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英國國會決議禁止議員攜兒進議場,女議員:根本不是21世紀職場,而是菁英辯論俱樂部

英國國會決議禁止議員攜兒進議場,女議員:根本不是21世紀職場,而是菁英辯論俱樂部
引發英國議會是否允許議員帶子女進入議場爭議的工黨籍女議員克利西|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去年英國國會女議員將嬰兒帶到下議院引起爭執,該案經過程序委員會決議,國會議員不應將幼兒帶到議場。對此,議員批評議會作為制定父母擁有職場育兒權利的地方,在引領這項議題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絕非抹殺它。

去(2021)年英國一名工黨籍女議員將嬰兒帶進下議院參與議事引起爭議,該案經程序委員會審查後,最終認定國會議員不應將幼兒帶到議場。

去年11月,工黨籍議員克利西(Stella Creasy)帶著她3個月大幼兒出席國會辯論,隨後下議院議長霍伊爾(Lindsay Hoyle)下令檢討此事解決爭議。

當時,克利西批評這項禁令挑戰了許多人為「政治和育兒兼顧」所付出的努力,特別是對於新手媽媽。她向《華盛頓郵報》表示:「他們拒絕承認有人會因為過時的老舊規則、許多人對育兒婦女的態度或是提倡現代化的需求,而遭到議會排除。」

《華盛頓郵報》報導,克利西與其支持者的強烈抗議的同時,還是有一些人抱怨嬰兒的存在將會分散注意力,一名保守黨議員則稱議會「沒有地方」容得下嬰兒。最終程序委員會(Commons Procedure Committee)做成決議,認定預計要在國會討論中觀察、提案、發言或插話的議員,不應將嬰兒帶到議場。

此外委員會也承認,此前被帶進議場的嬰兒其實並未引起任何干擾,但現行禁止嬰兒入場的規定還是有效。

克利西也在得到結果後投書《衛報》批評,這項決定再次顯示英國議會並非一個21世紀工作場域,而是一個菁英辯論俱樂部。她進一步指出人們應該持續為自己想要擁有的事業,以及一份可以讓他們隨時隨地陪伴孩子的工作奮鬥,「制定父母擁有相關權利的地方(議會),在引領這項議題上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絕非抹殺它」。

對於這項結果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的發言人回應,政府一直致力於建立一個具有包容性的議會,然而規則怎麼定還是議會的事。

近幾年,英國並非唯一一個重新審視議會育兒禁令的國家,《路透社》報導,許多人都在討論長期由男性主導的政治世界中,那些能夠影響家庭的決策機構,會如何釋出善意並歡迎育有孩子的婦女踏入政治領域。

2019年一名丹麥女議員曾在帶著自己的嬰兒進入議會後,被告知這樣的行為並不被接受,儘管她指出同事先前帶了孩子卻未被阻止。另一名德國女議員則是在2018年帶著六週大的兒子進入議會後被請出議場。

不過,政治人物在職場中育兒也並非每次都會遇到阻礙,紐西蘭總理阿爾登( Jacinda Ardern)就曾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帶著嬰兒出席聯合國大會的女性國家元首。

2018年美國伊利諾伊州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Tammy Duckworth)也曾抱著她才剛出生10天的孩子進行投票。當時是參議院通過一歲以下嬰兒可以出現在議場的規定後,首次有幼兒現身。

目前規定較為寬鬆的國家為澳洲和紐西蘭。2016年,澳洲議員的嬰兒不再被視為訪客,因此不會被禁止進入議會;紐西蘭議長則是在2017年放寬規定,允許母親帶著嬰兒進入辯論大廳餵養他們。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