時間:2023/12/15(五)13:30-16:00
地點:台北艾麗酒店5樓 楓柏廳(110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8號)
活動名額數量有限,點此立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