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史》:Hygge已成為幸福生活的關鍵詞,為何丹麥每年都榮登世界幸福指數前三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全球最幸福國家不是一天內打造出來的!這個童話國度裡有全歐洲最開明的王室、勇敢追求改革的文人、還有積極擁抱創新的人民,讓我們一窺丹麥人如何攜手面對種種時代風潮,建立人人稱羨的幸福王國。
文:許智偉
第三節 締造人人確幸、全民幸福的國家
- 一、丹麥文化成為全球幸福的代名詞
自2012年世界幸福指數(World Happiness Report)推出以來,丹麥每年都榮登前三名,更於2012、2013和2016年奪冠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丹麥文的Hygge(發音為hoogah)被定義為「一種舒適和愉快的氛圍,能夠產生溫馨的幸福感」和該國民族性格的典型元素。《牛津英語辭典》(OED)更因Hygge已成為人人嚮往幸福生活的關鍵詞,而在2016年於添加這個新詞條。
這個全球最幸福的國度不僅經濟表現和生活水準高、失業率與貧富差距低,平均工時更是全球最低之一,所以丹麥人每天可以將68%的時間花在私人生活上——遠高於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平均。
但丹麥人平和的愉悅感,不僅來自事業與生活的平衡,他們經常說Hygge是「一種你無法用文字翻譯的感覺」,是一種生活態度,而每個人都有自己遠離塵囂或渡過寒冷灰暗時光的Hygge生活風格與人生哲學。
Hygge生活下的美食文化從古至今都崇尚簡單自然。麵包是享受生活的基本品,也經常出現在名言中。如果聽到“Spis brød til”,丹麥文直譯是「吃點麵包」,但實際上是告訴對方放輕鬆或不要反應過度!
丹麥最基本的黑麥麵包(Rugbrød)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當地早餐桌上的「必備品」,也是午餐和野餐常見的開放式丹麥三明治(Smørrebrød)的基礎。每個丹麥人每年會吃掉大約二十五到三十公斤的黑麥麵包,所以丹麥每天需要生產約九到十萬片各式各樣的黑麥麵包,而農民每年更要為國內和出口市場生產超過三十萬噸的黑麥。
由於講究美食的天然原味,丹麥是全球有機飲食比例最大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制訂有機認驗證系統的國家。該國的有機行動計劃不僅將公有土地轉型成有機耕作,同時加強農業教育關於有機生產的技術。
四分之三的丹麥人每週會購買有機食品,而2020年該國人民購買的食品中更有12.8%是有機產品。他們選用當季食材,強調從飼養、種植到生產都必須符合天然環保,食材如海邊岩石上的苔蘚和森林中的野生菌菇,都能成為餐桌上的精品。
全球美食家也肯定丹麥爲名副其實的幸福美食天堂,全國有二十多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包括距離丹麥本土遙遠、居民只有五萬多人的自治區法羅群島上的KOKS。就算位處號稱世界上最偏遠的美食勝地,KOKS首席廚師齊斯卡(Poul Andrias Ziska)也重視永續發展,將卓越廚藝與善待環境資源的理念結合,回歸本源就地取材。
深海中的鯨魚、蛤、蝦、海藻等原始食材,經由創新手藝調理後成為佳餚美饌,滿足來自世界各地饕客挑剔的味蕾。珍惜自然,自然也會有所回饋。丹麥對於資源利用的審慎態度,使它在全球永續發展指數(Global Sustainability Index)排名第二,僅次於瑞典。
丹麥擁有「設計國」(design nation)的國際地位,它除了以前衛美學、多元文化融合、環境保護及永續生活等深度思維享譽國際,也是第一個為設計制定國家級政策(national design policy)的國家。該
政策於1997年推出,旨在提高中小型企業(SME)和公共部門的設計意識,並在新世紀發揮設計的潛力。當全球進入高科技時代,強調幸福感勝於一切的丹麥設計,堅信自然與傳統是創新的重要基礎。設計在丹麥文是“Formgivning”,意即「賦予形式」,因此設計師們肩負賦予未來美學形式的使命。
從建築、室內設計、時尚、珠寶、陶瓷工藝等數不盡的設計領域中可以發現,丹麥設計師的靈感源自高科技、心理學、工程學、商學、國際關係等諸多跨時代和文化的理念,同時融入對於自然性和功能性的關懷。他們重視改善而非改變,在既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重新為永續生活建構簡單而和諧的美學。
例如丹麥的塑膠遊戲積木神話「樂高」(Lego),自1932年至今不僅帶給小孩歡樂童年,為父母們信賴,也深受各年齡層的喜愛,數十年銷售不墜。2009年全球面臨金融危機,民間家庭到金融市場均遭遇財務困境,但樂高依然異軍突起實現兩位數銷售增長。
丹麥也不斷走在建築設計的前沿,眾多大膽創新的建築雖然外型和功能各異、概念豐富多元,但它們同在突破傳統規範之際,努力實踐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想。古老的首都哥本哈根也被充滿狂想的現代建築點綴。
這些極具創意的設計,不只力圖以建築學改善市民生活、促進社會發展,更將綠色新建築精神(於2020年後將達到耗能近於零的標準)發揮得淋漓盡致。除了綠意盎然且包容多元文化的公共空間,配合綠色交通的單車基礎設施,例如和汽車道一樣寬敞的單車道,都使得單車數量高於汽車的兩倍。種種特色使得哥本哈根在全球最幸福、最宜居城市的排名中名列前茅。
丹麥聞名全球的建築師非常多,其中包括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得主烏松(Jørn Oberg Utzon, 1918-2008)。他是世界上第二位在世便獲得這份殊榮的建築師,其設計的雪梨歌劇院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將於10/20在南港展覽館盛大登場!即刻報名掌握最新技術趨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盛會「AWS Dev Day Taiwan 2023」即將在今年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辦,邀請各方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一起線下相見,掌握技術趨勢!
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生成式AI技術已邁入產業應用階段,雲端服務、運算晶片等相關產業也紛紛迎來噴發式的成長。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在今年5月的調查報告中指出,AI帶動伺服器與晶片的硬體需求成長,下半年AI運算風潮將持續滲透至雲端、電商、製造等專業領域;也就是說,跨領域的AI技術開發與雲端應用,亦是未來各大產業的主流發展趨勢。
面對不斷創新、變動的AI技術,開發者該如何掌握趨勢呢?別擔心,AWS即將於10月20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舉辦的「AWS Dev Day Taiwan 2023」,就是開發者及雲端技術工作者們了解技術趨勢的絕佳機會。
AWS Dev Day七大焦點主題,多技能高效開發者的養成之路
今年度開發者大會聚焦各大產業的熱門議題,期待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AWS的全新服務如何幫助開發者提升生產力、克服不同應用場景的開發挑戰。本次活動共包含超過15場以上的議程,內容依技術性質分為「AI雲端技術與產業策略」、「開發者體驗最佳化」與「驅動雲端效能革新」三大類別,並以多軌分場的方式針對以下七大主題深入探討,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選擇感興趣的領域深入了解:
- 生成式 AI
- 現代化應用開發
- 開發者專案管理
- 開發維運一體化
- 雲端安全與韌性
- 雲端設計原則及架構最佳實務
- 資料庫進階應用

為了保證議程內容扎實、拳拳到肉,AWS邀請各方產業大咖擔任議程講師,包括AWS內部的資深技術講師、企業資深開發者、產業高級主管等重量級人物,深度解說熱騰騰的產業趨勢走向、AWS的服務精華與資深開發者的第一手實戰經驗,邀請與會者站在產業典範轉移的前緣,成為新一代的多技能高效開發者。
AWS Dev Day帶您掌握現代開發趨勢!參與就送多項精美好禮
一年一度專屬於開發者的年度盛會怎能錯過?不只能在現場與眾多技術同好互動交流,還能接觸知名企業的第一手轉型及開發經驗,甚至現場還配有 AWS 的專業技術團隊,提供與會者最即時的服務諮詢。相信不論是尋求突破、創新的執行長、技術長、技術主管,還是期待自我賦能、增廣見聞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工程師等開發者,都能在各式議程中找到經驗參考或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只要報名並出席活動,還有機會帶走防風傘、毛氈收納包等活動好禮!有得學、有得拿,不要猶豫了,立即點此報名吧!

AWS Dev Day Taiwan 2023 活動詳細資訊
活動時間: 2023年10月20日(五) 10:00-16:00
活動地點:南港展覽館二館
報名方式:免費參與,立即點此報名
注意事項:報名成功者將於活動前三日收到行前通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