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韓國74年來青瓦臺首度全面開放,下一步將轉型作為歷史教育或新韓流文化帶?

韓國74年來青瓦臺首度全面開放,下一步將轉型作為歷史教育或新韓流文化帶?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青瓦臺內除了被作為總統辦公使用的本館,還有秘書大樓、迎賓館等多棟建築,韓國各界人士也如火如荼討論要如何規劃這些建築的未來使用。

韓國新任總統尹錫悅履行選前政見,準時在5月10日讓青瓦臺回歸民眾懷抱,並將總統辦公室遷至龍山區的國防部大樓,這是韓國建國以來,歷經74年,首度全面開放青瓦臺給民眾。

想參觀青瓦臺,透過事前預約與抽籤程序,方能入場。開放首日就有2.6萬人進場參觀,加上從4月底截至5月12日,已累計231萬人預約,人氣夯到不行,讓韓國總統室決定將原訂於22日截止的參觀活動,延長至6月11日,並以2小時為一個時段,每時段開放6500人,每日供3萬9000名民眾入場。

就地理位置來看,青瓦臺距離人潮聚集的西村與外國觀光客必去的北村不遠,但卻因周邊戒備森嚴,經常能在路上遇到巡邏人員,致使民眾與青瓦臺物理距離雖近,心理距離卻很遠,宛如古代被高牆阻隔的宮殿,而內部格局使意見傳達不易,讓青瓦臺長期給人距離甚遠、難以溝通的形象,因而有著「九重宮闕」的稱號。

然而,這幢九重宮闕,在過去雖不像今日完全開放,但也並非拒人群之外。

青瓦臺原被稱作景武臺,在朝鮮時期被皇室作為後院,用來舉辦考試等各種活動,大韓民國政府成立後,第一任總統李承晚沿用景武臺的名稱,並將之作為總統辦公室與官邸使用。

李承晚於1955年起的每年櫻花季,都會開放景武臺一部分,供民眾賞櫻,據說當時能夠提供民眾休憩的景點不多,前往景武臺賞櫻便成為賞春遊客的名勝場所。

後因李承晚獨裁日趨嚴重,引起民眾不滿,景武臺也被視為是獨裁的象徵,讓第二共和的總統尹潽善,為擺脫景武臺在民眾心中的既定印象,接受提議,將之改名為青瓦臺,代表韓國總統府的名稱即在此時定調。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