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蔑視性社會》:為什麼部分保守派白人女性反對同工同酬,並且能容忍性騷擾?

《失控的蔑視性社會》:為什麼部分保守派白人女性反對同工同酬,並且能容忍性騷擾?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保守主義者對確定性和可預測性有強烈的需求,因此他們傾向於維持現狀。由於社會不平等是美國的現狀,許多人可以接受地位、財富及權力的等級制度,反而抗拒平等原則。

保守主義者比較容易相信有上帝,並將宗教視為判斷是非的指引源頭。他們珍視宗教自由,並對任何可能限制宗教自由的事物存有戒心。有些人將這種保護心態延伸到其他信仰,而有些人只專注於基督教的教義。其中某些宗教價值觀(同情心、慈悲)與自由派價值觀相一致,但虔誠的右派將這些價值觀重塑成機能上的對立面,例如崇尚財富的成功信條。

許多基督教福音派教徒非常贊同教會規定墮胎、同性戀及進化論的相關信念。有些福音派教徒認為氣候異常是世界末日的預兆,而且所有人都無可奈何。也有些福音派教徒認為環境的管理只能聽天由命。

有些保守主義者仇視政府。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曾說:「英語中有九個詞組成最可怕的一句話是:『政府派我來幫忙。』」哇靠,他太厲害了吧。雷根施政摧毀了政府提供重要服務的能力時,他的妙語變成了預言。依我看,那些保守主義者對政府的反感有一部分源自於合理地懷疑通用的解決辦法,而這些辦法是由偏遠的機構制定,可能無法反映當地的需求與看法。

我更了解保守主義者的觀點後,可以坦白說:假如我是當選的官員,我會在顧問中選出至少一名保守主義者,做為自由派確認偏誤和從眾偏見的制衡者,也能提醒我注意盲點。

了解保守派的獨特道德基礎與深層故事,在展開跨越分歧的對話時有助益。重點在於,要先了解是什麼構成他們的觀點基礎,而不是強迫他們聽自由派的話題。先傾聽,再開口說話。一切從發問開始。

相關書摘 ▶《失控的蔑視性社會》:當左派決定輕蔑川粉,就落入「蔑視之王」川普的圈套之中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失控的蔑視性社會:當塔綠班、藍蛆、4%仔成為我們面對異己的暴力語言,該如何找回理性的對話可能?》,堡壘文化出版

作者:艾瑞卡・埃特森(Erica Etelson)
譯者:辛亞蓓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你是塔綠班?他是藍蛆?誰又是4%仔?
當政治越趨對立,不同政治黨派理念的你我開始相互言語攻擊,
這樣激烈且對立的言詞交鋒、羞辱,
真的能夠消除異見,還是創造更極端的分裂?

「又在販賣亡國感」、「投給XXX的都是白癡」、「人一X腦就殘」……
類似這樣的言論,在近幾年可說是屢見不鮮,
我們越來越習慣透過激烈的方式、拒絕與「笨蛋」溝通的態度,
來面對與我們政治立場、思維不同的朋友、親人、陌生人,
並將自己支持的一切視為進步價值的展現,並輕視對方視為神聖的一切價值觀。
這種充滿蔑視的優越感,真的能夠帶領我們達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嗎?

凡是得罪到我們的事,我們也希望其他人都覺得被冒犯。假如他們沒有同樣的感受,我們不會表示認同,反而枉費心機地羞辱他們,想說服他們認同我們的觀點。然而,從社會科學反映的情況來看,朝著雙方的分歧猛力投擲尖酸刻薄的「實話炸彈」,只會使分歧更加嚴重。

在《失控的蔑視性社會》中,艾瑞卡‧埃特森藉由分析了近代美國社會分裂最嚴重的「川普政權時代」,透過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之間充滿破壞性言論的現象,為我們展示這種充滿蔑視性的話語將如何導致我們最不想看到的衝突結局,以及我們該如何用正確及友善的方式理解他們、與他們對話。

失控的蔑視性社會
Photo Credit: 堡壘文化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