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土新增7萬9598例、死亡211例、「MIS-C」5例,15日起入境居檢天數放寬為「3+4」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指揮中心說明,來台旅客應持有表定航班時間前2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入境時(第0天),於機場/港口配合採集深喉唾液檢體,進行PCR檢測。入境時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2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提供檢疫期間有症狀時及自主防疫期間首次外出時使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新增7萬9663例,其中本土案例新增7萬9598例、死亡新增211例,特殊重症個案新增5例「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指揮官陳時中宣布,自15日零時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放寬為「3+4」(3天居家檢疫+4天自主防疫),入境人數總量管制初期以每週2.5萬人次為原則。15日起也同步放寬國籍航空機組員返台後的檢疫措施。
新增5例MIS-C患者,羅一鈞說明死亡案例發病到死亡的間距天數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明今日新增確診病例7萬9663例,其中7萬9598例為本土案例、65例為境外移入,新增死亡個案211例。莊人祥說明今日的案例較昨日多,是由於資料轉檔過程,將今日早上通報的數據算入,因此今日新增的確診數較多。
今日確診個案的縣市分佈如下圖所示: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今日新增446例中重症個案,其中中症新增261例、重症新增185例。211例確診死亡案例中,198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141人未打滿3劑疫苗、未曾接種過任何疫苗的人數為94位,年齡超過80歲以上者有105人。
羅一鈞說明,今日新增死亡個案最年輕的一位為30多歲的男性,本身有慢性腎病及糖尿病史,曾接種過2劑疫苗。此名個案6月4日當天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緊急送醫後同時驗出COVID-19陽性確診,由於病程進展極快,在4日當天過世。
羅一鈞也補充說明死亡案例發病到死亡中間的間距天數,以今年到昨日公布的死亡案例2944例當中,間距天數在0-3天的比例為41%、4-7天為26%、超過7天占比持續增加,已經到33%。
羅一鈞表示以今日新增的211例死亡案例來說,其中190位的發病日較為明確,其中68位發病到死亡天數的間距是0-3天、55位是在4-7天、超過7天的人數是67位。發病到死亡的天數中位數,在今年公布的病例是6天,與先前公佈過的中位數相比,已有延長趨勢。
羅一鈞特別說明,今日新增5名特殊重症個案,皆是「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其中最年輕的患者為2歲女童。5名MIS-C患者的情形如下圖所示:

入境居家檢疫15日起改為「3+4」,自主防疫期間需2日內快篩陰性才可外出
指揮中心宣布,自6月15日零時起(航班表定抵臺時間)於調控入境一定人數總量為前提下,同步放寬下列邊境檢疫措施:
入境日為第0天,進行3天居家檢疫及檢疫期滿後接續4天自主防疫,取消原7天自主健康管理。

檢疫處所維持1人1戶或入住防疫旅宿,並以於同一檢疫地點完成3天居家檢疫及4天自主防疫為原則。此外,考量移工、漁工及學生係採共同生活模式,群聚感染風險較高,由目的事業主管部會督導於原檢疫處所完成自主防疫,且於自主防疫期間不得到校上課、工作,非必要不得外出。
自主防疫期間應遵守的防疫規範如下圖所示:

指揮中心說明,來台旅客應持有表定航班時間前2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入境時(第0天),於機場/港口配合採集深喉唾液檢體,進行PCR檢測。入境時由國際港埠現場工作人員向2歲以上旅客發放2劑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提供檢疫期間有症狀時及自主防疫期間首次外出時使用。
入境民眾至檢疫處所交通工具除搭乘防疫車隊外,得採親友或機關團體車輛接送,並參照防疫車隊之防疫規範,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入境人數總量管制,指揮中心表示初期以每週2.5萬人次為原則。
指揮中心也宣布,國籍航空機組員返台後的防疫規範也於15日同步放寬,詳細規定如下所示:

快篩實名制13日起取消單雙號分流購買限制
指揮中心今日也宣布,考量目前家用抗原快篩試劑中央的庫存及國內貨源均相當充裕,故宣布自本月13日起,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實名制購買取消單雙號的限制,不需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進行分流,民眾可自行依需求選擇購買日期,提升購買之方便性。
陳時中說明,截至昨日為止,疫苗第1劑涵蓋率已達90.9%、第2劑為82.29%、追加劑為67.95%。
延伸閱讀
- 衛福部專家會議拍板:5-11歲兒童疫苗接種間隔縮短為4週,醫事人員可接種第2次追加劑
- 本土新增6萬8311例、死亡213例,出現第3例「MIS-C」確診幼童、生命跡象穩定仍在加護病房觀察
- 英國研究Omicron長新冠比例為7.1%,北市14家醫院設「康復者特別門診」跨科整合治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06-12 【書評】桑塔格《疾病的隱喻》:剝除依附在疾病的想像與汙名化,努力走出隱喻迷宮
- 2022-06-12 今日本土新增5萬643例、死亡163例:陳時中確診,由陳宗彥暫代指揮官,防疫工作持續按規劃進行
- 2022-06-11 今日本土新增7萬9598例、死亡211例、「MIS-C」5例,15日起入境居檢天數放寬為「3+4」
- 2022-06-11 「清零」遇上「考生人數新高」——中國疫情下的高考
- 2022-06-10 衛福部專家會議拍板:5-11歲兒童疫苗接種間隔縮短為4週,醫事人員可接種第2次追加劑
Tags:
飛宏科技打進全球低軌衛星市場,以高性能電源技術布局新時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而在終端應用中,電源供應的高效能、長壽命、對抗惡劣環境等產品技術更是不可或缺。飛宏科技投入應用於低軌衛星的電源技術多年,並與業界大廠有密切的合作與技術交流,早已為此趨勢做好了準備,可與市場需求快速同步,成為台灣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的隱形冠軍。
低軌衛星應用廣泛,解決了過去因地形限制而無法架設基地台,導致收訊不良等難題。現在無論在山區、海上、偏鄉,甚至是飛機上,都能隨時隨地接收到衛星網路訊號,補足行動網路的不足。隨疫情結束,全球陸續解封,2022年後低軌衛星通訊市場需求逐步升溫,更在俄烏戰爭中成為通訊需求的關鍵角色,也使低軌衛星應用瞬間受到全球的注目。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資策會MIC預估,低軌衛星數量將從2023年7,500顆,成長至2030年17,350顆。可見低軌衛星已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全球最大的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美國全球寬頻衛星網路服務供應商等指標大廠,亦與飛宏科技維持穩定供應合作關係,針對企業、政府與個人用戶提供低軌衛星網路與服務,且飛宏科技的相關產品皆已通過多國安規認證及客戶端嚴峻系統測試規範,將於2024年逐步放量,與全球低軌衛星廠商一同攜手實現高效、低延遲的通訊願景。
飛宏科技期待透過安全、高效的電源技術,推動全球低軌衛星市場持續發展和演進,為未來的科技和太空應用敞開嶄新的大門,滿足世界各地的使用者需求!
本文章內容由「飛宏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