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彰化縣長選情分析:2018年的餘波盪漾尚未結束,「關鍵十萬票」成為地方大選的章魚哥

彰化縣長選情分析:2018年的餘波盪漾尚未結束,「關鍵十萬票」成為地方大選的章魚哥
Photo Credit: 中央社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十萬這個數字很微妙,在兩次彰化縣的選舉中,先跑到魏明谷又跑到王惠美身上,而幾次大選彰化縣投票比例也機近全國數據,這樣的彰化,在2022年又會如何扮演游離搖擺的選戰角色呢?

文:曹家豪(政治工作者)

2014年魏明谷乘著卓伯源弊案風雲勝選彰化縣長,可在2018年選票十萬之差落馬敗選由國民黨籍王惠美勝出。縣長選舉中地方上認為這是幾近靈異的怪異事件,民進黨籍縣長皆無法連任。地方建設政策無法繼續延續也被泛藍陣營挾持地方首長與議會。

觀察近兩屆縣長選舉輸贏皆在十萬票內。十萬這個數字很微妙。跑到魏明谷又下次跑到王惠美的身上,這是種搖擺的現象。在過去常以濁水溪作為綠營攻勢的強勁程度。而更準確也是受到近年美國大選影響。彰化搖擺的十萬票便成為了地方大選的章魚哥,也就是搖擺州。

大台中生活圈成型,對於北彰化有著磁吸效應漸漸轉為城市型選舉形態,南彰化農工產業與傳統型態讓彰化分為南北彰化兩個區域並以花壇大村為分歧點。人口遞減至124萬的彰化縣在2022年又會如何扮演游離搖擺的選戰角色?

南彰化?北彰化?

北彰化生活圈常與台中都會區綁在一起,交通通勤或是辦公遊玩幾乎都是台中首選。因彰化沒有百貨公司這類消費額通常都會流動到台中市。而北彰化又分為彰化市、芬園鄉、花壇鄉、和美鎮、線西鄉、伸港鄉、鹿港鎮、秀水鄉、福興鄉。

而南彰化則是以員林市為首有永靖鄉、大村鄉、溪湖鎮、埔心鄉、埔鹽鄉、田中鎮、二水鄉、社頭鄉、北斗鎮、田尾鄉、溪州鄉、埤頭鄉、二林鎮、竹塘鄉、芳苑鄉、大城鄉。

在不同生活型態之中而出現了南北說法,下圖可清楚看見彰化縣行政區的劃分與地理位置。

2048px-彰化行政區劃
Photo Credit: Xy1904312,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民意如流水

在近八年選舉,彰化都能看見「民意如流水」的狀況,除了二水鄉、竹塘鄉為民進黨票倉並且穩固外。其他地區喊變就變,游離性非常高並非緊密投票給單一陣營才有十萬拉鋸的現象發生,有了民意如流水與搖擺州。甚至總統大選得票率章魚哥的稱號。

彰化也有製造與工業,如建大輪胎、正新輪胎等大廠與許多中小企業。也有彰濱工業園區與尚在建設的二林精密園區及快速道路衍伸段。也在員林升格為縣轄市後與其進行184頃都更,田中高鐵園區與其他鄉鎮也跟進重劃使土地價值重新大洗牌。對於傳統農業彰化也是中部穀倉之一。在產業土地等因素。這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

搖擺漫天飛舞的支票與芭樂票

政策,常比喻成一盤牛肉。選民就是食客。對於王惠美炒作彰化捷運與二林精密園區自償率不足及升格失敗等因素。勢必該檢討為何彰化能縱容一個什麼芭樂票都敢開的政客在舞台上肆無忌憚跳著。

彰化人口已經跌破124萬。薪資平均所得竟是全台最低,在六都之外擁有最多統籌款的彰化縣竟然如此不堪,而產業中、交通、農民權益等。以政策買票開支票,卻出現許多芭樂票。這是否在台灣選舉中如同「韓流」來襲中,換人做做看的危機盲目投票。是否將出現完整可行計畫、貼近生活的候選人來帶領彰化?

除了升格成為直轄市的彰化縣,首先應該升格應當是適合的候選人與汰除芭樂票選舉的格局與素質。

十年之前、十年之後?

彰化縣雖為六都之外最大之城市,人口流失卻也是其碰到的主要問題之一,對於不同執政者而言。人口推力大於拉力都是燙手山芋般的大問題。尤其今年因人口跌至124萬人挑戰升格失敗後更讓人口政策浮上水面之上。王惠美政府也被逼迫要正視此問題。

a
截圖自鳥瞰數據
彰化縣男女人口數折線圖

全員逃走中

彰化縣為何出現出生率居冠人口卻不斷流失,雖彰化生育補助三萬元為全台之冠。但人口推力與出生根本無法相較甚至杯水車薪。以彰化縣民政處資料顯示:彰化縣到2021年7月底為止,總人口數126萬0388人,男性64萬452人、女性61萬9936人,遷入2649人、遷出3501人,出生882人、死亡914人。

雖出生率與其他縣市相比第一,但遷入小於遷出、死亡大於出生的模式下,少子化浪潮下的「最敢生」也只是低潮中的高點。依然陷入人口交叉的「生不如死」狀態。也被戲稱為「全員逃走中」。

a
截圖自鳥瞰數據

薪水與他們的產地

彰化縣勞保投保人口前三名分別為批發零售業、製造業與營建工程業境內有許多中小企業與製造業享譽全台。十年之前勞工人口高達50萬人現今更多達59萬人。在124萬人口中佔比非常大。而農業人口至2017年則有30萬人,對於嘉義縣的農工大縣為人所知外,彰化也當之無愧。

a
Photo Credit: 彰化縣主計處

勞工與農民都是彰化寶貴的經濟來源,對於勞工技能培訓與再進修應可更為注重與編列更多預算,而非將財政浮濫使用甚至將第二預備金挪用至其他如縣府冷氣汰換、綠美化及園藝療育、各戶政事務所為應業務需要汰換各項老舊設備、汰換彰化縣立圖書館戶外全彩電視牆設備、購置國寶藝師作品、辦理二林鎮演藝廳環境及設備改善、推動犬貓絕育暨熱點區域犬貓絕育工作等。

對於勞工安全與設備補貼,也可增加課程與設備「軟硬兼施」,照顧農民除了政策買票似的使用津貼,應注重轉型(如:嘉義極光哈密光)與農災害補貼與公糧收購價格之調正嘉惠農民政策。

更甚者,研發研究單位爭取與青農返鄉等也可增加就業選擇吸引人口進駐。吸引人口進駐並非只是引進單一產業或是增加勞動崗位,因產業選擇薪水只是能生活下去,真正讓人常駐是並非上下班機械式動作,而是百花齊放人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從事的行業之機會與創業,才能真正達成在地的自我實現,讓工作不再是為了生活而是讓其成為志業,讓城市成為夢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