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蘭卡破產,多國拉警報:全球12億人身陷「完美風暴」,辛巴威通膨率逾130%、土耳其債臺高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早已飽受貪腐、內戰、政變或其他災難蹂躪的國家發生了若干最嚴重危機。這些國家承受著不成比例的痛苦負擔,卻得過且過。以下是一些陷入極度困境或面臨最大風險的經濟體。
辛巴威通膨率已超過130%,令人擔心2008年高達5000億%的惡性通膨重演。辛巴威經濟受到多年的去工業化、貪腐、低投資、低出口和高債務打擊,許多人三餐不繼。當局奮力為大體上「美元化」的當地經濟創造足夠美元流入。通膨使得當地人無法信任本國貨幣,增加對美元的需求。
全球糧食能源價格飆升,聯合國:7100萬人陷貧困
中央社報導,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7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飆升迫使世界最貧困國家的7100萬人民陷入貧窮。
報告檢視了159個國家,發現巴爾幹半島(Balkans)、裏海地區(Caspian Sea)、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的情況最為嚴峻,尤其是薩赫爾沙漠(Sahel)。
聯合國報告指出,因物價飆漲而面臨最嚴峻後果的國家有亞美尼亞、烏茲別克、布吉納法索、迦納、肯亞、盧安達、蘇丹、海地、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衣索比亞、馬利、奈及利亞、獅子山、坦尚尼亞及葉門。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圖輯】斯里蘭卡三輪車女司機花「兩天半」排隊等加油,價格是八個月前的兩倍半
- 斯里蘭卡柴油價格大漲38%,一名父親「無油可加」延誤2歲女兒送醫宣告不治
- 斯里蘭卡前總理第6度回鍋救經濟:危機化解前將面臨更多痛苦,卻是與IMF討論紓困的起點
- 被外債打垮的斯里蘭卡,可說是聯合國報告中「債務陷阱」的教科書等級示範
- 斯里蘭卡26名內閣部長集體請辭,總統、總理兄弟如何解決民怨爆炸的經濟危機?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
【一圖看懂】能源轉型新趨勢?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一次看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本篇將帶您一次看懂零碳排的潔淨能源—氫能的三大優勢。
為同步全球落實「2050淨零轉型」,台灣正在積極尋找各種能源轉型路徑。氫能為當前能源轉型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全球有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明確制定氫能戰略藍圖,如韓國就在2019年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德國則計畫投入70億歐元,將氫能視為能源發展必備的生力軍,為全球重點發展的能源課題之一。

優勢 1:終極潔淨能源
由於氫氣的使用過程,不會產生溫室氣體和其他汙染物質,燃燒後只會產生水,不會排放二氧化碳,而且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因而在「氫氣本身來源無溫室氣體排放」下可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
因此,氫能成為綠色能源未來的重要一環,為我們走向低碳社會提供了關鍵的解決方案。透過氫能的應用,我們不僅能夠實現能源轉型,還能同時保護環境、減緩氣候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希望。
優勢 2:儲能能力高
氫能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有效儲存和運輸能源,意味著氫能更適合用於高能量需求的應用,能夠遠距離運輸也是一大特點,可靈活應用於不同領域,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有利於供應能源至偏遠地區。
氫能在能量的儲存方面,可以採用氫氣、氨或合成燃料等方式,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多樣化的型態使得氫能技術在面對不同能源需求和地區性挑戰時有出色的表現,是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利器。
優勢 3:再生能源界的百變怪
相較於太陽能、風能主要使用於電力;氫能可以應用於多個領域,包括交通、工業、電力生產和暖氣等,並且可以用於不同技術,如燃料電池和去碳燃氫。
- 氫燃料電池:將氫氣轉化為電力和熱能的裝置,當氫氣進入氫燃料電池時,它與氧氣(通常來自空氣)在電化學反應中結合,產生電力、熱能和水蒸氣。除了廣泛應用於交通領域,如氫燃料電池汽車,它們以氫氣為燃料並產生電力,以驅動電動馬達。同時也用於電力生產、能源儲存和其他應用 。
- 混氫燃料:在天然氣中混入部分比例的氫氣,並作為燃料使用,目前鋼鐵業、燃氣電廠等工業使用皆引進混氫燃燒技術,台電曾指出「在每年以混氫5%運轉7000小時情況下,可減少7,13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每發電一小時可減碳一公噸。」此技術為「去碳之前先減碳」的階段性任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落實永續發展的目標,維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成為必不可少的任務,氫能的發展便是因應這樣的使命而生。氫能作為化石燃料替代能源之一,除了能有效減少對其的過度依賴,燃燒後僅產生水的特性,也大大的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
現今,氫能的建設乃至於再生能源的轉型都成為全球趨之若鶩的浪潮。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