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祭出「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首個暑假:未成年遊戲時間加總不到一天,騰訊嚴防借用家長帳號鑽漏洞

中共祭出「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首個暑假:未成年遊戲時間加總不到一天,騰訊嚴防借用家長帳號鑽漏洞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2022)年暑假作為中國「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實施以來的第一個暑假,換算下來兩個月的休息期間,未成年能夠打遊戲的時間根本不到一天。中國媒體指出,2021年未成年人流量佔比將低於4%,未來比例還將持續下降。此外,未成年人佔據企業收入的水平也普遍降低,反映出防沉迷措施取得的效果。

中國官方於去(2021)年暑假結束之際以「過度沉迷網路遊戲,對生活學習以及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為由,規定未成年一週至多只能玩3小時的線上遊戲。中國媒體報導,今(2022)年暑假作為「史上最嚴防沉迷新規」實施以來的第一個暑假,換算下來未成年能夠打遊戲的時間根本不到一天。

中國政府於去年發布《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命令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國定假日的晚上8點至9點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

《第一財經》報導,防沉迷新規實施後,遊戲產業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效果。根據伽馬數據,2021年未成年人流量佔比將低於4%,未來這一比例還將持續下降。

從部分大型遊戲企業公開的數據來看,未成年人佔據企業收入的戰比也普遍降低,反映出防沉迷措施取得的效果。

以騰訊為例,在實名認證以及人臉識別執行後的2021年第4季,騰訊未成年人使用遊戲總時長較上一年同期減少高達88%,佔本土市場遊戲總時長0.9%;未成年人總流量則是減少73%,佔本土市場遊戲總流量1.5%。

伽馬數據研究也顯示, 85.8%的未成年用戶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都曾被防沉迷機制限制,有4成家長顯著感受到孩子玩遊戲時長縮短。

不過,即便大多數未成年均被限制玩遊戲時間,仍有少數逃過政府的防沉迷措施。報導指出,有些未成年因遊戲帳號使用父母身分註冊,而沒有進入防止沉迷的識別範圍;另一方面,部分用戶使用的遊戲產品並不需要網路連接,例如單機遊戲就不是政府可控管範圍。

對此騰訊回應,人臉識別系統會在暑期期間繼續執行,凡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帳號,登錄與加值過程都將啟動人臉系統,同時該系統還會發起「全天巡航」,要把借家長帳號偷玩遊戲的火苗堅決按住。

中國將線上遊戲視為「精神鴉片」,以家長式控管限制未成年遊戲時間,卻也對中國遊戲業造成劇烈影響。去年消息一出,網易跌幅一度達4%,騰訊跌3%,中手遊跌8%,創夢天地和飛魚科技則重挫9%。

今年5月中旬《第一財經》也報導,由於防沉迷政策持續推進,以及長達8個月的遊戲版號停發,中國國內遊戲市場成長速度明顯放緩。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內容顯示,2021年中國遊戲市場銷售收入年增長僅6.4%。

報導還提到,上市遊戲公司2021年營收、凈利潤出現雙雙下滑景象。2021年營收排名前20的上市遊戲企業中,有6家企業營收下降,另有11家凈利潤較前一年下滑。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黃皓筠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