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亭發動俄烏戰爭,正在重蹈2400多年前波斯帝國薛西斯一世的覆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400多年後,普亭重蹈薛西斯一世的覆轍,阿爾達班的預測完全應驗在普亭身上。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批評薛西斯一世的作風是「出於完全的傲慢」。普亭入侵烏克蘭不僅是傲慢,還愚蠢、背離現實、自戀成狂。
文:卜大中
如果你是普亭的國安顧問,站在莫斯科洋蔥頭建築的尖塔上俯瞰紅場時,普亭告訴你已決定攻打烏克蘭。你會做出什麼諫言?
遙遠的波希戰爭可為殷鑑
西元前480年代,波斯王薛西斯一世對心腹大臣阿爾達班表達決心要進攻希臘,阿爾達班明白指出:我們將會付出代價,精力耗盡、補給困難、通訊受阻、士氣低落;在率領大軍橫越任何一塊大陸或水域時,所有可能會犯的錯誤會讓我們付出龐大的代價,將受到神的雷劈電斬。因此阿爾達班力主拆毀浮橋、解散軍隊、讓所有的人回家。
2400多年後,普亭重蹈薛西斯一世的覆轍,阿爾達班的預測完全應驗在普亭身上。古希臘史家希羅多德批評薛西斯一世的作風是「出於完全的傲慢」。普亭入侵烏克蘭不僅是傲慢,還愚蠢、背離現實、自戀成狂。
如今俄國侵入烏克蘭已滿百日,戰況出人意表。令人詫異的發展有:西方原以為俄軍戰力全球第二,應可速戰速決,不料竟損兵折將,曠日費時。俄軍對烏軍的抵抗能力與意志也大感意外、全球對烏克蘭的優異表現和俄軍的無能完全出乎預料。從此俄國成為二流國家,除了核武已遭人看破手腳。
世界上有一個大家都想不透的問題,普亭究竟為什麼去攻擊烏克蘭?他的目標是什麼?達成沒有或已達到幾成?
簡單來看,他的短期目標是佔領烏克蘭作為俄國的緩衝地帶,以防阻北約東擴,並警惕芬蘭、瑞典等欲加入北約的國家。中期目標是完成俄國對所有大俄羅斯境內共和國身心靈的控制。長期目標是重新恢復蘇聯時期的光榮,成為一個超越美國的超級獨一強權。(這一點與習近平心心相映)
但是這樣的解釋似乎太過簡化普亭及其民族主義菁英們的意識與潛意識的複雜結構。他可以逕自走強國之路,不必去侵入烏克蘭來打草驚蛇。烏克蘭一定在普亭心中是個難以釋懷的塊壘,是他的創傷症候群。
美國好不容易等到俄國犯了天下之大不諱,入侵聯合國的會員國,自然見獵心喜,給提供烏克蘭情報、資訊、武器、彈藥、訓練找出正當性,目的在削弱俄國的實力,企圖拖垮普亭政權,使俄國菁英中的親美派或溫和派系得到執政的機會,再來聯合俄國一同反中。俄中的矛盾與宿怨人盡皆知。所以,把俄烏戰爭「阿富汗化」就是北約、尤其美國很大的戰略利益。

俄國幾個階段的戰術轉移
俄國侵烏的第一階段的戰術是採大軍團集結作戰的俄式傳統戰法,圍攻基輔失利後撤出,轉向第二階段進攻東烏克蘭的頓內斯克和盧干斯克。這兩地方俄籍人士佔多數,原以為俄軍可輕易戰勝,沒料到烏軍抵抗激烈,雙方勝負互換多次。至今俄國雖佔領多處重要地點,但還沒有全勝,烏軍還在戰鬥。
北頓內斯克市長斯特約克5月31日說:「這座城市的一半已被俄羅斯拿下,正進行激烈巷戰」,「情況非常危急。」俄軍集中火力與兵力攻打小城鎮,希望取得一次勝利,讓俄軍可以大內宣說:已達成在烏東的戰鬥目標。
佔領烏東以及打勝了血腥慘烈的南部亞速營鋼鐵廠戰役後,戰事進入第三階段,俄軍吸取教訓,將敵人的範圍併入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諸國,並在戰場管理方面從內線作戰轉換為俄軍擅長的外線作戰。以優勢兵力為要旨的大砲兵及大坦克主義的正面攻擊戰術,從東南及東北兩條戰線夾擊烏軍,迫使烏軍最終只好渡河,放棄前進到對岸的雙子市立西昌斯克的計畫。
同時,俄軍已逐步堵截了北約祕密送進烏克蘭軍備的管道,造成烏軍武器彈藥的短缺漸趨嚴重。5月14日,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在俄烏戰爭第80天演講中表示,俄羅斯已成為西方國家「全面混合戰」的主要目標。俄軍正在緩慢地奪回優勢。
第四階段烏軍能否重回優勢,就看5月29日在南部的反攻,是否能奪回赫爾松。從大局來看,烏東鄰近俄羅斯,使烏軍越來越難獲得西方的軍備,因此烏東的全面淪陷似乎是合於邏輯的預測。戰事如果拖延到一年以上,應有利於俄方,而不利於烏方。然而就北約與俄羅斯的長期鬥爭來看,則對俄方不利。
俄羅斯在戰略上已失敗
所以俄方沒能以閃電戰快速征服烏克蘭,是戰略上的大失敗;而打成目前這個爛樣子,則是烏克蘭大戰略的暫時成功。對北約而言,平白加入了瑞典、芬蘭兩個高GDP的民主國家外加一個放棄中立的瑞士,北約有如吃了大補丸,而俄國則上吐下瀉,即使戰勝烏克蘭,也虛不受補。
薛西斯一世失敗的原因,在於無法在他想達成的目標與手段之間建立正確的關係。目標只存在想像之中,故可無窮無盡;但手段絕對有限,兩者絕對對不可能互換。普亭在俄烏戰爭上發生的問題,和薛西斯一世一模一樣。
延伸閱讀
- 談俄烏戰爭如何終局:是「歷史最後一人」還是真的「戰到最後一人」?
- 丹麥一改過去「歐盟懷疑論」,公投三分之二贊成加入歐盟共同防衛政策
- 俄烏戰爭的「核冷漠」與「核學習」:大國自掃門前雪,小國瓦上霜更厚
- 美國將提供更多先進火箭系統給烏克蘭,拜登:不會施壓基輔割讓領土
- 烏克蘭鎖定600多名俄國戰犯、起訴其中80人,國際大力支持戰爭罪調查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2022烏克蘭危機”的相關議題
- 2022-06-08 烏克蘭港口受阻推升全球糧價,俄媒披露:允許商船從被俄軍圍困的奧德薩輸出糧食
- 2022-06-07 台灣青年姚冠均烏克蘭支援作戰:要穿襪子入睡,方便在聽到空襲警報時立刻穿鞋尋找掩護
- 2022-06-07 普亭發動俄烏戰爭,正在重蹈2400多年前波斯帝國薛西斯一世的覆轍
- 2022-06-07 俄烏戰爭讓德國決定修憲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民調:過半民眾支持美國在境內部署核武
- 2022-06-06 北約3國聯手「關閉領空」:俄羅斯外交部長飛不出去,被迫取消赴塞爾維亞行程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