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蒂卸任前勒令關閉Rappler,菲律賓媒體還得在小馬可仕政權夾縫中求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對於杜特蒂在卸任前勒令關閉《Rappler》,不同於新聞界及民主人士的擔憂,許多菲律賓民眾卻很高興看到《Rappler》遭勒令關閉,不禁讓菲律賓媒體工作者失望一般民眾對新聞自由的無感。
文:李宗憲|國際記者、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碩士
「他總能帶來人們預期中的驚喜!」菲律賓記者在推特上寫下這段話,諷刺打壓媒體自由的杜特蒂政府,在執政的最後一天勒令新聞機構《Rappler》停業。
《Rappler》被命令關閉的消息,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Rappler》執行長瑪麗亞瑞薩(Maria Ressa)6月28日在美國夏威夷參加美國智庫「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的國際媒體會議時公佈。
幾個小時後,菲律賓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證實了這項命令,並重申:根據上訴法院2019年判決,《Rappler》屬大眾媒體,須由菲律賓人全額控股。《Rappler》向eBay創辦人歐米迪亞(Pierre Omidyar)旗下的歐米迪亞網路(Omidyar Network)發行存託憑證,給予外國實體控制權,已經違憲。
對此,《Rappler》發表聲明表示一切照舊,且認為「未經法院批准不會立即執行」,因此組織將持續運作。但從各媒體當天拍攝《Rappler》總部的照片看來,證管會的停業命令的確多少影響了辦公室氛圍,氣氛低迷。
杜特蒂卸任前勒令停業 針對性強
菲律賓證管會的勒令《Rappler》停業的作法,讓大部分的媒體及進步派人士都無法接受。他們認為,《Rappler》是因為過去嚴厲監督杜特蒂政府而被盯上,且政府選在卸任前做出停業命令,意有所指、針對性很強。
《Rappler》記者朱爾斯吉昂(Jules Guiang)在推特寫道:「杜特蒂政府通過打壓獨立媒體,為小馬可仕政府鋪了道路。媒體不是公關,它也不是國家的敵人。我們把事實帶給人們,讓他們做出明智的決定。」
Just a day before Duterte steps down, he never fails to bring an expected surprise. Duterte admin has really paved the way for the Marcos admin by silencing independent media. Media is not PR, it’s not also the state’s enemy. We bring facts to people for their informed decisions.
— Jules Guiang (@julesguiang) June 29, 2022
瑞薩也呼籲新上任的小馬可仕政府,與記者合作。她說:「我們在這幫助您,給菲律賓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們不是你的敵人。」
更早前,菲律賓國家電信委員會在6月18日要求網路服務供應商封鎖《Bulatlat》新聞網、《菲律賓人周報》(Pinoy Weekly)等28個網站,理由是這些網站支持且宣揚假訊息和恐怖主義。
菲律賓全國記者聯盟(NUJP)發表聲明:「在杜特蒂政府執政的6年中,我們看到法律訴訟和監管程序被用來當作鉗制新聞的工具,這些和政府所吹噓的基礎設施項目一樣,構成了杜特蒂留給後人的一部分。」聯盟並呼籲新聞界和人們必須團結對抗政府的壓制,以捍衛新聞自由。
事實上,《Rappler》只是在過去幾年,被政府視為眼中釘的新聞機構之一。曾是菲律賓最大的新聞集團ABS-CBN電視台,2020年換照未過被下架,社會普遍認為這是因為ABS-CBN得罪度杜特蒂。今年初,該頻道由杜特蒂的友人奎博洛伊(Apollo Quiboloy)及菲國富商維亞(Manny Villar)的電視台接手。
The people of the Philippines deserve sources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that will tell them the truth.
— Hillary Clinton (@HillaryClinton) June 29, 2022
Rappler, and Maria Ressa, tell the truth.
Shutting the site down would be a grave disservice to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https://t.co/trykuqEPoN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推特為《Rappler》遭勒令停運一事抱屈,立刻招來大批菲律賓網友回應抨擊《Rappler》。
菲律賓人對新聞自由無感
不同於新聞界及民主人士的擔憂,許多菲律賓民眾卻很高興看到《Rappler》遭勒令關閉。像是在相關新聞評論中,有網友說:「太好了!假新聞網站被關了!」、「記者應該向政府低頭,而不是政府對記者低頭」,紛紛讚賞《Rappler》停業的命令。
其實,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6月15日發佈的一份《2022年數位新聞報告》顯示,在菲律賓15個新聞品牌中,《Rappler》在菲律賓的公眾信任度排名中墊底,僅有46%。但比前一年上升了一個百分比,但不信任度有32%,比去年新增了3個百分點。
這樣的調查結果很快被反對《Rappler》和獨立媒體的人大作文章,許多網紅或杜特蒂的支持者用該調查報告來詆毀《Rappler》,導致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不得不發表聲明稱,信任度排行不應該被用來攻擊《Rappler》。
而《Rappler》則強調,該調查顯示民眾對新聞品牌的信任度整體下降。並稱該報告並未考慮到網路訊息及社交媒體的網紅在現今的媒體中佔有主導地位。《Rappler》並引用報告中提到「獨立媒體因報導當權者而受到尊重,但往往受到相關政客支持者的極度不信任。」
在大學教授媒體的一名ABS-CBN記者對我說,「許多菲律賓人根本對新聞自由無感,他們不懂新聞自由對民主的重要性。」也因此,許多菲律賓記者其實百般無奈,甚至有其他記者對現況感到失望,想要離開新聞業。
小馬可仕時代來臨
而就在《Rappler》遭勒令停業的隔天,小馬可仕6月30日正式上任,成為菲律賓總統,這將是馬可仕家族在菲律賓二度掌權,也標誌著菲律賓嶄新時代的來臨。但這對菲律賓各家媒體及每一名新聞記者而言,無疑是戰戰兢兢。
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就職典禮當天,場外有許多穿著黑衣的抗議人士高舉「Defend Press Freedom」(捍衛媒體自由)標語。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副教授阿勞(Danilo Arao)接受菲律賓媒體採訪時說,杜特蒂政府下令關閉《Rappler》的舉動顯然是對新聞自由的攻擊,而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關於《Rappler》的,也是關於對新聞界的攻擊。

目前無法斷定,小馬可仕上任後會如何「處理」《Rappler》。但從他競選期間,避開主流媒體的採訪,就能預期他對獨立媒體或批判性的報導一定不會太過友善。
取而代之的是,他必定會持續與支持他的媒體、網紅,或有影響力的明星關係友好,就像是曾採訪、給予他舞台宣傳及美化其獨裁者父親的菲律賓演員托尼貢扎加(Toni Gonzaga),就受邀在小馬可仕就職典禮上演唱國歌。
菲律賓參議員漢迪夫洛斯(Risa Hontiveros)在評論《Rappler》遭勒令關閉時就說:在許多已註冊的新聞機構被打壓的同時,許多不負責任的網紅和網路記者卻被允許報導政府中最重要的事件。「這只會埋下不信任的種子,培養出一種馴服於政府的報導」。
她強調:「我們需要批判、誠實和基於事實的新聞報導。我將永遠為新聞自由而戰。」
《Rappler》創辦人瑞薩官司纏身,仍面臨至少7項民刑事訴訟。其中包括網絡誹謗案,對該案她已經提出上訴並被保釋,但同時也面臨可能遭判長達6年的監禁,因此無論《Rappler》未來如何,瑞薩的挑戰仍然艱鉅,但如同她在許多場合所提,捍衛言論自由,她永不放棄。
更多卓越電子報文章
延伸閱讀
- 菲政府令新聞網站Rappler停業,諾貝爾獎得主瑞薩:小馬可仕上台令媒體業危在旦夕
- 【2021諾貝爾和平獎】菲律賓、俄羅斯記者奪獎,代表全球為理想挺身而出的記者
- 菲律賓最大電視網ABS-CBN得罪總統換照未過,杜特蒂盟友接手頻道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杜晉軒
核稿編輯:楊士範
Tags:
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 給你最便利與智慧的未來生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電動車」毫無疑問的成為當前汽車市場最夯的話題與名詞,無論豪華抑或平價汽車品牌皆推出代表各自電動世代的最新電動車款。身為全球豪華汽車品牌領導者BMW,如何再次於此嶄新的電動世代再次領先?【BMW i 智慧電能生活圈】,是BMW端出的秘密武器。
接軌嶄新的電動世代,BMW直接為用車者描繪最便利的生活願景,名為「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從用車者的使用情境思考,無論是家中、工作場域、外出旅途與目的地等,都是「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中相當重要的電量補充站點,規劃的多種電量補充方式包含【BMW家用充電】、【BMW目的地充電】、【BMW i高速充電站】等,讓車主可以輕鬆擁抱BMW電動車所帶來的嶄新電動生活。
【BMW家用充電】
就像許多人使用手機的習慣,回到家開始充電,每次出門前都是滿滿的電力。將BMW Wallbox壁掛式交流充電座安裝於家中車庫或車位註一,車輛停妥後插上充電槍,人回到家中休息充電時車輛同時也在充電,還可利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My BMW App)進行充電相關設定。隔日出門前車輛已經備滿電力,以iX xDrive50為例,代表每天出門都有最高630km續航里程註二供使用,可滿足絕大多數的用車里程需求。
【BMW目的地充電】
若前一天晚上忘了充電,或是有著不同於平常通勤的路程安排,也無需擔心,此時可充分利用目的地充電裝置來補充續航里程。早從2014年開始,BMW總代理汎德便在台灣建置超過百座的公用交流充電座,像是公用停車場、飯店、經銷商展示中心都有;不僅如此,2022年開始總代理汎德更啟動經銷商與外部場域合作建置目的地交流充電站,再加上現有的公用交流充電座,迄今全台已有超過兩千座BMW電動車可使用的交流電充電座,只要透過「My BMW App」或「BMW充電App」就可以查詢充電站點資訊,大幅增加外出時的用車便利與行程規劃彈性。
【BMW i高速充電站】
若有著長里程的旅程規劃,或是行程間需要快速的補充電力,此時就可以充分利用BMW i高速充電站來進行電力補充。2022年底前BMW規劃將在全台經銷商建置14座BMW i高速充電站,最大充電功率高達350kW。以iX xDrive50為例,最快6分鐘就可以補充1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一點也不用擔心旅程因此中斷、壞了出遊興致。
要如何知道BMW i高速充電站的位置?只要透過車主專屬的「BMW充電App」就可以查詢完整的充電站資訊、掃描QR Code便可以快速啟動充電,並綁定信用卡付款。便利的數位化充電服務,清楚展現BMW積極開拓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的企圖心。
超高速充電效能
除了三種不同的電能補充方式,車輛本身更需要擁有高速的充電能力。以當前BMW旗下最熱銷的iX豪華純電旗艦休旅車款而言,導入了第五代eDrive電能科技,以能量密度更高的新世代鋰電池模組,加上最高可達200kW的充電功率註三,最快10分鐘就可以補充150km續航里程註二,大幅縮減充電所需時間,便利性不言而喻。
BMW i智慧電能生活圈從實用性思考 有效破除里程焦慮
在電動車百家爭鳴之際,有別於其他品牌僅強調電動車本身技術,BMW不僅以先進科技作為基礎,更從用車者的角度與生活習慣思考,以三種電量補充方式再加上超高速的車輛充電效能,不論是在家中安裝交流充電座每天為車輛充電, 外出時的目的地充電, 以及長途旅行時藉由BMW i高速充電站在最短的時間內補充最多的電量,相信對於車主而言,大幅降低里程焦慮,取而代之的是更便利、更經濟的用車成本,當然,BMW招牌的駕馭樂趣,仍然在旗下電動車款上完美體現。
註一:需專人到府評估安裝可行性
註二:WLTP測試規範下所測得之數據
註三:BMW iX xDrive50車款。
註四: 詳細銷售辦法請洽BMW i指定授權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