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華菁華》:三級警戒加速我賣掉達美樂的決定,我能做的是先準備過冬的糧草

《晶華菁華》:三級警戒加速我賣掉達美樂的決定,我能做的是先準備過冬的糧草
圖為台北晶華酒店大堂|Photo Credit: Wpcpey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4.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把餐廳不能內用看作是一個機會,二○二○年,晶華完成客房部的轉型,客房已經走過一次轉型的經驗,反倒是餐飲受惠內需商機,雖然推出外帶外送服務,但還不是真正的OMO(online merge offline)服務,這波疫情正好是餐飲部數位轉型的機會,面對從未有過的危機,我是充滿期待的進入戰場。

文:林靜宜

團隊共創、產業共生

一個人能夠成功,不見得是自己有多強,而是需要天時、地利與人和。多年來,讓我能夠多次突破難關,是因為團隊。

經營之路上,我最驕傲的時刻,並不是晶華獲獎無數,而是我看到瀰漫不安的危機時刻,晶華卻充滿活力,全員動起來共同創新、轉型,SARS如此,新冠疫情更是如此。

我看到同仁們的韌性,像台北晶華酒店暨集團餐飲董事總經理吳偉正、晶泉丰旅與捷絲旅台灣區總經理的陳惠芳、集團南部區域副總裁暨台南晶英總經理李靖文、太魯閣晶英總經理趙嘉綺、集團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筠、重慶麗晶總經理楊雋翰等,都是集團一路培養出來的高階管理人才,這場不得不打的仗,大家都是拚盡全力,也打得漂亮。

集團更趁著疫情危機,培養新生代人才,有什麼比危機更適合的鍛鍊場域呢?像麗晶精品租賃協理游博同是三十世代,原是我的特助,對精品有興趣,轉任需要轉型的麗晶精品。麗晶精品因一八年信義計畫區百貨開幕的群聚效應受到極大影響,我認為要正視精品消費年輕化、多元化的國際趨勢,在疫情期間,麗晶精品團隊逆勢成長,創下年營收四十億元的歷史新高,更陸續引進國際一線精品與年輕化、生活休閒與餐飲的新品牌。

不過,我沒想到,疫情帶來的真正衝擊是二○二一年五月中旬,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原以為,最糟情況就是回到疫情爆發時,營業額衰退五成,但當政府宣布餐廳禁止內用後,飯店與餐飲服務業形同進入「封城」狀態。以國際觀光飯店為例,營業額是衰退九成,薪資占這個行業的營收約三成,當營業額剩一成,連付薪資都不夠,這都還沒計算食材成本、其他管銷成本,我不認為在這樣狀況下,產業可以撐上三個月。

「三個月」這個數字不是憑空猜測。我研究過去一年半所有經歷過封城的國家,找出跟台灣醫療水準相近,如新加坡、韓國等,每一波封城約兩到三個月,預估從五月中起算的三個月,八月中應能轉好。在看不到盡頭的黑暗中,選擇先面對飯店幾近關門的現實,自我安慰台灣又不是第一個,不少國家都經歷過好幾波的封城,有那麼多現成教材經驗可供參考,我們哪有資格悲觀痛苦呢?

我又去研究另一個數字。國外的餐廳在實施封城後,從內用轉做外帶,平均六個月能夠恢復至正常水平。心裡有底之後,開始對焦,尋求還可以怎麼做?能夠關注什麼?可以瞄準什麼目標?

雖然推估出三個月與六個月的兩個關鍵時間點,但員工生計、公司現金流不能有任何閃失,我能做的是先準備過冬的糧草,三級警戒加速我賣掉達美樂的決定。

說起來,真的很幸運,二○二一年農曆年過後,全球有兩千七百多家門市的澳洲達美樂公司(DPE)透過台灣達美樂副董事長歐陽心諾詢問我出售台灣達美樂的意願。大家對歐陽心諾一定不陌生,他就是電視廣告上說「達美樂,打了沒」的那位代言人,當初晶華收購達美樂後,我請他擔任台灣達美樂副董事長。我以二○二○年台灣達美樂的淨利(六千八百萬元)乘以晶華股價的本益比(二十五倍),開價新台幣十七億元,本以為對方會考慮一陣子,沒想到一口答應。

六月十一日,晶華宣布以十七億元將台灣達美樂賣給澳洲達美樂,我認為這是三方共好的結局,台灣達美樂有了澳洲達美樂的強大後盾,澳洲達美樂如願拓展亞洲市場,而晶華的同仁與股東有了大筆現金流的保障。算一算,及時以十七億元賣掉達美樂,加上原有現金、銀行借貸額度,晶華可動用資金達三十多億元,足夠撐上兩、三年。

我反而比較擔心這波疫情對其他同業、餐飲服務業帶來的衝擊。即使晶華能守住,我很清楚,產業是共生的,國際觀光客進不來,有太多企業直接斷炊,員工生計受到影響。晶華雖有存糧,暫能安然,若不做些利他之事,等疫情過去,觀光產業也都垮掉了。

跟二○二○年疫情相比,海嘯第一排的觀光產業二○二一年更致命,惡化到需要葉克膜救命。我怕政府會低估力道,所以站出來,為大家發聲,疾呼紓困。進入三級警戒,各行各業都有紓困的需求,我用醫療資源比喻,充裕時,每個確診者都可以進隔離病房,但資源緊繃時,重症者進隔離病房,輕症可能就是檢疫旅館,這樣才能救得了所有的人。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站出來向政府喊話。

時間拉回二○二○年一月二十三日,疫情發生初始,我跟家人在北非,也跟大家一樣,以為像SARS,幾個月就會過去。

集團因為有SARS經驗, 旗下各飯店總經理在第一時間啟動量體溫、酒精消毒等防疫機制,隨著國外疫情升溫,防疫全面再進化,從環境、營運流程、員工與顧客安心防疫等每處細節與關鍵節點, 制定新冠肺炎強護版SOP,捷絲旅更是全台最快轉為防疫旅館的民營飯店,後來政府也引用捷絲旅的防疫做法,提供給業界參考。

返台後,我天天盯著國際新聞,三月,蔓延到歐洲,一個接著一個的國家開始封城鎖國,令人愈看愈焦急,我判斷新冠疫情的影響威力是SARS加上九一一恐攻與金融風暴,是全球戰爭,絕非靠企業之力就能度過,政府的紓困措施也要超前部署,才能穩住台灣。

我做了這輩子從未做過的事,為了產業向政府求救。

我請晶華集團獨立董事高志尚幫我約台灣觀光協會會長葉菊蘭,當面向她說明產業危急狀況,建議政府若要紓困,就要提前出手,否則會來不及。三月九日,葉菊蘭召集各飯店負責人開會協商,當晚,她帶著我向時任的交通部長林佳龍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