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千年》:玻里尼西亞人探索整個太平洋,每一段旅程都超過4000公里

《西元一千年》:玻里尼西亞人探索整個太平洋,每一段旅程都超過4000公里
Photo Credit: Engraved by Fumagalli@Wiki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玻里尼西亞人為什麼決定要在西元一千年過後探索整個太平洋呢?可能的答案包括環境危機、技術驟然突破(或許是發明雙體舟),甚至聖嬰現象(El Niño),例如風勢變大而有利於航往更遙遠的島嶼。

玻里尼西亞人為什麼決定要在西元一千年過後探索整個太平洋呢?可能的答案包括環境危機、技術驟然突破(或許是發明雙體舟),甚至聖嬰現象(El Niño),例如風勢變大而有利於航往更遙遠的島嶼。新的年代學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工具,例如在相距遙遠的太平洋島嶼發現的魚鉤,外形會如此相似;一一九○年前後離開社會群島的玻里尼西亞人,不論前往夏威夷、復活島或紐西蘭,都帶著一模一樣的物品。

相關書摘 ▶《西元一千年》:宋代泉州成為首屈一指的國際港,正是因為並非人人都守規矩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西元一千年: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時報文化出版

作者:韓森(Valerie Hansen)
譯者:洪世民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震撼登場!大膽挑戰既有歷史脈絡,
今日全球化並非肇始於十五世紀末的哥倫布時代,
西元一千年——才是真正全球化的濫觴。
一部真正名副其實的全球史

很多人相信在西元一千年將至的年代,除了少許例外,世上沒什麼重要的文化發展或地緣政治邂逅,相信那時歐洲人還沒去過北美洲、最遠的航海壯舉是維京人侵略不列顛。若是如此,我們要如何解釋出現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馬雅神廟壁畫上的金髮人物呢?維京人是否可能在馬雅的顛峰時期,就找到前往美洲的路呢?

得獎史學家韓森主張西元一千年是世上第一個重要文化交流和探索的時間點。援用近三十年的研究,她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見解:許多截然不同的社會在那時初次相遇,有的引發衝突,有的促成合作,而當時的情況,令人不寒而慄地想起現今局勢。

《西元一千年》立體書腰
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