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K2雖比世界第1高峰聖母峰矮了200公尺,但它是專家公認世界最難登的山。
台灣女登山家曾格爾,今(22)日成功登上全世界最困難,海拔8611公尺的K2峰(喬戈里峰),而且還是無氧登頂(不靠氧氣瓶)。不僅創下台灣人首登紀錄,同時也是全球最年輕無氧攻頂K2的女性。她的目標是在30歲前完成14座全世界最高山峰的攀爬,她在臉書分享喜訊同時,也喊話期許自己在倒數四個月攀爬完五座高峰,讓台灣站上世界的舞台。
立志30歲前完成14座高峰攀爬
今年29歲的曾格爾,立志在30歲之前,完成14座巔峰的攀爬;今年初她曾經挑戰冬攀K2,最後只差幾百公尺鎩羽而歸,當時就曾承諾夏季會再回來,結果今天順利攻頂。
曾格爾也在臉書上跟大家分享喜悅表示,K2的再次攀登對他而言意義重大,有了上次的失敗經驗,除了心理的障礙外,這次也是爬得戰戰兢兢;克服了比聖母峰還陡峭的坡度、困難複雜的地勢、極低的含氧量,最後一段跪在藍冰上「邊哭邊爬」,終於成功攻頂。
曾格爾也說,原本擔心昨天風大無法攻頂,好險今天天氣好轉,挑戰無氧成功,很開心能夠寫下K2『無氧全球最年輕女性』新紀錄,這是這近9個月以來,在世界攀登史所寫下的第三項世界紀錄,除了台灣人首登外,這也是她個人的第9座高峰,剩下倒數4個月,最後5座高峰;將是台灣有史以來最接近完成「14座8000米攀登」的時刻;「要讓全世界知道來自島國的,也有攀登世界之巔的可能。」
《上報》報導,2019至2021年間,她已陸續成功挑戰5座8000公尺高峰,包括世界第8高峰馬納斯魯峰、第1高峰聖母峰、第4高峰洛子峰、第7高峰道拉吉里、世界第3高峰干城章嘉;2022年4月28日,她又以無氧方式攻下世界第10高峰「安納普納峰」(Annapurna)。
一連串經歷,也讓她締下不少紀錄,包括成為世界首位秋攀世界第3高峰「干城章嘉峰」,還成功登頂的女性,以及全球最年輕以無氧方式,成功登頂安納普納峰的女性。
《遠見雜誌》報導,從2019年開始堅持不懈的自主訓練下,曾格爾與雪巴團隊已經一同完成8座8000公尺高峰;為了讓自己以最佳的狀態進行8000高峰的攀登挑戰,除了有氧與肌力的訓練,曾格爾也到體育大學進行高海拔低氧間歇性訓練,甚至進入零下170度超低溫艙來適應極端環境,每一次的訓練過程,希望將其數據化,提供往後的登山者參考。
她和許多台灣的登山家一樣,挑戰需要資源,因此日前也曾發起「曾格爾八千集氣計畫──登上世界之巔」集資,曾格爾希望透過集資,在完成攀登計畫後,邀請國際登山家來台交流、分享更多海外登山知識,為台灣開拓8000公尺高山的視野,並讓更多年輕人在具備充足知識與準備後,更有勇氣出發追夢。
無氧攀爬K2有多厲害?
《蘋果日報》報導,K2雖比世界第1高峰聖母峰矮了200公尺,但它是專家公認世界最難登的山,它屬於橫亙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喀喇崑崙山脈,在中國稱「喬戈里峰」,但國際間通稱「K2」,源於1856年西方探險隊首次考察該地區時,標出了喀喇崑崙山脈自西向東的5座主要山峰,各以K1至K5命名。美國登山家貝爾(George Bell)1953年嘗試攻頂不成,曾稱它是「狂暴之山」。
同樣經常挑戰高海拔登山,綽號「張八千」的張元植也在臉書上分析指出,台灣首登K2不是什麼重點,重點是這個首登是以「無氧」的形式完成。
他解釋,大部分人類的無氧攀登界線大約在8200公尺附近,大多數人透過一定程度的訓練,都能具備在8200公尺以內無氧攀登的身體條件。這也就是為何在歷史統計上,標高8201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以及其下的八千米巨峰,無氧登頂的比例是相對較高的(當然是排除近10年的商業攀登數據)。
張元植強調,前五高峰則是完全不同的程度。從第五高的馬卡魯(8485m)開始,無氧登頂的人數比例急遽降低。儘管只差了200-300公尺的高度,但這200-300似乎就是大多數人類潛力的界線。基本上可以說,能在這樣的海拔做到無氧登頂的,都是身體條件頂尖的高海拔攀登者。
張元植表示,所以曾格爾在春季無氧登頂安娜普納(8091m)時並未讓人感到震撼,因為那是一般人透過苦練能夠跨過的門檻。但K2不同。能做到這件事情,就算是大家說的「跟著雪巴走」也意謂著她具備非常卓越的高海拔身體素質。再看她的登頂時間,基本上是跟當晚一同出發的有氧登頂者差不多,這就更加令人折服了。
目前也在K2挑戰攀爬的台灣登山家還有詹喬瑜,在登山社團中也有不少人替她加油打氣。多次締造台灣無氧登頂記錄的登山家的「阿果」呂忠翰和張元植曾在2019年挑戰以無氧方式攀登K2峰,但是距離攻頂僅差400公尺時,因為擔心雪崩決定撤退。曾格爾今天成為登上K2峰的第一個台灣人。
新聞來源
- 台灣第一人 女登山家曾格爾完成尼泊爾境內8千米高峰(上報)
- 台灣第1人!29歲女登山家曾格爾登上K2 全球最年輕無氧征服K2!(蘋果日報)
- 海拔8000公尺高峰已征服8座!曾格爾期許30歲前完成14座巔峰(遠見)
延伸閱讀
- 因為山在那裡:挑戰「眾神的山巔」不幸殞命的傳奇登山家喬治.馬洛里
- 奪命珠峰—登山熱:距登頂只剩8百米,登山者折返保命宣揚登山安全
- 專訪台灣登山家詹喬愉、張元植:登山不是浪漫冒險,「不去會死的他們」其實都很「怕死」 陳德政《神在的地方》:那個與雪同行的夏天,你我都是命運共同體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