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柔佛州要獨立?前首相馬哈迪稱更應索取新加坡與白礁島主權

馬來西亞柔佛州要獨立?前首相馬哈迪稱更應索取新加坡與白礁島主權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在不點名批評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稱任何人想要帶領州屬「脫離馬來西亞」都屬於犯罪行為,但有一些「地位高於法律」的人士卻可豁免罪行。

常發表爭議性言論的馬來西亞前首相馬哈迪,最近再語出驚人,宣稱新加坡、白礁與廖內群島在歷史上屬於柔佛和馬來西亞,因此現任馬來西亞政府或柔佛州應聲索這些地方的主權。

聯合早報》引述馬來西亞電視台Astro Awani報導,馬哈迪是6月19日在吉隆坡舉行的「我是馬來人:開始求存」(Program Aku Melayu: Survival Bermula)活動上致辭時說:「新加坡原屬柔佛州。柔佛應該聲索新加坡,讓新加坡回歸柔佛及馬來西亞。」

馬哈迪之所以高調談論新加坡的主權課題,乃因日前柔佛蘇丹依布拉欣・伊斯邁(Sultan Ibrahim Ismail ibni Sultan Iskandar)批評中央政府施政不公,聲稱柔佛州有權脫離馬來西亞獨立,以及不點名批評馬哈迪任內放棄聲索白礁(新加坡稱Pedra Branca;馬來西亞稱Pulau Batu Puteh)。

馬來亞(馬來半島)是在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國殖民獨立,馬來亞在1963年9月16日與婆羅洲上的砂拉越、沙巴,以及新加坡共同組成馬來西亞。由於族群政治問題,以華裔人口居多的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被逐出馬來西亞,成為獨立主權國家,此後馬新兩國常對周邊的海域、島嶼的主權問題爭執。此外,君主立憲制的馬來西亞共有13州,其中9個州屬有君主-蘇丹,而國家最高元首是由9位蘇丹輪流擔任,任期為5年。

馬哈迪暗批柔佛蘇丹

6月16日,柔佛州蘇丹依布拉欣在州議會開幕致詞時,批評中央政府不重視該州,每年柔佛州上繳的稅與獲得的撥款不成比例,導致州內基礎建設破舊。他要求中央政府應提升撥款以維持該州的高速公路、修建醫院、海關建築、移民局建築等建設。

當今大馬》報導,蘇丹依布拉欣警告,中央政府勿對待柔佛州如「繼子」,否則將迫使柔佛脫離馬來西亞,因為自力更生的柔佛州或許能發展得更好。

另一方面,《光明日報》報導,蘇丹依布拉欣在州議會上也批評前任中央政府(馬哈迪領導的希望聯盟政府,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在2018年撤銷了對新加坡擁有的白礁主權聲索。蘇丹依布拉欣認為撤銷主權上訴就是冒犯柔佛州的主權,他要求現任政府應調查相關人士。各界認為,這是蘇丹依布拉欣在不點名批評前首相馬哈迪。由於過去馬哈迪任內壓制國內王室權力,素來與王室的關係緊張。

因此馬哈迪在19日的活動上不點名批評蘇丹依布拉欣,稱任何人想要帶領州屬「脫離馬來西亞」都屬於犯罪行為,但有一些「地位高於法律」的人士卻可豁免罪行。馬哈迪還說「當有人這麼說,這是非常嚴重的事,但卻不能採取行動,因為他不受到國家法律的約束,而這正是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RTS1FEGU
Photo Credit:Reuters / 達志影像
圖為柔佛蘇丹依布拉欣·伊斯邁與夫人,在2017年10月6日訪問汶萊。

聯合早報》報導,馬哈迪批評,柔佛和馬來西亞政府至今沒有任何針對新加坡的主權聲索行動,反而還對被稱為『新加坡』的新國家領導人讚譽有加。馬哈迪說「我們努力爭索並取得西巴丹島(Sipadan)和利吉丹島(Ligitan)的主權,也應該聲索新加坡及廖內群島回歸馬來西亞。」

馬哈迪說:「在歷史上,『馬來人土地』(Tanah Melayu)範圍遼闊。它北起克拉地峽,南至廖內群島。但如今只剩下狹小的馬來半島。我連我們是否能繼續擁有馬來半島其實都很懷疑。我甚至懷疑馬來半島未來是否將屬於其他人。」

報導指出,荷蘭海牙國際法庭於2002年已就馬來西亞和印尼對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主權爭議一案進行裁決,並判決兩島歸屬馬來西亞。至於曾爭執多年的白礁主權,國際法庭則在2008年5月以12票對4票,判決白礁歸屬新加坡,同時將中岩礁的主權判給馬來西亞。

儘管馬來西亞持續在2017年2月2日向國際法庭提交司法審核申請,但當馬哈迪二度任相時(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就已宣布放棄對白礁黨的主權聲索。《聯合早報》指出,按國際法庭條例,由於白礁主權案申請複核的10年期限已過,因此國際法庭2008年5月關於白礁主權歸新加坡的判決保持不變,未來馬來西亞也無法再通過國際法庭推翻判決。

對於馬哈迪的最新爭議性言論,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告訴《8視界》,由於馬來西亞可能會在接下來一年內舉行全國大選,而政治人物都會在大選前就外交課題發表強硬言論,因此馬哈迪只是在重複其過去的先例,同時馬哈迪強調讓州屬獨立乃刑事罪,除是批評柔佛蘇丹外,也是針對近年東馬砂拉越、沙巴二州的獨立聲音「放話」。

至截稿前,新加坡政府未公開回應馬哈迪的言論。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