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疫後震盪效應》:疫情加速全球民主倒退,匈牙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冠狀病毒專制國家」

《疫後震盪效應》:疫情加速全球民主倒退,匈牙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冠狀病毒專制國家」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下一次全球疫病大流行到來之前——作者預警一定會再來——人類會有補考的機會嗎?是時候檢視這兩年的錯誤,檢討我們的缺失,參考成功的案例,盤點將來我們要如何應對。面對下一次的攻擊,我們必須做好準備!

當在拉賈帕克薩兄弟正在努力重建他們過去在斯里蘭卡政治中的主導地位時,疫病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利用緊急權力來實現目標的黃金機會。一名中國觀光客來到斯里蘭卡確診後,當地於1月27日出現第一個COVID-19病例,到3月,傳染病開始在境內蔓延。

此後不久,政府實施了長達好幾個月的全國宵禁。在3月立法機構解散後的幾個星期內,隨著疫情惡化,斯里蘭卡全國選舉委員會決定無限期推遲原定4月舉行的國會選舉。這使得斯里蘭卡進入了不確定性。由於斯里蘭卡憲法規定,解散國會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個月,一定要進行選舉,這下子斯里蘭卡陷入了政治癱瘓。在它的現代歷史上,總統第一次能夠在沒有立法機關監督的情況下治理。

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總統迅速採取行動,利用政治真空,任命前軍事官員擔任重要的部會職務。與此同時,他運用封鎖令——這在控制病毒方面證明是相當有效的——來鎮壓記者、律師、人權活躍份子和其他反對政府的人士。任何人批評或駁斥官方對冠狀病毒說法,很容易就被逮捕。而且,與印度的情況一樣,斯里蘭卡的穆斯林少數民族也被指控傳播COVID-19,一些政府成員將其他斯里蘭卡社區無法慶祝僧伽羅(Sinhala)和泰米爾新年歸咎於穆斯林。

議會選舉終於在8月舉行,馬欣達擔任斯里蘭卡人民陣線黨競選活動的代言人。該黨以壓倒性優勢獲勝,與盟友政黨加在一起取得足夠席次、占了三分之二多數。這一來使得拉賈帕克薩家族再次將國家推向更加專制的方向。國會在兩個月內通過了斯里蘭卡憲法第20條修正案,削弱總理和國會的權力,並授予總統幾乎不受約束的權力。另外還有一項怪異條款,憲法修正案還規定,擁有雙重國籍的斯里蘭卡人今後可以擔任國會議員或總統,這為拉賈帕克薩家族另一位弟弟巴希爾.拉賈帕克薩(Basil Rajapaksa)進入立法機構、並鞏固家族王朝的未來開闢了道路。

在地球的另一端,匈牙利可能是利用疫病大流行建立獨裁專制政權最明顯的例子。這個國家在進入21世紀之際,是一個充滿活力的自由民主國家。但在COVID-19爆發之前的十年裡,奧爾班總理和他的民粹民族主義政黨「青年民主主義聯盟」(Fidesz)改變法律規章,修訂國家憲法,並採取其他措施,有系統地剷除匈牙利的民主規範和制度。

行政權力得到加強,司法機關和國家重要機構失去政治獨立性,政府又採取措施對獨立記者和新聞機構進行恫嚇和審查。一直以來,奧爾班呼籲要保護基督教文明不受外國影響,以及所謂的移民和難民(尤其是來自穆斯林國家)的襲擊。奧爾班以能夠將他的國家轉變為他所謂的「威權式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而感到自豪。

然而,到2020年,奧爾班宣示的政綱中的民主部分已經令人十分懷疑。當COVID-19來襲時,匈牙利已經處於成為歐盟第一個專制政權的風口浪尖。接下來,在3月30日,當匈牙利約有60個確診病例時,奧爾班以抗擊病毒的名義取得巨大的權力。包括有權暫停現行法律,無限期地通過法令進行統治,以及懲罰任何「傳播錯假訊息」的人。根據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政治學和法學教授丹尼爾.柯勒曼(R. Daniel Kelemen)的說法,匈牙利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冠狀病毒專制國家」。

6月18日,國會投票決定終止這些緊急權力。但看似恢復舊貌實際上是海市蜃樓。新法律允許政府在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時,可以重新推行以法令治理,而無需國會表決。換句話說,它並沒有消除緊急權力,而是使它們正常化。布達佩斯民主組織卡洛利.尤歐托沃斯公共政策研究所(Károly Eötvös Institute)的法學教授兼主任佐爾坦.佛萊克(Zoltán Fleck)告訴《紐約時報》:「從這裡已經沒有退路。他們非常成功地將這種緊急情況的本質永久化。」

11月,隨著第二波疫情席捲歐洲,緊急狀態又告恢復。奧爾班說:「我們必須擱置政治辯論,需要迅速行動並及時採取措施。」他以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為由,再度以法令治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疫後震盪效應:防疫政治學與世界秩序的崩潰》,燎原出版

作者:科林・凱爾(Colin Kahl)、湯姆斯・萊特(Thomas Wright)
譯者:林添貴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疫情不可免,但流行病是可選。」
一場疫病大流行兩年過去了,對社會的震撼效應依然餘波盪漾
疫後世界該何去何從,它打破的舊世界秩序又該如何修復?

唯一從多方面回顧過去700多個日子防疫作戰失敗與成功的故事。這是一場全人類的浩劫!我們不能忘記,單一疫病全球超過5億確診(數字還在新增當中),突破620萬死亡的大流行,留給我們是哪些教訓!全世界從一開始的無關痛癢、事不關己,到最後的驚嚇,乃至於惶恐,彷彿末日電影般的場景發生在我們的周遭。COVID-19在毫無預警的情形下,成了你我這一世代人類不想要的共同記憶。封城、隔離、口罩、疫苗、足跡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消毒、量體溫、篩檢變成了習慣。疫情發生之前的生活,彷彿是另存在別個世代的記憶。何時才能夠恢復COVID-19發生前的日子?我們還回得去嗎?


“COVID-19”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