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中國13日起暫停輸入台灣石斑,農委會:不排除向WTO提出申訴、三大因應措施應對受影響漁貨

中國13日起暫停輸入台灣石斑,農委會:不排除向WTO提出申訴、三大因應措施應對受影響漁貨
圖為條棟的龍虎斑。|Photo Credit: 屏東縣政府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針對中國如今對台灣石斑魚祭出的片面禁運,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局長杜文珍指出如中國未對其國內及第三國養殖石斑魚地區採取相同檢驗及相應禁止運輸及銷售措施,則可能違反「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第2.3條,台灣造成恣意或無理的歧視。

中國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昨(10)日發出通知給直屬海關,因多次從台灣石斑魚檢出「孔雀石綠」、「結晶紫」禁用藥物,加上土黴素超標,決定自13日起暫停輸入。

農委會今(11)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回應,主委陳吉仲表示,全世界針對農漁畜產品的規範,若發現用藥超標至多是貨品禁止進口或退運,沒有直接禁止該產品輸入,因此中國違反相關國際貿易規範。陳吉仲表示,台灣後續會將相關科學根據提供給中國,若中國無法做出回應,台灣不排除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針對中國暫停輸入,漁業署代理署長范美玲表示後續將以調節上市期間與產量、多元形式對內行銷等三大因應措施應對。

動植物防檢局:檢出藥物不合格的國際處理慣例是退運或就地銷毀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率先透過視訊說明,表示他第一時間得知消息後,認為這是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形。

陳吉仲表示,全世界針對農漁畜產品的規範,若是發現用藥超標的情形,至多是這批貨品禁止進口或退運,沒有直接將該產品禁止輸入,因此中國違反相關的國際貿易規範。

陳吉仲指出,台灣石斑魚品質良好,2019-2020年間都沒有檢驗出類似的禁用藥物,去(2021)年中國雖然通知台灣,並檢驗3-4次,台灣立刻追查生產端,也沒有找到類似的情形,並且具體回應給中國。

陳吉仲表示,針對中國再次不依照國際規範來針對兩岸農漁畜產品,台灣會將相關科學根據,透過兩岸動植物檢疫管道提供給中國,希望中國儘速回應。若中國沒有針對科學根據作出回應,台灣不排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SPS)再次申訴。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局長杜文珍說明,2019-2020年間中國未曾通知任何檢疫不合格,最一開始收到的案子為2021年4月,中國表示有一批台灣魚苗患有病毒性神經壞死病,當時台灣也回應會加強管控來源場。

杜文珍說明,去年6月24日接獲中國通知,表示台灣的石斑魚檢疫不合格,土黴素超標。杜文珍表示,國內石斑魚養殖極為重要,政府不只在漁場監測,食藥署也會在市面抽查,過去五年抽查皆未有不合格的情形。杜文珍表示,此案台灣後續於7月15日回覆中國,表示中國調查結果與輸出實務作業不符,請中國提供檢驗標準。

杜文珍表示,6月底此案特殊之處在於,這批魚貨5月25日就到中國,中國是在6月15日才檢疫,這當中隔了21天,活魚在港口放了21天。活魚要打氣餵養,過了21天才檢疫,才說土黴素超標不合格。杜文珍表示,中國後續未就此案有進一步的回應。

去年12月27日,中國通知兩家石斑魚檢驗出土黴素、孔雀綠及結晶紫。杜文珍表示後續台灣啟動相關調查,並將名單提供給中國備查。台灣除了先暫停兩家養殖場的輸出,並對兩家養殖場的魚進行檢驗,除了中國提及的三種藥品,還另外檢驗了48種動物藥品,結果都是陰性。

台灣於今年1月14日將檢驗結果回覆中國,2月23日再次回復台灣已採取相關防杜作為,包含對未上市生產階段魚種加強檢驗抽驗違法用藥等,中國後續還是沒有回應。

杜文珍說明,國際間檢出藥物不合格的處理慣例是退運或是就地銷毀。針對中國如今對台灣石斑魚祭出的片面禁運,杜文珍指出如中國未對其國內及第三國養殖石斑魚地區採取相同檢驗及相應禁止運輸及銷售措施,則可能違反「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第2.3條,台灣造成恣意或無理的歧視。

杜文珍表示,就風險評估及適當的檢疫或防檢疫保護水準的決定,中國無法提供相關科學根據。貿易上也未採取最小貿易限制。此外,中國也未以精確及完整方式,例如提供詳細檢驗報告等方式,通知台灣。

漁業署:中國佔外銷比例達9成,推估暫停出口後受影響數量3600公噸

農委會漁業署代理署長范美玲表示,今年1-5月間,台灣已出口到中國和香港的石斑魚達3059公噸,暫停出口後推估受影響數量為3600公噸,農委會後續將以三大因應措施應對。

首先是調節上市期間與產量,降低市場需求飽和壓力。范美玲說明,未來將藉由低利貸款等措施,鼓勵業者於魚塭及海上箱網畜養1000公噸,分散養殖風險及避免同期間大量上市,衝擊魚價。

其次是以多元形式對內行銷,拓展漁產品銷售通路。范美玲表示後續將強化各項行銷活動,也會另外輔導農、漁會超市與連鎖量販零售超市合作多元促銷1600公噸。8-9月等疫情緩和後,將強化餐廳與宴會促銷。

最後是強化海外市場拓銷,范美玲表示現行加工凍儲及外銷獎勵措施1000公噸,今年下半年以外銷300公噸為目標,鎖定美國、紐西蘭、加拿及歐盟等市場,輔導業者與當地百貨、超市、餐飲等通路合作辦理拓銷活動,並提供海外拓銷獎勵,降低業者因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所需負擔的高成本,提供外銷數量。

范美玲說明,2021年全國石斑魚產量約1萬6940公噸,主要產區為屏東(40%)、高雄(25%)及台南(25%),養殖物種以龍虎斑、龍膽石斑、青斑等。以2019-2021年為例,平均出口量是9162公噸。

范美玲表示,2021年台灣石斑魚外銷量約6681公噸,產值約新台幣16.81億元。其中出口國以中國、香港、美國、紐澳等國為主。中國佔外銷量的比例為91%,佔全年產量36%。范美玲指出,石斑魚目前內銷外比是三比二。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