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同志可以當選公職,就是一種認可」,加州跨世代LGBT議員揚起彩虹旗爭平權

「同志可以當選公職,就是一種認可」,加州跨世代LGBT議員揚起彩虹旗爭平權
加州議會80位眾議員中,目前共有8位公開LGBTQ身分的立法者,相當於十分之一的力量合縱連橫LGBTQ立法,其中包括羅達倫(右)與李天明(左)兩位亞裔議員。|Photo Credit: 李天明辦公室提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LGBT議題至今仍是美國各州立法者攻防焦點、壁壘分明。當美國最高法院6月24日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美國法律及政界人士開始擔心下一個會被翻盤的目標可能是同婚法。

文:周世惠、周永捷(《中央社》記者)

「如果同志可以當選公職,就是一種認可。而你、你和你-你們必須給人們希望。」語出已故同志人權鬥士哈維.米克(Harvey Milk)。

20多年前的徬徨少年羅達倫、20多年後的Z世代青年李天明,他們映照不同世代爭取性別認同的煎熬和勇氣;而今,他們同樣義無反顧在加州議會戰場裡為LGBT(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爭平權。

曾經,加州同志男孩不能談同志

20多年前小心翼翼徘徊在書店的同志專區找答案,「擔心被別人看到、躲躲藏藏、害怕恐懼」;來自矽谷的加州州議員羅達倫(Evan Low)青少年時期掙扎於性別認同,學校不討論此議題,他知道「不准談同志」是什麼感受,因為問題可能代表恥辱,這在亞裔華人家庭尤其是禁忌話題。

今年39歲的羅達倫是美國第四代華裔,成長於白人為主的城市坎貝爾(Campbell),科技公司電子灣(eBay)1995年在那裡設立總部。

成年後他向家人坦白同志傾向,母親起初難以接受,痛苦的對話中曾有過「斷絕母子關係」的想法,但母子倆在過程中一起成長。羅媽媽後來對他說,「你改變了我對同性戀的想法」,從而認識並相信她過去全然不解的事情,還跟著一起參加同志遊行。

2009年,26歲的羅達倫創下三個第一:美國最年輕、亞裔、同志市長。從政生涯他把LGBT立法和公民權綁在一起,「一切改變必須以法律為基礎」。

五年前,台灣同志大遊行前夕,羅達倫以加州議會州議員身分訪台,為台灣LGBT族群和立法加油打氣。

「為LGBT而戰」,2013年羅達倫在市長任內為男同志捐血請命。進入加州議會後,他起草六個相關法案;其中,加州政府2018年通過立法,公開對LGBT道歉,承認過去法律上的歧視帶來的長期創傷,並承諾從新起點出發。

photo-2
Photo Credit: 羅達倫辦公室提供
加州議會眾議員羅達倫從身為同志的成長經驗與美國醫界的專業觀點,反對性別扭轉療法。

羅達倫2月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希望再次喚起人們傾聽和承認LGBT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找尋性別認同經歷的痛苦、折磨和煎熬,「讓我們一起試著創造更包容的環境,讓每一個人可以成為他們自己」。

訪談中,羅達倫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打開青春記憶的黑盒子說:「當初我一度希望自己能『變成』同志圈裡形容的『直男』(異性戀),卻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扭轉。」

他說:「你必須真實做你自己、愛你自己,因為如果你不愛自己,別人怎麼愛你?」

18歲之前「難言同志」、學校「不談同志」;成年後,羅達倫回頭看少時對「我是同志、我很害怕」的疑惑,心靈受創、想自殺的解方或許只需一個可以「說出來」的安全環境。

佛州課堂不准談同志:一種平權兩個美國

距離羅達倫少年的成長經驗已是上個世紀末的事,性別多元成事實,21世紀不缺LGBT「榜樣」,放眼可見公開多元性別身分的科技公司領導人、政治人物和媒體人,還有或許就住在隔壁的鄰居。

2015年同性婚姻在全美合法化,無分性別的愛在法律上被接受了。不過,美國各地保守勢力仍從不同面向反對LGBT。非營利組織GLSEN統計,光是去年就有280項反對LGBT的法案送進美國各州議會,25項完成立法,其中包含遍及八個州的13項法案直接影響跨性別族群。

今年3月,佛羅里達州議會通過《家長教育權利法》(Parental Rights in Education),禁止公立學校對幼稚園到小學三年級的學童設計與傳授有關性別傾向和性別認同的課程,主張這是「家務事」,主權在家長,且家長有權對校方提告。這項法案遭反對陣營冠名「不說同性戀」(Don't Say Gay)法案。

試想,當同婚家庭長大的孩子在佛州的幼稚園、小學課堂,畫圖、書寫「我的家庭」,分享「兩個爸爸或兩個媽媽」的家庭樣貌時,老師會陷入要不要點名這個孩子上台報告的困境;若師生之間對此有討論,而班上另一個孩子回家告訴爸媽,覺得「不妥」的爸媽可以告上法院。

LGBT團體批評,「家長教育權利法」傷害課堂包容性,抹煞LGBT青少年在課程中被看見的機會,導致他們必須壓抑自己的性向或性別認同,甚至為此感到羞恥。白宮推文指控,這項來自佛州保守派政治人物的立法,是對LGBT孩童的一種攻擊;迪士尼(Disney)執行長包正博(Bob Chapek)也抨擊這項法律,同時中止迪士尼在佛州的所有政治捐款。

photo-3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民主黨籍加州議會眾議員羅達倫在13年前創下三個第一:美國最年輕、亞裔、同志市長。他是加州議會LGBTQ核心小組主席。

而在加州,11年前領先全美各州通過《平等教育法》(FAIR Education Act),明訂公立學校教育必須涵蓋LGBT權益:「什麼是LGBT?」「跨性別、不符合性別規範又是什麼?」、「如何用包容和認可多元意見的方式對話?」、「如果有人在言行上犯了錯,又該怎麼彌補?」

教多、教少、怎麼教,因老師而異,至少在大方向上加州立法確認「可以說同志」。在各界對教材爭論與折衝後,2017年起,加州LGBT課綱依年齡層觸及多元家庭到同志運動的內容,課堂上的思辯從同婚法談到跨性別廁所等議題。

關於佛州課堂對LGBT舉紅旗,羅達倫認為,這是「太小看現代孩子的自我學習力和網路資訊的即時滿足性」。

他說:「如果性傾向與性教育不該是少年與小孩自行接觸的內容,為什麼不在安全的環境,給予教育讓他們消化?」

LGBT議題至今仍是美國各州立法者攻防焦點、壁壘分明。當美國最高法院6月24日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保障墮胎權裁定,結束近50年來對墮胎的憲法保護,賦予全美各州禁止墮胎的權力,美國法律及政界人士開始擔心下一個會被翻盤的目標可能是同婚法。

立法賦權 加州議會照亮多元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