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關鍵專訪】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尹錫悅非常認同自由民主價值觀,但不得不與中俄維持友好

【關鍵專訪】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尹錫悅非常認同自由民主價值觀,但不得不與中俄維持友好
Photo Credit: 許東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尹錫悅與拜登的會談中,出現了希望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基本立場。就目前為止,韓國政府長期避免與台灣的高階外交官接觸,尹錫悅雖然也會維持對中關係的基本基調,但預計將對台灣更為友善。

文:許東爀(駐韓國特約記者)
採訪對象:崔㝢善(韓國國立外交院教授)

1992年台韓斷交後,在當時曾引起民間的反韓情緒,如在對韓的棒球賽事中,高舉「高麗棒子」、「韓國人吃狗肉」之類的字牌,但除此之外,民眾對台韓斷交的細節始末所知不多。

當大韓民國決定與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斷交時,韓方對在首爾的台灣大使館人員下達逐客令,要求台方人員需在24小時内離開韓國,台灣方面則以拒絕韓國官員來台說明斷交理由,在台韓國僑校停止懸掛中華民國國旗,雙方民間航空斷航,台韓關係一度降到冰點。

針對台韓一連串的外交動作,有韓國官員事後向《關鍵評論網》解釋,強調「台韓斷交的相關錯誤,與當時總統盧泰愚的優柔寡斷,及其二律背反的性格有關。」

台韓斷交進入第30年時,2022年5月10日,親美立場明確的總統尹錫悅就任,提出將調整文在寅政府的親中政策,同時強硬回應北韓的彈道飛彈威脅。

鑒於這樣的情勢,可以期待台韓外交關係有所改善嗎?

5月《關鍵評論網》專訪韓國國立外交院的教授崔㝢善,解釋到尹錫悅將來的外交政策,包括對台灣、美國、中國及北韓政策的調整方針。崔㝢善曾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涵括國際安保、美中關係、美國外交政策及東北亞安保等,並曾於紐澤西州拉馬波學院擔任助理教授、於哈佛大學貝爾弗中心的Research Fellow進行研究,目前服務於韓國國立外交院安保統一研究部長。

Q1:請說明尹錫悅政府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是否有可能改善與台灣政府的關係?

尹錫悅才上台不久,兩岸關係對策還處於討論階段,但支持一個中國的基本政策應不會改變。

文在寅政府後半期決定積極表明對台灣問題的意向後,於去(2021)年5月韓美首腦會談時提及台灣海峽穩定的重要性,但這項議題本非歷次會談的主要焦點,因此台灣問題在會談中被提及,可謂是劃時代的變化。

而在尹錫悅與拜登的會談中,也出現了希望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基本立場。就目前為止,韓國政府長期避免與台灣的高階外交官接觸,尹錫悅雖然也會維持對中關係的基本基調,但預計將對台灣更為友善。

Q2:日本《產經新聞》5月30日刊登了40多年資深韓國記者黒田勝弘的專欄文章,稱1992年韓台斷交後,韓國的台灣政策幾乎被忽視,請問這項表述正確嗎?

並不全然,韓國於1992年與中國達成「一個中國」原則協議,與北京方面建交後與台灣斷交,這一過程在檯面下快速進行,在北京、台北二選一的情況下,韓對台關係空間急遽縮小。因此,可以理解台灣民間曾認為韓國是背叛者的看法,韓國在此期間,將大量外交焦點聚集在中國上,疏忽對台關係。

尹錫悅認為,藉由雙方的交流和討論將擴大雙方外交空間,而不單靠提高來往的外交層級這種基本方針。

Q3:日本有首相親自發表親台言論的事情,請問尹錫悅有可能嗎?

韓國因為與北韓存在核武問題,需要與中國保持一定程度的友好,因此在對台關係上會比日本更為謹慎。如果台韓關係過於緊密,又可能造成其他方面的問題,因此雙方尋找發展實質關係的機會更為重要。

Q4:目前,三星和台積電的半導體競爭備受全球關注,請分析韓國未來與台灣在半導體生產主導權上,可能產生的利害衝突。

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不能詳細說,但是當美國開始重組供應鏈時,韓國和台灣都會在尖端產業和半導體領域參與美國的市場計畫,像是在非記憶體領域中,雙方已展開市場競爭。

Q5:有專家推測,如果俄羅斯成功入侵烏克蘭,習近平將在秋季黨代會前後入侵台灣,但以實際情況分析,兩岸爆發軍事衝突的可能性有多高?韓國政府將會有何反應?

儘管最近美國出現了許多危言聳聽的說法,但中國於秋季黨代會之前入侵台灣的可能性不高。

首先從軍事平衡上來看,中國沒有全面登陸作戰的能力。如果想進攻台灣,就要先發制人打擊沖繩的美軍基地,那美國將會讓戰術飛機分散到民間機場或高速公路上,即使中國動用精密制導武器,效果也很有限。在此期間,美國至少將有3個航母艦隊轉移到台灣近海,維持美國在該處的空優。

第二,從海軍戰鬥力而言,美國核潛艇將在聲納探測不到的台灣海峽起到獵捕中國船艦的殺手作用。如果中國在沒有掌握制空和制海權的情況下強行登陸台灣,那將是自殺式攻擊。

中國要想登陸作戰,就必須準備長期的軍事先遣部署和物資,但最晚在入侵一個月前,就會被美國衛星探測到。那一個月期間,台灣當然可以做好防禦準備,台灣東部海岸因山區地形難以滲透,共軍只有可能登陸北部和西部14個灘岸地點,但那時該處的防禦準備都已完成部署,並且由於是泥灘,共軍搶灘後很難製造灘頭堡往內陸推進。

而且,如果強行實施這種無理的登陸作戰,國際社會將啓動對中國的一系列制裁。因此,目前中國還認為自己處於弱勢,所以會迴避與美國的極端對決,暫時會採取與美國友好相處、經濟競爭、並擴大影響力的戰略。

台灣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島內認為台灣維持現狀的輿論也佔絕大多數,中國唯一可能進行攻擊的狀況是,只要台灣政府宣布台獨,那可能進行警告性的飛彈攻擊。目前韓國政府對此一狀況的應對才是關鍵。

AP_21283183422771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