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從哥吉拉到火狐瀏覽器,其實都可以直接追溯到比基尼環礁的軍事實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詞彙不是躺在辭典之內,生硬無趣得讓所有英語學習者困擾的東西。佛賽斯把本書變成無止境的探究和連結遊戲,剛結束一個字,就能從相關聯的字再開始下一場小研究。跟著作者一同經歷這場輕快的跳躍與檢視固然是最輕鬆愉快的體驗,讀得手癢了,還可以先拿書末的趣味字源測驗來試試身手,闔上書也許就能來場自己發起的探索。
文:馬克・福賽斯(Mark Forsyth)
Islands 島嶼
英文的某些部分只能搭船才能抵達,例如在太平洋的中間有個小點,上面的原住民把自己的家鄉稱為Pikini(椰子島),這個說法引進英文之後就成了Bikini Atoll(比基尼環礁)。
長達數個世紀,除了當地原住民之外,沒有人知道比基尼環礁的存在,就連歐洲人發現這座島之後,所能想到最好的利用方式也只有把這裡當作船舶墳場。如果戰艦的壽命已盡,就會被帶到這個美麗的環礁湖沉入海底。
比基尼環礁是在1946年由美國放上地圖(還差點從地圖上消失),因為那時美軍在當地測試原子彈。atom(原子)是希臘文,意思是不可分割,不過美國人發現,只要打破語源學的法則,就能創造出極大的爆破力量,而這種大爆炸就是讓蘇聯刮目相看並贏得冷戰的最佳方法。
不過,在比基尼的試驗反而對法國和日本產生了比較立即的效果,也許這正好反映出了上述兩個國家的民族性。
1954年,美國在測試新型氫彈,他們估算後認為這種武器應該會比之前用來到處亂搞的原子彈更有威力一點。結果,氫彈的威力其實遠大得多,最後輻射還意外照射到一艘日本漁船上的船員。日本社會一片憤愾,畢竟日本和美國之間有相當尷尬的軍事和核武關係,日本人發起示威遊行,發洩滿腔怒火,還拍了一部電影講述核武測試喚醒海中巨獸哥吉拉(Gojira),牠的名字在日文裡的意思是「大猩猩鯨魚」。
這部電影的製作過程倉促,開拍同一年就上映,據說哥吉拉只是電影製作團隊裡某個特別高大的成員的暱稱。哥吉拉一詞英語化之後變成Godzilla,而由於這部電影風靡全球,–zilla就成了符合英文文法的字尾。
現在,對婚禮中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都斤斤計較、從頭紗到褶邊都不放過的準新娘就叫做bridezilla(怪獸新娘),還有一個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網路瀏覽器叫做Mozilla Firefox(火狐),這個品牌的名稱和舊商標,其實都可以直接追溯到比基尼環礁的軍事實驗。
不過當日本人看到了具威脅性的怪獸,法國人卻看到了法國人眼裡總是會出現的東西:性。時尚設計師雅克.海姆(Jacques Heim)在當時想出了兩件式的泳衣設計,想要打造出世界上最小的泳裝。他把設計帶到一家位於巴黎的女性內衣店,而這家店的老闆路易斯.雷德(Louis Réard)用一把剪刀證明了,這種設計還可以再驚世駭俗一點。根據雷德的說法,最後的成果足以讓每一個法國男人褲襠裡的欲望爆炸,威力只有比基尼環礁的軍事實驗可以媲美,所以他把這種新泳裝取名為「比基尼」。
於是在這樣一場美麗的巧合之下,現在我們可以上網用Mozilla開發的網路瀏覽器欣賞穿著比基尼的女生圖片,然後想起這兩個詞彙其實都是源自同一起事件。
serendipity(機緣巧合)一詞是在1754年由霍勒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發明,他是英國第一任首相的兒子,而且很好心地解釋了自己究竟是怎麼想出這個說法。當時他正在讀一本叫做《塞倫迪普三王子歷險記》(Voyage des trois princes de Serendip)的書,故事內容是關於三個來自塞倫迪普島的王子,他們奉父親之命要去尋找殺死巨龍的魔法解方。沃波爾注意到「王子殿下在旅途過程中總是會發現一些他們原本沒有在追尋的事物,不論是出乎意料還是靠著聰明才智」。
雖然沃波爾所讀的三王子故事完全是虛構小說,塞倫迪普島(Island of Serendip)卻是真實存在的地方,不過這座島嶼從此改了幾次名字,起初是叫做Ceylon(錫蘭),後來在1972年又改成Sri Lanka(斯里蘭卡)。由此可知,serendipity這個詞字面上的意思其實是「斯里蘭卡的狀態」。
現在讓我們橫越印度洋,沿著蘇伊士運河往上到Sardinia(薩丁尼亞島)。等等,先不要好了,因為薩丁尼亞島上的居民是一群卑鄙小人。古時候,由於在世人眼裡他們實在太暴躁又惹人厭,任何不友善的評論都可以用Sardinian(像薩丁尼亞人一樣)來表達,sardonic(輕蔑)一詞就是由此而來。不過,薩丁尼亞島也和周邊海域盛產的小魚共用了名字,現在這種魚叫做sardine(沙丁魚)。
我們可以去一趟Lesbos( 勒斯博島), 但我們可能會因此變得不太討喜。勒斯博島上最有名的居民是希臘詩人莎芙(Sappho),她寫的古希臘詩歌主要都是關於她有多熱愛其他古希臘時期的女性,所以在十九世紀後期,Lesbian(蕾絲邊)成了委婉指稱女同性戀的用詞。
可想而知,這個詞背後的概念是,只有受過良好古典教育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典故,而且受過良好古典教育的人心智一定夠健全,不會把這個詞拿來嘲笑別人。如果考量到這一點,lesbianism顯然優於先前的同義英文詞彙tribadism(女性互戀),後者源於希臘文的「摩擦」。
蕾絲邊這個詞在1890年代被挪用之前,指的是一種來自勒斯博島的葡萄酒,所以你可以喝到很不錯的蕾絲邊。當然,這個詞從以前到現在也都可以用來指稱島上的居民,但不是所有島民都滿意這個詞的新涵義。2008年,一群(島上的)蕾絲邊試圖要推動禁令,要求另一群(內陸的)蕾絲邊變更她們的同性權益組織名稱。禁令雖然沒有成真,但為了確保我們站在比較安全的那一邊,我們還是把這艘語源學之船駛出直布羅陀海峽,前往狗會長羽毛的島嶼吧。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