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林鄭時代:從基本法到國安法的「二次回歸」,象徵港英時期「精英治港」路線全面失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鄭上任於「基本法年代」,落幕於「《國安法》年代」,其下臺也意味著香港一個時代的終結。
林鄭時代的終結
4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佈不連任,就這樣,林鄭在香港的五年管治終於告一段落。從97回歸開始到林鄭任期結束,香港的「五十年不變」剛好過了一半,等於「上半場」結束。林鄭上任於「基本法年代」,落幕於「《國安法》年代」,其下台也意味著香港一個時代的終結。
有意思的是,在香港回歸後的上半場,居然沒有一個特首能完成完整的兩任(十年)任期。董建華在第二任中途下台。就任期而言,第二個特首曾蔭權倒是唯一「善終」的一個:他從董建華下台後中途上任,再連任完成第二任(於是沒有資格再競選連任)。然而,他在離任後卻是最不得善終的一個,因貪污而被判入獄(「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在服刑後才上訴得直,最終撤銷定罪和判刑)。接下來的梁振英和林鄭都只有一任。
更有甚者,這四個特首上任之初,都不乏相當正面的期待,但下台之時,卻全部一片負面。
董建華下台時,有「香港第一才子」之稱的作家寫的《下台吧,董建華》成為名篇:「董建華,你就是最根本的災難,香港人真的不需要你。」曾蔭權下台時,個個叫他「貪曾」。梁振英下台時,香港人都說「ABC」(Anyone But CY)。到了現在林鄭下台,更是幾乎「萬人唾罵」,就差作文比賽看誰罵得更痛快罷了。
林鄭在2017年帶著777票上台時,其實得到香港很多人的認同。無疑,在林鄭與「薯片叔叔」曾俊華之爭中,民主派和部分商界支持的曾俊華更得人心,港人中還一度掀起「我要曾俊華」的「曾俊華現象」。但撇開政治抹黑的選舉因素,即便對民主派和商界等「反對派」而言,林鄭並非不可接受的人選。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前任梁振英實在太不得人心,誰都比梁振英好。
林鄭政務官出身,而且「年年考第一」,完全符合香港傳統的管治精英的形象。林鄭上台後也一度刻意和反對派搞好關係(比如在民主黨周年黨慶中捐款等),也注意在公開場合保持和中聯辦的距離,增加教育界的撥款(有討好民主派大本營的政治考量)。香港一時出現矛盾和緩的跡象。
儘管林鄭與反對派有短暫的蜜月,但很快就因為委任的律政司鄭若驊涉嫌僭建事件及推進「一地兩檢」(在紅磡高鐵站撥出一塊地讓深圳海關工作)等問題而陷入低谷。但香港當時處於雨傘運動後和港獨被打壓之際的無力感,絕大多數民間團體和社會運動陷於沉寂,當時誰也沒想到,在梁振英這個ABC之後,又來一次ABC(Anyone But Carrie,Carrie是林鄭的英文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