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除了去誠品,書迷也該知道這些獨立書店的生存之道

除了去誠品,書迷也該知道這些獨立書店的生存之道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經營困難且租約到期,陪伴嘉義人25年的老書店「讀書人文化廣場」近日吹起了熄燈號,讓不少在地人十分感嘆。網路浪潮還要捲走多少實體書店?本文帶你看台灣獨立書店如何優雅地殺出重圍。

文:蕭歆諺

還記得上一次在書店買書是什麼時候嗎?你有多少次是到實體書店閒晃,記下喜歡的書名後卻選擇用網路訂書?隨著網購風潮興起,網路書店挾低價優勢巧取豪奪了好多顧客,打折與優惠似乎成為這片紅海裡的生存方法。出版業進入寒冬,實體書店亦是如此。

陪伴嘉義人25年的老書店「讀書人文化廣場」16日正式吹起了熄燈號,將隨著清倉活動營業至六月中旬,讓當地民眾十分不捨。三層樓的「讀書人文化廣場」曾複合式經營咖啡店與K書中心,是許多高中生的「第二個家」,藏存了許多嘉義人的青春回憶。但網路無情,「讀書人文化廣場」終隨經濟壓力而逝。

Taiwan Book Exhibition

削價售書是最容易吸引顧客的手法,卻也讓出版通路間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淖,不少實體書店因為敵不過網路書店不時推出的紅利積點與促銷方案,紛紛中箭落馬。圖為2012年的台北國際書展。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除了嘉義,全台各地的實體書店也都悄悄有了轉變。以台北為例,被稱為「台北書街」的重慶南路,隨著捷運開通和網路興起,過往書店林立的盛況不再,僅剩三民、墊腳石、鼎文書局、商務印書館和世界書局等老字號書店。但是公館和師大的「溫羅汀商圈」,近幾年卻成為首屈一指的書店集散區,也許是鄰近台大與師大緣故,造就了書店和咖啡館遍布的人文風景,甚至有不少書店是由重慶南路轉戰此地。

但這麼多間書店要如何和平共存?又要如何抓住顧客長久經營呢?我們似乎從中看到了獨立書店的另一種可能:發展特色、相互合作。

由於全台灣有近三分之一的鄉鎮沒有書店,2013年文化部開辦「創業圓夢計畫」,鼓勵民眾返鄉開設書店,只要提出創業計畫就有機會獲得50萬元的創業基金。一時獨立書店再次興起,成了許多社區嶄新的人文風景,包含桃園平鎮市稻田旁的「晴耕雨讀小書院」、臺中沙鹿專供童書的「桃樂絲童書坊」­、花蓮秀林為原住民開設的「雨果部落書坊」等等,都是在文化部的補助下所創。

這些獨立書店因地域與特色有別,劃開了彼此的客群;但開店是一回事,經營卻是另一回事。有了資金創業開獨立書店,要如何長久經營下去又是一大考驗。因此,持續深化特色,並學習與其他獨立書店合作,成為獨立書店的新功課。

常見的特色經營,不外乎舉辦講座活動、複合式經營咖啡店和賣周邊商品。如茉莉二手書店高雄店就引進了喜憨兒基金會的「喜歡你SeFun」Caf’e,讓讀者閱書時能有咖啡香相伴;台中新手書店則會不定期舉辦講座,例如16日就邀請了近日很紅的午夜巴黎計畫中的三位譯者(陳榮彬、劉霽和陳夏民)演講。有別於連鎖書店,獨立書店如晴耕雨讀小書房經營社群網站與網友互動,和顧客寒暄聊天,這份人情味也是小而巧的獨立書店的發展優勢。

近日知名作家吳明益也公布了7月12日至22日騎單車遊台灣的計畫,預計要在不同家獨立書店駐點分享,講座不收任何演講與車馬費,唯一的要求是「能讓我有擦澡、換衣服的小地方」,也再次讓我們看到了作家對獨立書店的支持與重視。

螢幕擷取畫面 (9)

知名作家吳明益將於7/8-7/22騎單車遊台灣,預計在11間書店舉辦講座。(截圖自吳明益臉書,已徵得作者同意)

而獨立書店間彼此合作的模式,除了成立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相互協助發展外,分享經營方法與理念,組成經銷平台共同向出版社進書的新方法也備受矚目。由於獨立書店進書量少,書店進書時很難拿到像連鎖書店一樣的折扣,因此眾家獨立書店希望可以組成「有限責任台灣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目前該單位已經向內政部申請成立,吸引30多家小書店加入支持。

另外,美國的獨立書店也正逐漸復興

根據美國書商協會(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的統計,美國獨立商店的數量從2009年的1,651間,增加至去年2,094間。過去三年來,獨立書店整體銷售額更是年增8%,比整個書藉零售業的增長還高。美國不少書店甚至將5/2訂為「獨立書店日」(Independent Bookstore Day),超過400間書店響應該活動,製作周邊商品或邀請作者與讀者互動,也成功提升該日業績。

Independent Book Stores

美國蒙大拿州的河岸基地書店(River Break Basecamp bookstore),除了賣書也賣越野用具,店鋪後面更改裝成小型旅館,極具特色。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在日本,同樣面臨網路書店與連鎖書店的鯨吞蠶食,許多獨立書店漸漸消逝。但北海道砂川市的小書店「iwata 書店」發展出「一萬日圓選書」的服務,讓書店業績逆勢成長。申請人只要填答從事職業與最近看過的書,繳交一萬日幣後,店長岩田徹就會根據這些資訊挑選顧客平常逛書店時不會感興趣,但看完一定會很滿足的書,客製化推薦等值書籍寄送到家。活動反應熱烈,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2016年初,也成功吸引電視台採訪。

和連鎖書店相較,獨立書店顯得更加靈活,學習開創專屬客群、深耕在地、發展特色,用熱情與創意不斷推陳出新並持續深化特色,在削價競爭中身手矯健地脫穎而出。

台灣的書店除了誠品揚名國際,我們不妨多多關注支持這些特別且努力的獨立書店,期待它們將會如何燦爛盛開,成為新的人文風景。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