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邁向共存,看美國與大馬疫後新生活過得如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後疫情時代,生活還能回到正常嗎?邊境開放後,又有哪些要注意?《關鍵評論網》訪談長期居住在美國及馬來西亞的同事及作者,他們分享如何以正面與平穩的心情,迎接疫後新生活,重新找回生活中的秩序。
文:梁敏萱|圖:Stellina Chen
2020年1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世界各國暫停運轉將近兩年半的時間。後隨著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逐漸受到控制,歐美國家從疫情的陰影走出來後,紛紛宣佈要與病毒共存,開始展開疫後新生活。
在後疫情時代,身在疫情慢了一步抵達的台灣,究竟該如何維持正常的生活?又有哪些要注意?《關鍵評論網》訪問兩位分別住在美國與馬來西亞的同事與作者,分享他們在已經走向開放的防疫政策下,如何展開這場大疫之後的新生活。
美國與馬來西亞當地疫情狀況
- 在美國,約67%的居民已完整接種官方規定的兩劑疫苗,有32%的人施打加強劑。
- 在馬來西亞,約82.7%的居民已完整接種官方規定的兩劑疫苗,有49.1%的人施打加強劑。
防疫政策鬆綁 戶外口罩佩戴比例大降
身在美國的象元,表示政府4月底取消口罩禁令後,人們在戶外佩戴口罩的比例便大幅降低,許多戴口罩的都是老人家,但走進賣場或超市等人潮密集的室內區域,仍有約5成左右的民眾配戴口罩。
隨著疫情趨緩、疫苗覆蓋率提升,目前美國已經不存在社交距離的限制。過去兩年鄰居們只會遠遠打招呼或碰胳臂,象元分享今年明顯感受到親友已恢復握手跟擁抱。
然而,每個家庭對重視防疫的程度不同,適當的尊重他人對防疫的選擇及作法,也是疫後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準則。

來自馬來西亞巴生市的鄧世軒也有同樣的觀察。5月中下旬從台灣返回馬來西亞的旅程上,他正好過境了三種截然不同防疫政策的國家。
在搭上台灣往新加坡的飛機上,可以看見多數旅客對於在數小時內,需要與其他人共處在密閉的機艙內仍感到不安,有些人甚至會穿上防護衣以防感染。
但當他入境新加坡時,旅途中的緊張與出境大廳內幾乎無人配戴口罩的情景形成強烈對比。作為亞洲領先開放邊境的國家,新加坡自4月1日起要求旅客登機前附上PCR陰性的證明,即可直接入境免隔離。
而世軒回到馬來西亞後,觀察到雖然政府邊境管制不若新加坡開放,但入境後其實對防疫文件檢查較為寬鬆,他形容眼前所見彷彿回到了疫情前,僅有少數旅客仍會配戴著口罩,戶外與日常生活已逐漸回復過往熱鬧喧騰的樣貌。
疫情後的就學與工作 各國大不同
過去疫情嚴重時,許多公司展開遠距長達一年以上,甚至從此改變了部分公司的工作模式。象元分享在她所居住的區域內,大多數人因為屬於媒體、NGO、政府智庫、研究員、工程師等可以遠距處理的工作性質,所以即使在疫情緩和後,有部分人仍維持原有的遠距模式,或是改以混合辦公(Hybrid)的方式,每週進辦公室一至兩天即可。

而學校方面,學生自去年(2021)九月復課以後,也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兩年下來的疫情,讓各學校及家長都有充分的準備,除了學校會適當調配實體與遠距課程的比例,也已擬定清楚的學生確診因應措施。以小孩就讀的學校為例,若有同學確診就全班停課五天,確診者康復返校前也要有PCR陰性證明。
但在馬來西亞,重回實體已是勢在必行,相較台灣跟美國對遠距工作及教學的接受度,世軒觀察馬來西亞多是以恢復實體上班、上課為主,甚至因此在上班上課時間,看見許久不見的車潮。

世軒也表示雖然馬來西亞去年疫情嚴重,許多人都已染疫過,但他自己的家人仍是少數沒有染疫的一群,即便生活已逐漸回復日常,他仍維持外帶食物回家吃的習慣,減少在公共場合與他人長時間接觸。
保持平穩心態 重新迎接疫後新生活
過去兩年的疫情,在各地都帶來一些轉變。世軒分享馬來西亞當時疫情嚴重時,商店營業時間會受到管制,無法施打疫苗的族群(12歲以下幼童)及高危險群(老人)會被禁止前往購物中心等人多的地方。
但隨著疫情開放,他感覺大家想回到正常生活的態度很積極,各地都出現報復性旅遊、消費的狀況。在他眼中,這是過去兩年前所未見的情形。
曾經歷全球最高確診數與死亡數,象元認為經歷兩年疫情的美國人已經較能處變不驚,同時養成各個家庭獨特的防疫習慣。
她分享自己平時會在家裡多準備一點藥,一旦有相關症狀,會先確認是否是過敏引起,如果不是且症狀未減就快篩,若是陽性,就自行在家等待康復。

世軒認為2022年各個國家政策與邊境開放,意謂著防疫責任回到個人身上。
他分享政府政策雖然仍有確診相關規範與回報流程,但身邊朋友則表示實際會回報的人不多,許多人發現自己有症狀且確診,就會乖乖待在家,等到沒症狀且快篩陰性才會再出門。
在台灣正面臨疫情發展高峰的時刻,象元建議在疫情高峰期間,先避免人多擁擠的室內場地,多以外帶支持住家附近的餐廳或店家。有小孩的家庭可能還是會面臨學校重複停課與復學的狀況,象元建議平常可以多在家裡準備一些玩具與活動器具,例如桌遊、樂高、活動本、手工藝等,一旦碰上孩子停課大概都有幾個活動可以在家進行。
延伸閱讀
- 為何Omicron在香港、韓國造成重災?台灣放寬檢疫如何在防疫與民生之間取得平衡?
- 日本開放邊境拚觀光,台灣旅客「日本LOSS」症得救!
- 各國邊境管理政策一次看:日韓6月起不限制入境對象,多數國家接受「完全接種疫苗者」免隔離入境
- 親子共構防疫新生活:如何兼顧遠距辦公與幼兒學習,不會落得兩頭空?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林奕甫
“COVID-19”的相關議題
- 2022-06-16 兒科急診醫師10點觀察:猛爆急性腦炎幾乎出現在發燒當天或隔天
- 2022-06-16 美FDA專家一致建議5歲以下幼童接種疫苗,待CDC批准授權最快21日開打
- 2022-06-16 【圖表】邁向共存,看美國與大馬疫後新生活過得如何
- 2022-06-16 受疫情影響人力短缺的企業,勞動部鬆綁可讓員工在例假日加班、不受一天12小時限制
- 2022-06-16 雙北成立「確診病歿者喪葬專區」20日啟用,設置臨時冷藏櫃、入殮區並提供透明屍袋
Tags:
死守舊機車最省錢?把握時間爭取汰舊換新補助才是聰明做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精打細算是許多機車族謹守的價值觀,但這樣真的能省錢嗎?若能聰明利用政府補助,把握時機汰換掉家裡老舊機車,加上SYM三陽機車祭出保證7個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身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許多台灣人家中都不只一台機車,有的老舊機車不好發動、騎乘時還有濃煙,但長輩或是精打細算的民眾,總秉持著不到零件停產的那一刻絕不輕易換車。但這樣的做法真的省錢嗎?從多方角度分析,其實非然。
別以為騎老車省錢,你沒想到的錢坑在這
首先,老舊機車因為動力科技較舊,省油表現無法與新車平起平坐以外,不合時宜的廢氣排放標準,難以通過排氣定檢,每次遇到機車要定檢時,輕則要在機車行花上許多時間,重則難以通過而冒著被罰款的風險,在道路上被相關單位攔檢更需付出高額罰款。
再者,隨著造車科技的進步與騎士對於騎乘安全的觀念提升,歐盟與日本分別已於2016年與2017年就開始規定新車要強制加裝ABS防鎖死煞車系統或CBS安全連動煞車系統,台灣目前雖然沒有強制加裝,但在2020年之前也曾經透過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購車補助,積極推動民眾選擇有加裝CBS或ABS系統的車款,顯見煞車系統提升與行車安全的關聯性至關重要。
老舊機車不僅沒有CBS或ABS煞車系統的輔助,煞車系統更因經年累月的使用效能大幅衰退,若遭遇到緊急意外,難以達到有效減速避險功能,後續所衍生的問題,絕對更為嚴重且難以想像。
政府汰舊補助年底即將截止,現在正是換新大好時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峰,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而環保署所施行的汰舊換新2,000元補助,也確定將於2023年底正式退場,在年底前無疑為汰舊換新購車的最佳時刻。
面對琳瑯滿目的機車品牌,要如何選擇品牌與機種呢?首先從品牌切入,近年來躍升台灣機車市場龍頭的SYM三陽機車,以多元的機種選擇和優異的產品實力,擄獲台灣民眾芳心,且為了回饋消費者支持,三陽機車對於購車優惠始終不手軟,年底前更結合政府汰舊換新補助,三陽機車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以迪爵車型為例,汰舊換新補助最高可達23,800元(三陽購車補助金14,500元+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政府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廢車回收300元)。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正因為政府補助即將退場,再加上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力道,造成市場上相當高的迴響,引發超級熱絡的好評與購車潮,三陽機車為了感謝消費者回饋,同時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全力加開產能,更祭出保證7日內(工作天)交車的承諾,就是要確保購車民眾不只拿的到政府補助同時享全年度最高優惠,更可以盡快交車,以新車迎接新年的全新生活。
多元機種選擇,每個人都可以理想的SYM
身為台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身為國民旗艦代名詞的全新迪爵125,不僅擁有三陽機車三大優勢DNA「日本京濱噴射系統」、「CBS 2.0連動煞車系統」、「63.9km/L 一級油耗」以外,更有最新科技EnMIS雙火星塞異時點火系統、傲視同級37.5L最大車廂空間、雙載舒適的689mm超長坐墊等配備。

廣受年輕人喜愛的MMBCU則是基於DRGBT優秀的平台血統,更針對實用性、舒適性上做出大幅調整,有同級中最大的置物空間及雙載的舒適性,以及獨特的跑旅車款外型,造就同級距銷售冠軍的寶座。上市短短3個月就熱銷破萬台的CLBCU,不僅有獲得金點設計獎的百搭精緻外觀,更有EnMIS超強油耗表現與貼心規格,堪稱內外兼備的最佳小蜂鳥車型!

把握時間舊換新,騎新車展開新的一年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政府補助倒數 SYM全車系汰舊換新再加碼3,000元(電匯)保證7日內交車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閱「SYM三陽機車官方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