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烏克蘭之際,西方國家正在失去對非洲的影響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正忙著為本週登場的非洲之角和平峰會做最後準備。與此同時,非洲聯盟主席薩爾人正在巴黎向法國總統馬克宏施壓,要求放寬對俄制裁。路透社指出,當烏克蘭獲世界關注之際,中俄正持續深入非洲提高影響力,引發歐美擔憂。
文: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
年初以來,西方國家高度關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與此同時,中國與俄羅斯持續在非洲開展行動,兩國利用截然不同的戰略入場非洲,深化它們在非洲的利益——這讓歐美及其盟國越來越擔心,它們在非洲大陸的影響力可能嚴重衰退。
路透社專欄作家艾普斯(Peter Apps)撰文指出,俄羅斯自2022年至今,尤其大幅增加了其在馬利共和國的活動,在該國的長期戰爭中,疑為俄羅斯的華格納傭兵團被指是造成當地平民傷亡急劇上升的原因。
與此同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糧食和燃料價格飆升,非洲受到嚴重衝擊。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6月在出訪索契時向非洲聯盟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爾(Macky Sall)示好。普亭認為,克里姆林宮是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如西方國家所稱,是製造問題的「原因」。
中國方面則持續在整個非洲地區展開已長達10年的經濟和外交攻勢,並將自己定位為衣索比亞、蘇丹、索馬利亞和其他非洲地區長期衝突的新和平使者。
美國官員亦質疑,北京希望在大西洋上新設一個非洲軍事基地,作為其在吉布地俯瞰印度洋的首個基地的補充。五角大樓非洲司令部負責人湯森德將軍(Stephen Townsend),3月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發言時稱,赤道幾內亞是中國最有可能建立這類基地的地方,美國正採取行動來「阻止」這種結果。
近年來,美軍加強了其在非洲的訓練活動,本月才在摩洛哥、突尼斯、塞內加爾和迦納舉行了「非洲雄獅」(African Lion)軍演。
此外,中國本月也展開外交攻勢。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正出訪非洲多國,包括南非、馬拉威、坦尚尼亞、布吉納法索和多哥。他還將訪問尚比亞,中國政府正在該國就60多億美元雙邊債務的潛在重組進行談判。
中國的非洲野心大增
正當非洲聯盟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爾遊說西方解除對莫斯科的制裁時,美國仍在塞內加爾進行演習。
路透社分析指出,這提醒了人們,非洲地緣政治正變得越來越複雜:非洲各國既與西方國家接觸,也與西方的潛在敵人接觸。例如,仍是西方堅實盟友的肯亞,是今(2022)年4月出席由美國主導、於德國拉姆施泰因舉行的烏克蘭問題會議的唯一非洲國家,但它同時也是中國非洲之角峰會的共同主辦國。
路透社分析,非洲之角和平峰會代表著中國在非洲的外交野心大增,超越所謂「不干預」的傳統說法,並將自己定位為一個談判者。今年2月,中國政府任命資深外交官薛冰為中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此後他一直在該地區各國首都之間穿梭。
然而,截至目前這次峰會的真正意圖仍不明確。北京顯然認為它需要更深入地參與該地區,它在該地區有大量投資,包括從衣索比亞到吉布地的鐵路、在蘇丹的港口和能源利益,同時中國也牽扯了該地區的部分衝突,特別是在衣索比亞的提格雷地區,甚至是在中東和其他地區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糾葛。
此外,中國是蘇丹軍事政權的主力,也正成為非洲越來越多國政府的武器供應商。據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使用其武裝的翼龍無人機,來支持衣索比亞提格雷地區的戰事。這是一場殘酷的反叛亂運動。人權組織稱,平民遭到轟炸,食品和醫療援助被封鎖,許多人死亡。
俄烏戰爭導致非洲糧食危機
艾普斯指出,面對中俄在非洲的勢力擴張,華盛頓及其西方盟友認為,莫斯科和北京的影響力對非洲及其人民都沒有好處。在馬利,聯合國報告表示,隨著今年俄羅斯「顧問」的到來,該地死亡人數急劇增加,同時俄方也填補了法軍撤出後留下的空白。
相比之下,儘管俄羅斯在非洲的勢力足跡比中國要小得多,但馬利是克里姆林宮今年一個主要的成功故事,而且據信莫斯科也正加強其在整個薩赫爾地區的影響力。
路透社報導,隨著俄烏這兩個非洲最大糧食供應國的供給中斷,非洲的人道主義和經濟危機正急劇惡化。西方國家和烏克蘭指責俄羅斯對奧德薩的實際封鎖和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攻擊,導致數百萬噸糧食供應中斷,但俄羅斯越來越成功地將責任推給西方制裁。
對中國來說,食品價格飆升被證明是一把雙刃劍——它使其部分債務人更深地陷入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大流行引發的財務困境。其中,尚比亞被廣泛視為可能是多個非洲國家中、第一個在償還債務苦苦掙扎的國家。如同斯里蘭卡,尚比亞的債務談判也受到其他國家的密切關注。
路透社分析稱,儘管越來越多地深入非洲,可能會給莫斯科和北京帶來新的挑戰,但現在,似乎是他們正擁抱這些挑戰。對此,西方還沒有找到應對策略。
-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中國對非洲國家放貸利息偏高,無力償還的貸款已經佔到總額的60% 4月前
-
教宗方濟各非洲行:首站訪民主剛果譴責經濟剝削,稱富裕世界必須理解「人比腳下礦物更珍貴」 7月前
-
葉倫稱中國是尚比亞債務重整的「最大障礙」,中大使館反批:先管好自家債務上限危機 7月前
-
美非峰會登場:拜登警告中俄正在破壞非洲穩定,三年內將撥款550億美元援助 9月前
-
睽違八年再度舉辦「美非峰會」,拜登意在抗衡中俄在非洲的影響力 9月前
-
鐵腕統治43年再度贏得第6任期,赤道幾內亞總統恩格瑪打造出惡名昭彰的「非洲北韓」 9月前
-
肯亞總統大選:落敗反對派領袖提選舉無效之訴,選委會逾半委員拒絕認可計票結果,引發重大爭議 1年前
-
非洲擁有大量可耕地,有巨大潛力自給自足,為何還需依賴進口糧食? 1年前
Tags: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看見身障老後的照顧困境,讓照顧悲劇不再發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甸基金會期待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不需自己一肩扛起所有的照顧重擔。
高齡社會是醫療技術進步、養生觀念提升的反映,但這樣的發展,也伴隨著許多問題,比方勞動力下降、經濟問題、醫療需求改變等。與此同時,我們可能較少關注到的身心障礙族群以及他們的照顧者,同樣也呈現逐年高齡化的發展,而且背負著更多挑戰與考驗,包括家庭、社會資源、公眾意識等。
根據衛福部統計,近七成生活需要他人協助的身心障礙者,是由家人照顧。老人福利法定義老人為年滿65歲,而身心障礙者往往比一般人提早退化20年,表示身心障礙者45歲即邁入老年期。在家人依舊承擔最多照顧勞動的現況,身心障礙者與照顧者雙雙老化的現象加速,照顧需求更顯迫切與複雜。
關於身心障礙者,你所不知道的是⋯⋯
「自從2000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發生了很多變化,不管是在食衣住行各方面,當然,也包括政府開始推動長照2.0的制度。這些改變的立意都是良善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卻可能還沒有追上。」伊甸基金會副執行長何天元談起關於身心障礙者的福利,有感而發地表示。

在台灣,大眾對身心障礙者還是普遍存在著排斥的心態。何副執行長提到,這樣的排斥,可能不僅僅存在於一般身心健康的民眾,甚至是身心障礙者的家屬,都有可能抗拒接受現實,選擇封閉自己和身心障礙者,停止與外界接觸。「在推動照顧身心障礙者相關的服務上,真的是困難重重,比方我們要辦活動,或者要尋找合適的機構場地,常常遭到民眾抗議。」何副執行長表示。不過,即使如此,伊甸基金會想要持續為身心障礙者倡議、改善現況的決心,並沒有絲毫改變。「因為照顧身心障礙者,真的是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辛苦的一件事情。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沒有人應該被孤立,或者獨自承擔這一切。」
目前伊甸基金會提供日間照顧、居家照顧、社區服務、住宿機構等不同形式的服務,希望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和家人的方式來照顧身心障礙者。「除此之外,因為科技不斷地進步,很多觀念也都在改變,伊甸希望可以永遠多想一步,替大家先做好準備,所以我們提供的各種課程、教材,還有對我們工作人員的培訓等,也都持續在更新。」為了打破傳統觀念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排斥感,伊甸基金會更是持續舉辦活動,透過各種媒體、平台的宣導,希望能夠改變社會普遍的觀感。更重要的是,讓所有的身心障礙者和他們的家屬知道——你不需要孤軍奮戰,伊甸願意提供各種你需要的支援和資源。
當我老了,你也老了
提到伊甸所能提供的支援和資源,家有多重障礙者的恩蓉媽媽對此感受最深。「我們恩蓉是多重障礙的孩子,她還在我肚子裡的時候我就知道了。既然我們選擇迎接她的到來,就必須要為她做好最周全的準備,所以我跟恩蓉爸爸一直都很積極地去找各種課程、復健來上,希望恩蓉在人生的這路上,可以走得更順一點。」恩蓉自從八個月大左右就開始接受復健,在醫療上,恩蓉的爸爸媽媽也非常重視她的黃金治療期。除此之外,各種相關的課程、活動,恩蓉爸爸和媽媽也都盡可能去學習、接觸。在恩蓉一家搬到台北之後,恩蓉更是直接開始使用伊甸的日間照顧服務。「這個決定真的是最好的決定,因為伊甸的照顧服務,改變了我們一家相處的氣氛。」恩蓉媽媽真誠地說。

恩蓉是個喜歡學習的孩子,在享有義務教育的十二年期間,她白天到學校接受教育,傍晚放學回家休息,行程和一般的學生幾乎一樣。但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恩蓉就面臨了大學裡面沒有這樣的服務的問題,換句話說,她白天沒有地方可以去,只能待在家裡,由爸爸媽媽照顧。
「那時候我們想了很多方法、討論過各種可能性,但是因為恩蓉是多重障礙,能夠幫助她的機構真的不多,後來我們只能選擇看護,讓她待在家裡。」但這樣的做法引起了恩蓉很大的反彈,因為她喜歡接觸新事物和具有學習的熱情,和被困在家裡的現實,起了巨大的衝突。恩蓉常常鬧起脾氣,爸爸媽媽也被迫在日常的工作之外,還要處理更多事情、更多情緒,一家人都感到喘不過氣來。
「搬到台北之後,我們進入了伊甸的民生日照中心,在這裡恩蓉可以參加課程,可以復健,有很多她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讓她非常開心;甚至我常常很驚喜地發現,她持續在進步、在成長。」不只如此,一家人因為伊甸照顧服務的幫助,都各自獲得了喘息的機會,在體力上、心情上都更加有餘裕與彼此相處。
你的辛苦有伊甸懂,請放心好好休息
「絕對要尋求協助,一定要給自己一點休息的空間。」恩蓉媽媽談到過去認識的朋友中,也有一位家有身心障礙兒的媽媽。「那位媽媽的先生沒有辦法接受有障礙的孩子,在孩子出生沒多久之後就選擇消失,把孩子丟給媽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家家境還不錯,不需要為經濟問題太費心。」即使如此,這位媽媽朋友還是在某一天傳訊給恩蓉媽媽,說自己真的很累,想要結束一切。「我收到訊息真的嚇到了,立刻找里長、找社工過去那位媽媽家,還好沒有發生遺憾的事情。但這也讓我思索到,人是沒有辦法獨自存在的,特別是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了解各種支援系統可以怎樣隨時幫到你,隨時給你一個出口、一個喘息的機會,真的很重要。」
把成為身心障礙者家庭的後盾,當成一生目標的何副執行長,也提到他在第一線上,觀察到一些家庭的狀況。「很多家庭把自己封閉起來的原因,是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家裡有這樣的問題,覺得很羞恥;有些則是對外尋求協助,就會產生愧疚感。這樣的觀念,其實直到今天還一直困擾著非常多的家庭。」除此之外,經濟上的壓力,也是讓許多身心障礙者家庭不敢求援的主要原因之一。何副執行長提到,曾經遇到過一位身心障礙者,他的一天四餐就是一片厚片吐司,切成四塊,早餐、午餐、晚餐、宵夜各一塊。「而且你可以看到那片吐司已經是幾乎要腐敗的狀態,真的很令人揪心。」

目前政府已經開始在很多地方設立日間照顧機構,就是希望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就近在社區裡也接受到不同需求的照顧服務。何副執行長強調,現在政府有補助,伊甸基金會也很願意提供急難救助,給所有有需要的家庭,一個暫時緩解現況的機會。「只要願意尋求援助,我們一定會想辦法幫到你。我們只希望能夠傳達一個觀念:讓身心障礙者獲得更好的照顧,其實是讓整個家庭過得更好。」
這是一段讓力量凝聚的旅程
除了縱向的提供幫助之外,橫向的新知教育、心得分享也一樣重要,伊甸透過許多方式,讓資訊透明,讓不管是不是身心障礙者和其家庭,都能對身心障礙者的能力和需求更有概念。
何副執行長邀請大家收聽伊甸的Podcast——「先來一杯,我們再聊」,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彼此都有傾訴、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讓照顧者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自己也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談到分享,恩蓉媽媽也非常同意「吐苦水」的重要性。「因為我先生是牧師,我身為師母,其實也常常扮演著傾聽者、照顧者的角色,所以我都很鼓勵有同樣狀況的家庭,把感受說出來、把問題說出來,我們一起來解決。」恩蓉媽媽希望讓更多身障家庭知道他們並不孤單:勇於求助、適時喘息、讓專業介入。
伊甸基金會從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出發,提供個案管理、心智障礙者雙老家庭支持、支持性就業、日間作業設施、日間照顧服務、社區居住等服務,另外還有居家修繕、交通接送、輔具服務等。不僅為身心障礙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給予了他們和家庭一份深深的愛和希望。就像恩蓉和恩蓉媽媽,透過這些協助,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並成為社區中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更多家有身心障礙者的朋友,能夠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願意求助,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重擔,真的不用自己一肩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