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WWDC 2022懶人包:M2版本MacBook Air、Pro新登場,iOS 16、macOS Ventura、watchOS 9全面更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pple今年的WWDC除了如預料推出iOS、macOS、watchOS等更新外,出乎意外的推出了搭載新M2晶片的MacBook Air與Pro,其他還有什麼出乎意料的新產品與升級呢?
文:Zero圈圈、Tandee、討喜小姐、Chevelle.fu、atticus
蘋果今天正式於WWDC 2022宣布推出全新一代Apple Silicon M2,並搭載於新版13.6吋MacBook Air與13.6吋MacBook Pro上。
新的M2處理器有更好的效能與功耗表現,相較於M1在CPU、GPU與AI方面都有明顯的增長。此外,蘋果也同步發表iOS 16、macOS Ventura以及watchOS 9等系統,都即將於接下來的日子推送更新。
新MacBook Air、MacBook Pro搭載M2處理器、MagSafe充電、售價37900元起
全新設計MacBook Air來了!它將搭載蘋果在WWDC發表的新一代M2處理器,並且配備了MagSafe充電功能。全新設計的MacBook Air取消了原本的削尖外型,改成更為方正的外觀,並且擁有更薄的邊框、更輕的重量,性能和電源續航力也有顯著的提升。此外蘋果也稍後發表了13吋的MacBook Pro,同樣搭載M2處理器。新款MacBook Air售價為新台幣37900元起、13吋MacBook Pro售價為新台幣39900元起,預計將於7月起發售。
MacBook Air:13.6吋Liquid Retina螢幕、新一代M2處理器
MacBook Air是Apple最受到歡迎的筆記型電腦,本次WWDC蘋果宣布推出新一代MacBook Air,以M2晶片為基礎從頭打造,放棄外觀上的削尖設計,改為厚度一致的方形底座,在外型上和MacBook Pro較為相似。MacBook Air相較於上一代體積更為纖薄,厚度僅11.3毫米、體積減少了約20%。
在硬體上,MacBook Air搭載13.6吋Liquid Retina螢幕,縮小邊框以加大螢幕面積,讓使用者擁有更多的螢幕範圍。MacBook Air螢幕亮度達到500 nits,比以往高出25%,並且支援10億種顏色,提升視覺上的感受。
支援MagSafe充電、2個Thunderbolt介面、1080p HD相機
新版MacBook Air將支援MagSafe充電,優勢在於使用磁吸介面,斷開時減少線材和電腦之間的拉扯。在其他介面上,搭載M2處理器的MacBook Air在左側共有2個Thunderbolt介面、右側則是3.5mm耳機孔、巧控鍵盤則配備了功能鍵列和Touch ID。
本次新版MacBook Air也在視訊功能上強化,使用全新的1080p FaceTime HD相機,增加影像感測範圍,而麥克風和揚聲器都整合在鍵盤和螢幕之間,並且支援杜比空間音訊。
值得一提的是,在MagSafe充電之外,蘋果也在發表會中推出了具有2個USB Type-C介面的變壓器,提供30分鐘內快速充電至50%的充電效率。新版MacBook Air在播放影片的情況下約可持續使用18個小時。
搭載M2處理器的MacBook Air售價為新台幣37900元起,至於上一代M1處理器的MacBook Air售價為新台幣30900元起。新版MacBook Air共有4種顏色,包括銀色、太空灰色、以及全新推出的午夜色和星光色。




MacBook Pro:13吋搭載M2處理器的更新版本
蘋果在MacBook Air後緊接著推出搭載M2處理器版本的新版13吋MacBook Pro。在發表會中以強調M2處理器所帶來的效能革新為主,較少MacBook Pro本身的硬體變化。根據介紹,搭載M2處理器的MacBook Pro相比上一代可以擁有快40%的圖像處理速度,支援24GB記憶體和2TB硬碟,電池續航力則提供了20小時的影片播放時間。
新版MacBook Pro同樣支援巧控鍵盤、Touch Bar、Retina螢幕和2個Thunderbolt、4個USB介面,售價為新台幣39900元起。新版MacBook Air、MacBook Pro都預計在7月上市。


蘋果推出小型化35W雙埠USB Type-C充電器,與67W單埠充電器價格同為1690元
蘋果藉此次公布新款MacBook Air與MacBook Pro之際,也宣布新型的35W雙埠充電器,主打體積小巧且同樣可為兩個設備進行充電,並提供兩種設計形式; 35W雙埠充電器將作為10核心GPU版MacBook Air的標配充電器,或是提供8核GPU入門版MacBook Air以600元價格選配(但選配 67W 單埠充電器也同樣是加價600元)。
這2款雙埠充電器亦已在官方商店上架但還未開放購買,價格略為尷尬,與67W單埠充電器的建議售價同為1690元:蘋果官方購物網站。
從官方的介紹,這兩款雙埠充電器應該是共享相同的核心元件,主要在於其中一款採用固定式可收納美規插頭設計,另一款則如同過往蘋果充電器採用模組化插頭,可搭配全球旅行轉接器套件使用,但體積相較較大,另外蘋果並未公布兩埠同時輸出的功率組合,不過極有可能是以18W+18W進行輸出。
蘋果宣布第二世代PC級Apple Silicon處理器 Apple M2
5nm製程可選最大24GB RAM、提升18% CPU效能與35% GPU效能
雖然在WWDC前夕,知名分析師郭明錤曾指稱蘋果恐怕仍會在新款MacBook Air使用現行的 M1 處理器,但鐵口直斷也是會有失準的情況。蘋果在WWDC宣布第二世代的PC級處理器Apple M2 ,旨在作為當前M1的後繼產品,定位在偏向入門級產品,維持5nm製程,故自然在效能不會發生越級超越M1 Pro的情況,但相較M1在CPU、GPU、AI等基礎效能與記憶體等,皆有相當的升級。

台灣過時法規又一例?遺產捐贈公益社團法人要課稅!超過7成民眾認為不合理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愛心公益是否該被差別待遇?過時的法令讓社團法人受贈的善款縮水,不僅影響了遺贈者的心願,更截斷了社福團體的募款來源。針對遺產捐贈需課稅的問題,法規該如何調整才能完善遺贈者的善意呢?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是許多國外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時所給予的盛讚,但你知道嗎?台灣人的良善,卻因過時的法規要求,導致許多社福團體被阻擋在愛心捐款的門外!
原因為何?關鍵在於當前《遺產及贈與稅法》明文要求,捐贈給財團法人得以「免」課遺產稅1 ;但是,同屬公益性質的社團法人卻被排除在外,例如台灣失智症協會、台灣荒野保護協會等組織,若收到一筆遺產捐贈,是「無法」享有免課稅的福利。等於社團法人受贈遺產時,硬是比財團法人多被扒了一層皮,這無疑是政府用國家力量引導資源的走向。
你覺得,這項法規在現今公民運動已屬成熟的社會當下,合理嗎?
民眾的遺愛被打折,一億元遺產損失6,283萬社會投資報酬價值
社團法人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以下稱聯合勸募協會)分享一個案例,一名長期熱心公益的捐款人在身故後,遺囑指定捐贈市值達新台幣1億多元的遺產,由於聯合勸募協會屬社團法人組織,設算後須先扣除遺產稅金高達1,366萬元,若以聯合勸募所導入的SROI值計算,每投入1元,可產生4.6元社會價值,等同流失創造6,283萬元社會價值的機會。
只因為聯合勸募屬社團法人,遺贈人必須繳納這筆遺產稅金,讓原本可以造福更多其他社會弱勢的善心,流失真正有意義的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少子化與單身人口逐年增高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打算將遺產捐贈給公益團體遺愛人間。從聯合勸募協會委託的「遺產捐市場調查」 2結果發現,便有26.4%受訪者願意捐出繼承遺產作公益,願捐出個人遺產者則有30.9%,但約1/4民眾會因得知要課稅而改變心意不願捐贈。
超過7成認同!公益社團法人排除免課遺產稅「不合理」
從「遺產捐市場調查」可以觀察到,有74.1%的受訪者認為現有法條將社團法人排除免課徵遺產稅的群體之外,相當「不合理」,進一步探究原因,「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對社團法人公益團體不夠友善」皆超過5成比例的支持度。
如果交叉比對受訪族群,發現年齡越高者,越認同「無法捐贈給真正需要的團體」;年收入較高的族群,則更贊同不合理「限制了公益捐贈的範圍」。至於表達有捐贈遺產意願的受訪者也抱持「較高」比率認為此項課稅規定不合理,將對公益捐贈帶來限制及困難。

在願意捐贈者中,交叉分析收入分布,年收100萬元到250萬元者意願顯著高於群體,達4到5成。至於捐贈原因,捐贈繼承遺產者有81.4%盼幫助弱勢族群,33%是受信仰或民間功德觀念影響;捐贈個人遺產者,有78%盼愛心化為實際祝福遺留人間,46%盼支持特定團體。
接著調查進一步詢問,如果遺產捐贈給社團法人能夠免課遺產稅,是否會提高受訪者的捐贈意願?有34.4%本無意願捐贈者表示會考慮捐贈。至於捐贈意願提高的動機,「可以藉此節稅」(72.4%)為主因;另外抱持「讓受贈的公益團體獲得更多」想法也有43.1%比例。

另外,原有意捐贈遺產者,因須課遺產稅而改變意願不捐贈者有24.9%,進一步分析,發現以年收60萬元以上者改變意願的比率略高於群體,這對於平日仰賴小額捐款的社團法人來說,可能因此流失了四分之一的遺贈人的善款。
從上述調查結果可推論出,節稅優惠是捐助公益的重要動力,而本身有考慮捐贈遺產者,可能有自己既有想支持的社團法人慈善團體,也期待款項能全數贈與給相關組織。顯然,若是遺產稅的稅法規範對於社團法人更為合理,確實能帶動部分民眾捐贈遺產的意願。
回顧〈遺產及贈與稅法〉從民國62年制定,雖經歷幾次修法,捐贈予「公益社團法人」的財產至今仍未納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群體,當年的立法背景與現今的社會工作與公民社會已大相逕庭,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在公益事務上的貢獻不相上下;再者,台灣的公益捐款一直有過度集中的現象,一般民眾與企業都傾向將資源投注於大型財團法人,此過時法令的規定,無疑加劇此一失衡狀況。
一個國家的偉大,不在於國土面積、人口多寡、國防強弱,更重視是社會的文明程度。其中,對均衡弱勢的關懷,以及法律規範能否跟上時代進步,即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遺產法規該如何實現遺贈人的慈善意願,讓真正需要的人獲得幫助,是時候該被好好檢討了!
[1] 備註1:有關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相關租稅減免優惠,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第3款,遺產捐贈給已依法登記設立為財團法人組織且符合行政院規定標準之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及祭祀公業之財產,不計入遺產總額
[2] 備註2:遺產捐市場調查的總樣本數共回收有效樣本數1,000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