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日本?」安倍晉三遇刺後,周遭的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鑒於日本非常安全,這裡的安保非常寬鬆。競選活動期間,政客們站在街角發表演講並與購物者和路人握手,這就是為什麼安倍的襲擊者能夠如此接近、並扣動扳機的原因。從今以後,想必這一切也一定會改變。
自從安倍晉三被槍殺消息傳出後,朋友和熟人的訊息源源不斷地湧來,都在問同一個問題: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日本?
我自己也有同樣的感覺。住在這裡,習慣了不去想暴力犯罪。
受害者的身份只會讓這個消息更加令人震驚。
雖然安倍晉三不再是日本首相,但他仍然是公共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並且可能是過去30年中最知名的日本政治家。
誰想殺安倍?為什麼?
我試圖想出一個對等事件——另一件令當地民眾同樣震驚的政治暴力行為。我想到的就是1986年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被槍殺。
當我說人們在這裡不考慮暴力犯罪時,我並沒有誇大其詞。
是的,日本有極道(Yakuza),著名的有組織暴力犯罪團伙,但大多數人從來沒有接觸過他們。另外,即使是黑幫也對槍枝避而遠之,因為對非法持有槍枝的處罰讓擁槍成了不值得的選擇。
在日本,想擁有一把槍是極其困難的。它需要無犯罪記錄、強制性培訓、心理評估和廣泛的背景調查,包括警察與鄰居面談。
因此,這裡幾乎不存在槍枝犯罪。平均而言,日本每年與槍枝有關的死亡人數不到10人。2017年只有3個。
難怪,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槍手和他使用的武器上。
他是誰?他從哪裡弄來的槍?日本媒體報導稱,這位41歲的槍手是自衛隊的前成員。
但仔細觀察可看出,他只在海軍服役三年。他用的槍更怪。槍擊後在地上的照片顯示,那看起來像是一件自製的武器。兩根鋼管用黑色電工膠帶粘在一起,還有某種手工製作的扳機。看起來像是根據網路上下載的藍圖製成的。
那麼,這是一場蓄意的政治攻擊,還是一個狂人的行為,一個想通過槍殺名人出名的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知道。

日本當然也發生過政治暗殺。最著名的是在1960年,當時日本社會黨領導人淺沼稻次郎(Inejiro Asanuma)被一名揮舞著武士刀的右翼狂熱分子刺傷腹部。儘管日本仍然存在右翼極端分子,但作為右翼民族主義者的安倍不太可能成為目標。
近年來,我們看到另一種類型的犯罪在這裡越來越普遍,對某人或某事懷恨在心的沉默、孤獨的男性。
2019年,一名男子縱火燒燬了京都一家受歡迎的動漫工作室所在的建築物,造成36人死亡。該男子告訴警方,他對工作室懷恨在心,因為它「偷了他的作品」。
在2008年的另一起案件中,一名心懷不滿的年輕人開著卡車衝進東京秋葉原區的購物人群,然後下車開始刺傷圍觀者,7人被殺。在發動襲擊之前,他曾在網上發帖稱「我會在秋葉原殺人」、「我沒有朋友,我因為醜而被忽視。我比垃圾還不值錢。」
目前尚不清楚安倍遇刺是否屬於第一類還是第二類。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這次刺殺案將改變日本。
鑒於日本非常安全,這裡的安保非常寬鬆。競選活動期間,就像(安倍)正在參與的競選活動一樣,政客們站在街角發表演講並與購物者和路人握手。
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為什麼安倍的襲擊者能夠如此接近、並扣動扳機的原因。
從今以後,想必這一切也一定會改變。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安倍晉三遭槍擊後送醫搶救仍不治身亡,享壽67歲
- 一門三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政壇歷久不衰的影響力,得從外祖父岸信介留下的政治遺產開始說起
- 《安倍晉三大戰略》賴怡忠:安倍晉三給日本的戰略遺產,與未竟全功的日台關係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羅元祺
“安倍晉三遇刺”的相關議題
- 2022-07-10 美國務卿將訪東京弔唁安倍晉三、財政部長取消訪日部分行程,拜登下令全美降半旗至10日
- 2022-07-10 安倍精神已化作千風,在遠處,繼續守護他熱愛的日本和台灣
- 2022-07-09 「這怎麼可能發生在日本?」安倍晉三遇刺後,周遭的人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 2022-07-08 一門三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政壇歷久不衰的影響力,得從外祖父岸信介留下的政治遺產開始說起
- 2022-07-08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堅定親台,卸任後持續為台發聲,明確表態「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響應永續與健康住宅趨勢,藍圖營造邀請一同實現美好生活藍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地球暖化直接威脅人類生存,建築作為主要居住和活動場域,如何應變並尋求改變成為關鍵課題。甫在台中梧棲推出新建案的藍圖營造,便展現領先思維與前瞻視野,堅持申請綠建築及健康建築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與環境共好共榮的永續未來。
全球各國視「2050淨零排放」為共同目標之際,訴求節能減廢、生態共生、永續循環的生活趨勢,正在重新定義建築設計與建築價值,例如台灣內政部在既有綠建築標章體系下,已新增「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Build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ng System),期許藉由明確的係數轉換和標示制度,協助改善台灣建築能源使用效率。
同時民間業者響應國際發展趨勢,也積極導入低碳永續住宅認證機制,包括關注綠化量、基地保水、水資源、日常節能、二氧化碳減量、廢棄物減量、污水垃圾改善、生物多樣性及室內環境等九大核心指標的「綠建築標章」,以及採用提倡健康飲食、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凝聚社區健康意識、療癒住戶心靈、重視住戶安全、全齡與通用設計、提升住戶運動動機等七大評鑑指標的「Fitwel健康建築認證」。
綠建築與健康建築雙指標,兼顧環境友善與生活品質
由於兩大機制從不同角度審視建物的節能設施與環境品質,結合在一起更能涵蓋永續生活的完整面向,所以藍圖營造基於「承擔社會責任、回應社會需求」企業經營信念,即使為了符合綠建築及健康建築的嚴謹標準,勢必衍生額外營建成本造成綠色溢價,仍堅持替位在梧棲的新建案申請雙重認證,確保住戶享有值得信賴的生活品質與永續未來。

藍圖營造建設部總經理賴以軒表示:「以前建築與營造業只談價值工程,普遍重視成本控制,如今積極打造綠建築與健康建築,是因為每間房子的生命週期,長達10、20年甚至更久,需要能夠永續傳承,讓使用者住得安心又放心」,於是決定回歸人本價值,鏈結環境生態、城市美學、資源循環等多重思考面向,興建全台中第三座住宅類Fitwel健康建築。
從藍圖營造梧棲新案基地約870坪,但大幅降低建蔽率僅34%,確實感受到重視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主建物退縮創造了大尺度棟距,讓112戶住家能夠不受屏蔽,享有絕佳通風採光及景觀視野,並隨著留設300多坪開放式公園與行人徒步空間,等於在密集街廓中創造難能可貴的綠地與呼吸空間,可作為營造私密性的中介轉化地帶,又符合提升綠覆率、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綠建築規範。
推動梧棲「方舟計畫」 ,打造以人為本的永續住宅
接著,訴求全齡化與通用化的設計,有諸多務實機能巧藏其中,像是展現白派美學的15層樓外觀,由白色、淺灰與深灰鋪陳淨雅立面,再搭配簡練俐落線條構成,緩減建築量體帶來的視覺壓迫感,而整體外觀僅頂樓賦予特殊結構造型,也加以妥善利用安裝太陽能板,希望增加綠電自發自用比例,公共梯廳感應式燈具、電梯動力回生系統、基地保水滲透功能等規劃,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於建築整體規劃戶戶開窗及地下室天井設計,保持空氣流通,替住戶節省能源的消耗。

當然選用的建材一樣兼顧低碳與美學兩大訴求,可以看見開放空間與行人步道舖設的淺色面飾材,具有美觀大方裝飾性之外,表面平滑不易風化有助於降低後續維護成本,鋁窗採用日系品牌氣密窗並增添5+5雙層膠合玻璃,提供防風、防噪等多重作用,加上錯層陽台設計等細節層次,兼具隔熱與調節效果,以及營造細節層次的深色或淺色磁磚,也具有隔熱、防水與呼吸調節等效果,能夠被動式(passive)替住戶節省空調能耗,讓家成為足以面對未來環境變化的永續載體。
藍圖營造建設部副總經理呂嘉哲強調:「這是一個以永續為核心的『方舟計劃』,我們邀請認同綠建築與健康建築價值的消費者,一起啟動全方位生活轉型。」
尤其梧棲往來市區的交通網絡已然完善便捷,又被台中港特區、台中精密園區、台中科學園區所圍繞,除了高產值的電子與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新興的風電產業也在地化形成供應鏈聚落,等於生活、環境與經濟的永續性都令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