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11年後,日本首度解除「難返地區」居住限制,但僅剩8人有意返鄉

福島核災11年後,日本首度解除「難返地區」居住限制,但僅剩8人有意返鄉
12日上午8點,福島縣葛尾村解除疏散令後,大門打開。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葛尾村野行地區的重建仍面臨挑戰。核災難發生11年多以來,該地區的大部分房屋已被拆除,許多居民已在他們被疏散的其他地區定居。《NHK》報導,有30戶共82位居民設籍,但僅有4戶共8人想返回,如何增加返鄉人口和振興農業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11年3個月後,福島縣葛尾村野行地區的疏散命令在今(12)日解除,這是居民第一次能夠返回受到嚴格限制的地區。不過當年離家的村民已長居他地,有意返鄉者僅剩個位數。

由於高劑量的輻射,葛尾村野行地區在2013年3月成為「難以返回的地區」,進出受到嚴格限制。此後2018年5月,日本政府將該地區約6%的面積指定為「重建和振興基地」,優先進行去污和基礎設施建設,並於12日解除了疏散令,這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及海嘯以來,人們第一次能在這些地區生活。

今天上午8點,該地區設置的36個路障被拆除,進入限制被取消。《朝日新聞》報導,被解除避難指示的是福島第一核電廠以西約20公里的葛尾村野行地區。日本「原子力災害現地對策本部」今天上午8時起撤除原本設置在該地區的管制柵門。

然而,該地區的重建仍面臨挑戰。核災難發生11年多以來,該地區的大部分房屋已被拆除,許多居民已在他們被疏散的其他地區定居。NHK》報導,該地區有30戶共82位居民設籍,但僅有4戶共8人想返回,如何增加返鄉人口和振興農業是未來的重要課題。

該村計劃將這一區域的大部分區域定位為農業再生區,促進水田的發展,並將曾經是聚會場所的中心區再生區打造成居民互動的場所。

葛尾村村長筱木博說:「我被疏散了11年多,我認為居民們遇到了各種困難。很難決定是否返回,但我希望這個地區能成為令人感到放鬆的地方。」

現年69歲、準備返回葛尾村的村民半澤富二雄表示:「我很高興解除疏散令,但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我不得不考慮如何重建野行地區。我喜歡這個區,所以我想再次住在這裡,讓這個區煥發活力。」

共同社》報導,野行地區的重建據點面積為0.95平方公里。日本政府認為去污降低了放射線量,生活基礎設施已完善,3日決定解除疏散。

儘管日本政府為在重建據點的去污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了國家經費,但核事故過去11年後,居民的返家意願已經低迷。

每日新聞》報導,在核災發生後5年的2016年,葛尾村的其他地區的疏散命令就被取消,但現在居民對返回的意願顯然不高。到明(2023)年春天,同樣也是「重建和振興基地」的雙葉鎮和大隈鎮的疏散令預計也會解除。

人們擔心的另一個問題是,指定的重建和恢復區以外的區域的淨化工作尚未開始。日本政府承諾要創造一個讓所有希望在2020年代返鄉的居民都能這麼做的環境,但政府只有對特定居民的家園和其附近地區進行淨化,它沒有透露要如何處理其他土地和房屋。如果去污工作的範圍不固定,可能會有很多居民無法決定是否可以安心返回。

「難以返回地區」的復甦之路任重而道遠。促進村落復興的國營企業村的負責人強調,首先,妥善地支持返鄉者的生活很重要。我們希望從那裡一步一步向前邁進。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陳禹蓁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