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納入平地原住民」釋憲今辯論,原民會:預算增450億,參政權衝擊最大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原住民身分法》修法草案在5年前送立法院,就有增列平埔原住民,但相關權利、客觀需求要另行處理,目前沒有完成修法或立法。
(中央社)平埔族納平地原住民釋憲案今(28)日將召開言詞辯論庭。原民會昨天表示,如果納平埔族為平地原住民,可能會對參政權造成衝擊;另外估算原住民相關經費預算,將增加約新台幣450億元。
台南西拉雅族人不滿無法取得平地原住民身分提出行政訴訟,北高行更一審認為原民法有違憲之虞,聲請釋憲,此案也影響到平埔族能否納入平地原住民,憲法法庭將於6月28日上午在司法院憲法法庭進行言詞辯論,並開放旁聽。
原民會主委:會壓縮現有資源
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昨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西拉雅族人、平埔族群釋憲案能不能直接申請登記平地原住民,衝擊最大的是參政權,若增列平埔族原住民,會壓縮現有原住民資源。
原民會指出,根據內政部108年8月的調查,統計平埔族人口數約98萬人,若納入平地原住民,將衝擊現在27萬平地原住民參政權,原住民族相關經費預算需求增加約450億元。
夷將.拔路兒指出,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的分別,最主要在《憲法》第4條保障原住民立委參政權、還包含全國各縣市的縣市議員保障名額,甚至下至市民代表也受到影響。
除了參政權,夷將.拔路兒提到,原民保留地的繼承移轉買賣也會受影響;另外原住民族特考、升學優惠,公費留考也是主要衝擊。
夷將.拔路兒說,參政權只有山地原住民跟平地原住民,若增列平埔原住民就要修憲;《原住民身分法》修法草案在5年前送立法院,就有增列平埔原住民,但相關權利、客觀需求要另行處理,目前沒有完成修法或立法。
至於有議員建議設立平埔族群的原民會,夷將.拔路兒說,是否要修法、制定相關組織,這部分尊重各界討論之後的決定。
另外也傳出不納平埔原住民是既得利益者排他的說法,夷將.拔路兒強調,不應該簡化成排他,不然就不會透過修法增列平埔族原住民;這兩天各地區議員、社團代表頭目也沒有排他,平埔族也是歷史上的原住民、一起推動自我認同。
夷將.拔路兒提到,就算是山地原住民跟平地原住民權益也不同,只有山地原住民可以選如烏來、花蓮、台東等地的區、鄉長,而他自己身為平地原住民,即使遷戶籍,也不能選烏來區長,這並不能算是排他。
平埔族正名問題難有共識
平埔族正名議題一直難以達成共識,針對原轉會委員萬淑娟提出平埔族正名釋憲案,總統蔡英文去年4月時曾表示,若大法官會議完成釋憲,將有助於解決問題。
《聯合報》報導,北北基桃宜5縣市議員昨天在新北市議會舉行記者會;花蓮10名原住民議員也發布共同聲明。他們認為,現有原住民族從未拋棄祖先給的身分,透過各項權益法制化讓族人重新找回被迫隱藏的文化、語言及傳統祭儀,但平埔族長期妥協、放棄、自我否定,大部分已深度漢化,喪失原本語言、文化和傳統祭儀,不該納入平地原住民行列。
《自由時報》報導,新北市原住民族青年會昨天則邀集北部地區原住民民意代表、頭目及意見領袖召開記者會,並簽署都會區原住民及各族群領袖聯合聲明表達反對。他們主張,若該釋憲案通過,將嚴重影響目前法定16族原住民族群、全國共54萬人權益,並加速漢化,消滅現有原住民族群的文化特殊性,呼籲政府對於平埔族的認定及保障應另立法律為之。
不過《中央社》報導,目前擔任西拉雅自主民族議會籌備會主席的萬淑娟表示,原民會承受很大壓力,但西拉雅正名運動已推動20、30年,西拉雅族的存在已是大家知道的事實,差別只是在國家沒有給予保障位階,但大家總是要面對歷史爭議,這段時間收到來自各界的支持意見很多,她也對結果有信心。
延伸閱讀
- 從史前到當代,「平埔族」一詞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
- 成大首創大一必修「踏溯台南」,西拉雅族人等在地文化都入列
- 政院修法為平埔族正名,等了20年的族人卻覺得像「次等原住民」
- 取得「平埔原住民」身分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波平埔族群復振運動的開始
新聞來源
- 平埔族納平地原住民 原民會:壓縮資源衝擊參政權(中央社)
- 平埔族納平地原住民 開庭前傳異見(聯合報 )
- 西拉雅族釋憲案 族人有信心(中央社)
- 反對平埔族納入原住民 新北原民:影響全國54萬原民族群權益(自由時報)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李秉芳
核稿編輯:翁世航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