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oogle已淪為「廣告搜尋器」,查資料得到的不是有用的資訊,而是鬱悶的心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在搜尋比較需要專業知識的生活資訊時,搜到的全部都是看似有內容,實質上卻是什麼都沒寫的廣告網站。
最近,每次在網路上查資料時,查到最後心情都會相當鬱悶。因為用Google幾乎只會搜到不相關的資訊。
我想查的資訊很單純。例如處理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問題時,有哪些解決方法。或是日本以前發生某件事時,當時網路上的日本人對這件事有哪些看法等。十年前,要查這一類資訊並不難,只要有搜尋,幾乎都可以得到結果。不過現在要查類似的資訊卻變得相當難,而且狀況越來越糟。
我在搜尋資料時,常常遇到以下的狀況:
搜尋結果充斥著大量廣告網站
我在搜尋比較需要專業知識的生活資訊時,搜到的全部都是看似有內容,實質上卻是什麼都沒寫的廣告網站。
我最早遇到這樣的狀況,是好幾年前我以個人身分接翻譯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在查估價單、請求書(帳單)等文件範本格式時,發現搜尋結果幾乎沒有個人分享的經驗,就只有商用軟體業者的廣告網站而已。
這些業者用一些粗糙的範本騙人點閱網站,實質的目的是想向點閱網站的人推銷軟體。看到那些內容粗糙的文書範本,我當然也不會想買他們的軟體。還好估價單和請求書的格式並不難,可以從多方零星的資訊中拼湊出來。
最近幾年,我在網路上查報稅的相關資訊時,也幾乎搜尋不到個人經驗談。
日本Google的搜尋結果清一色是稅理士的廣告網站。這些廣告網站看似寫了很多稅務資訊,實際上全部是沒有深度、沒有建設性的「一般論」。本質上就是無條件地慫恿從事自由業的人去開店,然後找稅理士處理稅務。
近幾年,日本從事自由業的人越來越多,當中收入不安定的人並不少。這些人的事業未必能長期營運,也沒有開店的體力。但是日本的網路上,幾乎沒有針對這些收入不安定、最需要幫助的自由業族群的稅務資訊。我會查稅務資訊是因為我有副業收入,想要知道怎麼報稅比較有利。由於我的副收入的金額不多,也不安定,而且也無法預期將來能做多久。如果去開店,還找稅理士處理稅務,我的副收入可能就歸零了。
這些泛濫的稅理士廣告網站,實質上是利用大量稅務關鍵詞欺騙Google的AI,搶佔搜尋結果排行,為自己的事業打廣告。結果洗掉了網路上真正實用的稅務知識資訊,讓真正有稅務方面問題的人查不到資訊,而且還浪費時間點進廣告網站。這些稅理士用狡猾的手段為自己宣傳,當然也不用期待他們會誠實幫客戶解決稅務問題。
以前Google標榜搜尋結果不受廣告商左右,但是在網站可以大量生產的現在,「假資訊真廣告」的網站大量稀釋掉正常資訊。日本Google實質上已經變質成了「廣告搜尋器」。Google或許也不想當「廣告搜尋器」,但是打廣告的人知道怎麼欺騙AI,讓Google無力招架。這種欺騙手法實質上就是專業領域的小型內容農場。
Google治不了內容農場的話,當然也治不了這種比較特別領域的「假資訊真廣告」的網站。
Google擅自移除使用者設定的搜尋關鍵詞
當我發現搜尋結果漸漸被廣告網站霸佔時,我就調整搜尋方法,抓出廣告網站的用詞特徵,然後精挑細選不帶歧義、不太可能誤搜到廣告網站的字串來搜尋資料。而且多半會用兩個以上的關鍵詞來搜尋。
剛開始,用這招搜尋資料還算有用,真的可以排除掉廣告網站。不過現在這樣做,Google就會擅自拿掉一個關鍵詞,把我強制帶回搜尋原點。
我會選用這些關鍵詞搜尋,就是因為只有完全達成這些搜尋要件,一個都不能少,才有可能過濾掉垃圾資訊。但是Google的AI居然還不准我這麼搜,擅自把我精挑細選的關鍵詞當中的一個移除掉,然後列出一堆垃圾搜尋結果給我。Google這種設定實質上就是在妨礙搜尋。這種感覺就像是消費者到店裡指定條件要買某種商品,而且店家一定有這種商品。但是店家卻直接無視消費者指定的條件,故意拿出不符條件的劣質商品推銷,浪費消費者的時間。
當初我以為這只是Google過渡性的實驗措施,不過現在直接移除其中一個關鍵詞已經快變成Google的標準設定。結果我必須要一開始就把所有的關鍵詞都加上英文的雙引號,Google才會服從。
我現在在用排除語法搜尋資料時,也必須在排除對象的關鍵詞上加雙引號。不加雙引號,Google就不會乖乖地比照辦理。所以現在用Google搜尋資料時,所有的關鍵詞最好一開始就加上雙引號,這樣才不會被Google擅自竄改。
我平常用電腦時,常常要切換日打和中打,而且切換過程有點辛苦。因為Windows的IME輸入介面有缺陷,切換輸入法時常常會發生延遲。現在在Google上搜尋資訊,為了防止Google偷改我的關鍵詞,我還要另外切換成英打模式來輸入雙引號。所以我會有一種被Google和微軟聯手惡整的感覺。
幾乎很難搜到幾年前的資訊
由於廣告網站和內容農場泛濫,所以我在用Google搜尋資料時,會設定期間。我在2017年用Google查資料時,就常常把當時最近三年期間的資訊排除掉。因為當時日本網路上的內容農場已經相當泛濫,只有把期間設在內容農場比較不泛濫的時代,才有機會搜到比較有意義的資訊。當時用這招還可以找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不過2022年的現在,這招也沒什麼用了。因為幾乎搜不到東西了。搜不到東西,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種是記錄這些資訊的網路平台消失。另一種可能性則是平台還存在,但是Google卻把這些平台的資訊從搜尋資料庫中抹消了。
Tags:
好想住桃園!市民最有感的「宜居智慧城市」發展秘辛大公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城市該如何串聯企業、社會及公民組織,創造永續價值?依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發布的最新市調結果,帶大家一窺國門之都「桃園」,為了宜居智慧城市付出哪些努力。
桃園作為臺灣與世界接軌的第一站,面對永續未來的國際共識也採取了諸多措施,期盼能藉此逐步實踐「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
城市宜居的關鍵是什麼?過半民眾認為「交通運輸」政策影響最有感
這次問卷中,我們以「城市居住的理想藍圖」為題,詢問網路民眾最重視城市發展的哪些面向。結果發現,不分年齡性別,多數民眾對「宜居城市」都有相當類似的想像,最重視的三個方向分別是「大眾運輸與交通便利性」(52.9%)、「經濟發展與就業機會」(38.8%)及「社區安全與治安狀況」(33.7%)。
不論上班通勤、日常生活,還是旅遊觀光,「移動」都是行動的必須過程。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便利、能否永續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整體運輸系統的設計規劃、市政措施完善與否。這次市調也發現類似的結果,像是談到近期桃市府讓民眾最有感的施政項目時,有將近四成的民眾選擇了「基北北桃通勤月票都會通」以及「鐵路地下化工程及捷運路網建設」等交通相關的政策。
另外,根據本次調查顯示,16-40歲的族群較為重視「教育資源的質量與分配」、「政府服務的效能」以及「文化節慶與娛樂活動的豐富程度」;41-60歲的桃園民眾則較為重視「醫療服務與設施品質」、「居住環境周邊設有公園綠地」以及「友善高齡者、身心障礙等群體的設施」;而詳加檢視近一年來桃市府所推出的政策或活動,許多也正好對應到前述的需求,例如「國中小營養午餐免費」、結合科技執法的「靜桃專案」、舊城區改造、參觀人次破千萬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擴大肺癌篩檢、加速設立市立醫院及特色診所、興建7座旗艦型公園與推動「高齡友善換居社宅專案」等,是桃園民眾除交通類別以外的有感施政措施。

而針對整體都市發展,今年由張善政市長召集成立的「未來城市空間發展會報」,也開始著手短、中、長期的舊城再生規劃,並布局城市大型公共建設,關注人行空間與城市關係的有序發展;搭配桃園現在進行式的鐵路地下化工程,進一步推動車站周邊產業轉型及土地活化,更將效法歐美成功先例,規劃興建長16公里的綠色廊道,打造回歸人本思維的城市空間,提供市民最宜居、舒適的生活藍圖。
傳產轉型、新創支持、文化深耕:城市發展的永續金三角!
不過,僅是安全完善的交通路網還不夠,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是攸關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調查指出,約三成民眾認為「提供傳統產業轉型的資源」(31.7%)、「支持產業創新發展」(31.3%)、「鼓勵農業轉型與特色觀光發展」(27.8%)是城市發展中相當重要的產業元素。

在青創產業的扶持上,桃市府近年設立了許多創育機構,例如專注孕育AI及智慧機器人等物聯網科技團隊的「新明青創基地」,及今年新成立、以整合電商平台資源為目標的「中路電商基地」。而未來更將成立「中路青創加速器基地」及「A8產業加速器」,分別催化能接軌國際的頂尖團隊,與協助傳產數位轉型。此外,桃市府也透過相關計畫提供創業辦公硬體、培訓資源,積極媒合青創團隊,並提供在地市場驗證機會,期待透過青創團隊產品規模化的過程,帶動整個桃園的產業升級。

此外,富有在地特色的人文觀光也是近年桃市府大力投入的領域,像是透過創新形式與傳統禮俗的融合「大溪大禧」,將關聖帝君聖誕遶境打造成跨越當代設計與民俗信仰的城市祭典;今年全新打造的觀光品牌「探索北橫」,推出數條能充分感受山水風光、體驗原民文化的主題遊程。不僅如此,桃市府也積極串聯周遭縣市的觀光資源,聯合推出整合了北北基桃共30處旅遊景點的旅遊套票,藉此導入更多的外部資源,促進桃園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二度奪下永續城市特優獎!持續邁向更宜居、更智慧的桃園
針對「永續經營」相關作為的重要性認知,絕大多數民眾認為「大眾運輸路網的長遠規劃與建置」(40.3%)是落實永續的關鍵。桃園作為全台第一個符合聯合國推動「奔向淨零」(Race to Zero)倡議的城市,於今年3月29日率先發表桃園邁向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除規劃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全齡友善的共融式公園綠地、協助企業產業轉型,更積極建置及完善市內捷運路網,全方位實踐淨零的永續目標;其中,桃捷綠線中壢延伸線綜合規劃,交通部同意捷運綠線從G01站延伸至中壢車站(桃捷A23),連結捷運綠線與機場捷運,形成桃園首條環狀捷運路網,而捷運三鶯延伸八德、棕線計畫,均已針對交通部審查意見提出修正,期盼今年底可獲行政院核定。

此外,桃園更再度榮獲今周刊「2023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的「永續城市特優獎」及「經濟力特別傑出獎」,展現桃園無論民間企業抑或政府機關,都將永續發展視為重要目標。而明年更將整合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及資訊科技局設立「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期盼藉由組織整改消弭隔閡,讓各單位的目標、任務都更加明確並發揮效益,並優化各項公共服務,為市民打造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使「智慧桃園」的目標更上層樓。

桃市府在都市景觀、城市機能、產業精進及施政效能等面向的耕耘,短期成效不僅為民眾所有目共睹,長期觀之,更是為桃園往後的蓬勃發展打下關鍵基礎,使宜居智慧城市的願景正實現。
【桃園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