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難的說服:如何成功讓工地勞工戒除檳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去的衛教為什麼沒有用?因為所有拒菸資訊都用陽痿嚇人、戒檳榔衛教海報還會用「整塊肉挖掉」恐嚇。但這群工人的孩子學費還是要繳阿!檳榔還是得吃,該怎麼辦?
文:胡廷岳藥師的醫病故事集
「有吃檳榔的舉手。」
營造業的老闆現身在工地現場,他今天沒有要發表演講、他也沒有要懲罰這群吃檳榔的人。但聽到這問題,台下工人都心生畏懼:「什麼,是要懲罰檳榔汁亂吐的人嗎?」 「什麼,該不會我昨天吃檳榔沒戴口罩被發現了?」
很明顯的,台下所有人都面面相覷。
「我是說,有吃檳榔的舉手,有吃的人我發給你1000塊。」
那當下舉手速度之快,大笑。連沒吃檳榔的我,都想吃了。
「這1000元都拿到了嗎?」
在發完鈔票之後,建設老闆微笑地說:「好,那今天下班之前,如果你成功都沒有吃檳榔,這1000元就是你的,不然就要還我。」
最後有人還嗎?沒有,並不是因為大家都說謊。而是因為所有吃檳榔的人,都受到尊重,所有人今天都不願意吃了。
那天的對話是這樣子:
「阿你不來一顆喔?」 其他工地工人故意調侃。
「不吃了不吃了!1000元我要好好地放在口袋。」(台語)
他拍拍屁股上的錢包。只多了一張1000元,好像就讓錢包摸起來更加飽滿。(至少他本人這麼認為。)若你願意與他們成為朋友,我跟你保證,做工的人,絕對是一群最守信用的人。
所以他今天是絕對不會吃檳榔的,因為他已經答應你了。雖然他「明天」會不會繼續不吃檳榔我不知道、他「明年」還會不會繼續不吃檳榔我也不知道。
但已經成功「幫助人們改變行為」很多經驗的我知道,接下來若老闆開口問:「阿你從幾歲開始吃檳榔的呀?」老闆就能得到「其實我也很想戒,但我戒不掉」的工人內心話。
只要成功讓這位工人,願意說出內心話,那麼這位工人就擁有了「想戒檳榔」的意圖。他的內心就會開始尋求你的建議,他就會告訴你:「他來做苦工,都是為了小孩學費。但真的太辛苦了,想提神,叼著菸也麻煩,所以才開始吃檳榔。」
這時候的他,已經把耳朵打開,願意聽取你的建議了(這是很大的一步)。但這時候就馬上給予建議好嗎?不妥。你應該要給他的是「選項」,讓他「自主選擇」。
已經被他信任的你,可以給他一堆「簡單戒檳榔的低門檻建議」,好讓他挑選其中一個,他自己也覺得「可以輕鬆執行」的建議。先讓他自主選擇,然後再告訴他:「你一定很愛你的家人。要賺錢養家的同時,你也知道吃檳榔會不健康。辛苦了。」
這還能不收買人心嗎?
「不然這樣好了,我們檳榔先不要戒,但健康也是要顧。口腔癌早期只會有一個白點,只要把白點處理掉『就不用整塊肉都挖掉』,也『不用化療電療』。我們明後天就去醫院,做口腔癌篩檢好不好?」
他會開始猶豫你說的話,因為你的建議跟所有人給過的都不一樣。
這時候我會主動推他一把:「我是說,我知道檳榔很難戒,那我們檳榔先不要戒,但檳榔造成的白點,我們還是要早期把它處理掉,早點發現還不用動手術?你覺得呢?」
恩,聽起來很合理,所以他下班之後,就會衝去行動了。你也不用盯著他做完健檢、你也不需要任何鞭子或胡蘿蔔。因為他已經答應你了。
過去的衛教為什麼沒有用?
因為所有拒菸資訊都用陽痿嚇人、戒檳榔衛教海報還會用「整塊肉挖掉」恐嚇。但這群工人的孩子學費還是要繳阿!檳榔還是得吃,該怎麼辦?
對於海報上的字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這就是為什麼戒菸標語、衛教廣告、拒毒海報,比比皆是,而吸菸的人口還是繼續吸菸、檳榔還是賣得嚇嚇叫。
這也是為什麼其他人辦不到,但我環島演講時,只跟我見過一次面的長輩,卻願意集體跑去體檢、揪團打疫苗回來跟我炫耀(還要露出手臂上的棉花)。
關於「讓家人戒掉壞習慣」這件事情,我們曾經給了什麼?直接對罵?單純用錢獎勵?一張海報?還是給了超過1000元的尊重?
我們曾幾何時會照著老師、長輩的建議行動?
「不准談戀愛!」「未成年不要吸菸!」
我們都不想照做了。更何況只是沒有人情味的海報、沒有人情味的建議。當然了,他也不會照做的「意圖」。
人情味,絕對是信任的開始、讓人們集體行動的開始;人情味,也是治療人類最沒有副作用的藥。不然我幹嘛砸錢面對面演講(午休還沒有地方睡),我關在冷氣房當網紅剪影片就好了。
預防台灣人們臥床、縮短不健康餘命,邀請你一起努力,減藥最好。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