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打不贏就加入他們,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古茲維塔時常說:「既然看準了方向,就不要怕花錢。沒錢的話,借錢也要花。」如果他像前任董事長伍德拉夫一樣保守,恐怕可口可樂至今仍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這個案例表明,巧妙地與他人合作,可以讓自己得到長足的發展。許多優秀的企業家就是如此發展起來的。
文:志晶
史密斯原則:遇上沒有勝算的勁敵,就加入對方借力使力
史密斯原則是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前董事長小約翰.史密斯(John F. Smith Jr.)提出的策略原則,即「如果你不能戰勝他們,就想辦法加入他們」。這一原則要說的是,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不管是合作還是競爭,要以利益至上為原則,理性地選擇合作夥伴,甚至讓殘酷的競爭變得優雅而有效。
如今,微軟公司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如果回溯到幾十年前,相比IBM等大公司,微軟就是大象腳下的小草,根本不被世人關注。
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確立要將公司發展成如IBM般的大公司後,就將個人電腦的服務系統作為公司的主攻方向,而非電腦的硬體開發。
從此,他組織研發人員拚命研發新型系統軟體。
過程中,他聽說派特森(Tim Paterson)的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DOS之原開發者)已研發出一種稱為QDOS的作業系統。
他和自己的研發團隊討論後決定,與其最終和對方在市場上鬥得你死我活,不如以合適的價格將其使用權和所有權買下。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推進自己的產品研發速度,還能減少競爭對手。
就這樣,蓋茲及其研究人員在QDOS作業系統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最終研製出了自家的作業系統MSDOS。
接下來,就是將產品推向市場了。這時,蓋茲首先想到了IBM。
他認為,自己的軟體系統和IBM的硬體開發相結合,無疑將是一種合作雙贏的局面,可以打造出一種「你為我用,我為你用」的最佳狀況。結果,雙方一拍即合。
雙方首次見面前,IBM要求蓋茲簽署一項保密協議,尋求法律上的保護。
而蓋茲從這項要求中明白,對方是認真要與自己合作。他興奮地感到,微軟的機會來了。
然而,當蓋茲與IBM第二次見面時,他發現IBM打算插手個人電腦市場,微軟該如何面對一個如巨象般的競爭對手。
蓋茲本著說服對方使用微軟軟體會更好的想法,熱情地與IBM合作,並在過程中傾注了自己的滿腔熱情。
當時,合約的第一項訂貨即為作業系統,按IBM的要求,雙方合作的軟體成品必須在1981年3月底以前設計完成。
於是, 比爾. 蓋茲帶領自己的團隊不分晝夜地加班設計, 最終如期向IBM交了一份滿意的成果。
借助合作帶來的力量, 微軟很快研製出IBMPC, 其DOS系統也因此成為行業的唯一標準。
此後, 伴隨著IBMPC銷量日增,MSDOS的影響也與日俱增,專門為其開發的應用軟體也越來越多,使其地位更加鞏固。
微軟就這樣在競爭與合作中不斷前進,成為最大的贏家。
正由於微軟選擇和當時的電腦業巨頭IBM合作,挖到了自己至關重要的一桶金,進而為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這個合作也完美地詮釋了弱者如何透過與強者合作,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加快成功的速度。
這正是史密斯原則的精髓所在:如果你無法戰勝對方,那麼就加入對方,借力使力來自我提升。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負責人伍德拉夫(Robert Winship Woodruff)是一個喜歡憑自身力量做事的人。
因此,他從來不喜歡向銀行貸款,更不喜歡向別人借款。然而,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可口可樂公司一度陷入經營困境。
此時,為了公司的發展,一位財務負責人提出了以9.75%的利息貸款的建議。
伍德拉夫一口回絕了,堅持公司在他就任期間絕不借貸的原則。
然而,這項做法大幅限制了公司的發展,一直無法進入大企業的行列。
伍德拉夫離任後,古茲維塔(Roberto Goizueta)接替他擔任公司負責人。
與伍德拉夫的保守策略截然不同,古茲維塔深深瞭解商業遊戲的規則,他巧妙地運用了合作共贏的策略。甫上任,古茲維塔就看準方向,與銀行合作、大舉借款。
儘管可口可樂的債務由原來的2%一下子升至20%,但公司得到了充足的資金,產品利潤也因此增長了20%。隨著可口可樂的利潤不斷增加,公司的股價也水漲船高,成為人們競相追捧的對象,迅速成為飲料類的龍頭企業。
古茲維塔時常說:「既然看準了方向,就不要怕花錢。沒錢的話,借錢也要花。」正是靠著從銀行借來的資金,才使得可口可樂的業績大為好轉。
如果他像前任董事長伍德拉夫一樣保守,恐怕可口可樂至今仍然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這個案例表明,巧妙地與他人合作,可以讓自己得到長足的發展。
許多優秀的企業家就是如此發展起來的。
正如法國作家小仲馬的劇本《金錢問題》中的一句台詞:「賺錢,其實並不困難,只要善加利用別人的錢就可以了!」
這話聽起來很露骨,實際上卻一針見血。
的確,巧借他人之力,借力使力,這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學會的首要技能。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蝴蝶效應:知微見著,影響我們生活的,往往是從小事開始(50則透析人性的心理效應)》,幸福出版
作者:志晶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我們的生命裡沒有哪一次意外,不在蝴蝶效應的影響範圍之內」一場大風暴的由來也許就是不經意間的小事情…
從蝴蝶效應開始,從容看穿影響人生的微小徵兆,讓拍動的翅膀,成為帶來好運的轉捩點!
為何一隻蝴蝶搧動翅膀,即可能引發一場海嘯……其實所有行為的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心理效應:
- 你看到的真實,不一定是事實?
- 許多無法超越的極限,只是我們自己臆造的假想?
- 那些至關重要卻常被忽略「小事件」,卻決定事物最終的發展?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