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之西晉滅亡(四):西晉的滅亡是混亂中的混亂,黑幕中的黑幕

魏晉風雲之西晉滅亡(四):西晉的滅亡是混亂中的混亂,黑幕中的黑幕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都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黑暗時代,西晉如何滅亡,更是混亂中的混亂,黑幕中的黑幕。最簡單的切入理解方式,莫過於左手「八王之亂」,右手「五胡亂華」,這兩種亂,是同時並行在中國大地,西晉王朝的。

這些人非但拿不下苟晞,東海更突然死亡。如果把眼光停留在西晉朝廷,晉懷帝就要大獲全勝。但匈奴表示:你們在演哪一齣?洛陽西面,匈奴大軍壓境,西晉還集中僅有的軍力在東側進行內戰……是不是都想為這個愚蠢的國家與政府掬一把淚了?

shutterstock_93628126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永嘉5年6月,匈奴漢國三大將分頭攻入了洛陽,所以又稱為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其實你知道嗎?先秦兩漢,禍是指白色恐怖,亂則是內亂,變是政變。不管永嘉之禍、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八王之亂,古代的知識份子早已告訴我們,這是中國人自己家門裡的故事。

晉懷帝被擒,死亡三萬餘人,晉朝滅亡。不,只要還有粉絲,5566就不能亡。

  • 大司馬王浚在北方建立新的朝廷。
  • 大將軍苟晞在東方立了新的皇太子。
  • 司空荀籓在長安,他也有一個太子,但他不是軍閥,遂推舉南方的司馬睿為盟主。

一晉各表,遍地開花。但沒有人敢稱帝,因為晉懷帝還活著,漢晉戰爭仍在持續,而俘虜著懷帝的漢國,成功的使晉軍無法徹底團結。想想啊,最想要晉懷帝去死的,這時候絕對不是匈奴漢國人,而是晉末三巨頭。

十分巧合的是,漢昭武皇帝劉聰,原本是對晉懷帝很好很親切,一如司馬昭關懷著劉禪那樣,但卻突然要晉懷帝出來行酒,突然光祿大夫庾瑉、王俊等起而大哭。突然劉聰收到密報,庾瑉已經連絡上晉陽劉琨打算裡應外合,於是就毒殺了晉懷帝。

這什麼神邏輯?又是一個匈奴蠻族不可以常理度之的手法?千呼萬喚始出來,請問晉末三巨頭,誰會第一個無縫接軌?當然是距離最近,姓荀又有軍閥協助的朋友啦。正港荀氏族人,荀籓立刻第一時間尊奉自己的太子登基為帝。

這位爺,也就是西晉最後一位皇帝,晉愍帝是也。耶?這麼紛亂的時代,你立了皇帝,另外兩家沒表示啊?當時的情況是,長安政權跟晉陽劉琨成功防禦了匈奴漢國的進攻。但苟晞沒擋住,苟晞的對手是石勒,所以雖然這邊有太子,但已是亡國之奴。而實力最強的王浚,其實早就沒有扶晉之心,局勢演變至此,王老闆開始打算自立為遼東皇帝,才是正經。

大中華歷史課上多了,都有一種中原好,中原妙,氣候土壤一級棒,人文工藝嚇嚇叫,外圈全是蠻夷又貧瘠,虎視眈眈我們美好家園的「錯覺」。但其實地理課都嘛有說,四川盆地好,漢中盆地妙,東北平原真正多,長江流域魚米鄉。山東半島漁鹽利,到底是誰侵略誰?

我們為什麼會被教育成大一統王朝比較好?看誰在進行統一動作就知道。想要統一天下的,究竟是匈奴?還是漢?其實,本質上是漢人的匈奴劉淵,已經過世,他的兒子劉聰,則是匈奴X2。真正明白統一天下要怎麼玩的人,則是同樣浸淫在漢文化中長大的羯人:石勒。

總之呢,晉朝官員不支持王浚這種自立土皇帝的玩法,異姓稱帝,禪讓是唯一選擇。王浚的朝廷,就顯得有些分崩離析,石勒自然不會放過。是的,石勒一直持續舉著道統大義的旗幟,在「討伐亂賊」,所以他其實廣受支持。

正港匡扶漢室,才是中原人民的希望。

而在石勒平山東,攻幽州的同時,匈奴漢昭武帝劉淵也沒有放棄對長安晉室的進攻。狀況很緊張,長安晉室的救星,只能期盼晉陽劉琨,跟江東盟主司馬睿。劉琨身在局中,跟晉室還算是唇亡齒寒,但司馬睿呢?

晉愍帝只能大開支票,請求來援,可司馬睿始終沒有來。

shutterstock_2091631432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com/達志影像
中國古代守城兵器

王浚戰死後,北方的戰局又持續了兩年,這些細節留給五胡十六國。長安,終於陷落,晉愍帝被擒,晉陽劉琨也再支持不住,轉投鮮卑去了。

這一回,沒有人扶起皇太子,江東大聯盟直接建請盟主司馬睿上尊號稱帝,但司馬睿採取了極為折衷的辦法,根本上是莫名其妙啦。司馬睿「被自立」為晉王。

羣臣乃不敢逼,請依魏晉故事為晉王,許之。

這意思是曹操,司馬昭那種王,攝政無敵王,不是一般親王。可天子都給人抓走了,朝廷都沒了,你攝個屁?所以再接著如王浚那樣,組建江東朝廷。這邊的故事,一般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因果,沒關係,簡單說司馬睿就是康王,就是宋高宗stand by。難道還殺回北方拯救天子啊?

1年後,劉聰又叫晉愍帝行酒,晉故臣又哭哭,劉聰又殺了晉愍帝。沒有被選為天子繼承人,以同宗攝政王身分,在建業登基為帝的司馬睿,就這麼被後來的人們,稱為東晉第一帝。

為何突然一刀切兩晉?其實不是因為遷都。兩周、兩漢、兩晉的區分原因都很簡單。
就是東帝並非西帝的詔命繼承人,即使他們找了500個理由來說自己是合法繼承人。

同樣的,接下來北方的漢政權趙政權魏政權齊政權亂七八糟一大堆,為什麼都要加上前綴?不是因為五胡,不是因為不夠格一個「朝」。

都是一樣的,繼承從來是「爸爸」說了算。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