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更新)鴻海入股紫光集團,完成半導體供應鏈關鍵拼圖,打造電動車產業一站式平台

(更新)鴻海入股紫光集團,完成半導體供應鏈關鍵拼圖,打造電動車產業一站式平台
鴻海集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鴻海入主紫光正是拼上了「3+3」的一塊重要拼圖。紫光是中國大型集成電路領軍企業,業務涵蓋:IC設計、記憶體、移動通訊、智慧安全、AI晶片、物聯網、功率半導體,還有高端路由器晶片等,要成為電動車產業中最重要的一站式平台。

(2022/7/14 10:00更新)

針對鴻海(Foxconn)擬入股中國紫光(TSINGHUA)案。經濟部投審部對外強調,一旦有台企赴中國投資金額達5000萬美元,且涉及晶圓代工製造、IC設計以及封測等敏感項目,需事先取得審查核准,目前尚未收到鴻海遞件。

若收件符合審查要件,將由經濟部次長擔任小組召集人,酌請工業局敬邀專家學者據計畫內容進行技術層次、資金、國內有無相對投資與產業發展等項目審查,最後再由投審會准駁。

不過,經濟部官員告訴《中央社》從產業面觀察,鴻海入股紫光應不至於有什麼技術疑慮或威脅,但實際上仍得申請內容,釐清資金動向、投資要件及具體涉及的產業技術內容等判斷。


(以下原發表於2022/7/13 18:00)

中國著名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宣布破產重組後,鴻海旗下子公司工業富聯(FII)危機入市,出資約人民幣98億元(新台幣435億元)正式入股紫光。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曾說,誰是下一個科技時代的蘋果公司?鴻海懷抱強大企圖心,將靠完善半導體供應鏈,成為電動車產業中最重要的一站式平台(B2B)。

鴻海入主紫光,瞄準「3+3」大戰略

近年,鴻海急欲打造3大未來產業和3大核心技術(3+3)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前者分別為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領域;後者則是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

「3+3」作為鴻海往後數10年最重要的戰略目標,董事長劉揚偉正積極擺脫電子代工的低毛率問題,以及來勢洶洶紅色供應鏈的侵蝕,他正利用鴻海擅長的供應鏈調度,打造未來電動車的出海口。

劉揚偉在美國待過20年,先後在PC、IC設計產業待過很長時間,最後則落腳於代工業鴻海。他接手鴻海後,將集團分為兩個部分:「(鴻海)舊有的ICT產業,還有未來的產業。」

他強調並非放棄「舊產業」(代工)下,而是開創新事業使鴻海擺脫低毛利進而轉型。他強調代工仍持續精進管理。至於未來產業,則有3個條件,分別是其一產業規模要夠大至少達到3000億元;接著是年複合成長(GAGR)大於20%以上;最後,要符合鴻海的強項(調度供應鏈)。

而本次入主紫光正是拼上了「3+3」的一塊重要拼圖。紫光是中國大型集成電路領軍企業,業務涵蓋:IC設計、記憶體、移動通訊、智慧安全、AI晶片、物聯網、功率半導體,還有高端路由器晶片等。

紫光業務多元,有助鴻海半導體整合

力成半導體業內人士向我們分析,過去鴻海的入主其它公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公司資本而太小,這對市值高達新台幣1.2兆的鴻海帝國的轉型而言助益較小。但是本次紫光案,它除了在規模、產能上補足鴻海,還在半導體IC設計、封裝測試等垂直整合上有了更多挹注。

紫光是中國最大記憶體晶片廠,註冊資本是人民幣549億元。它也是長江存儲與獨立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股東。其中長江存儲的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與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是各大產業相當重要的零組件,其品質已追上三星(Samsung)、凱俠( KIOXIA)等一線大廠。

過去,紫光是中國最大校企清華控股集團旗下的重要科技集團,還曾經放話要買聯發科、台積電,當時營運風生水起,整體規模近人民幣3000億元,但好久不長2020年,因無法償還2017年發行的人民幣13億元規模私募債券本金,深陷多重債務違約,引發全面破產重整。

不過,針對紫光一案仍有變數,經濟部投審會12日對外表示,依法鴻海做為最終受益人,且涉及敏感技術領域,需向經濟部投審會提出申請,必須經過審議。

鴻海的關鍵拼圖,要成為電動車一站式平台

《關鍵評論網》整理,鴻海近年已經成功掌握晶圓6吋廠、8吋廠(日本),以及馬來西亞8吋廠;在半導體材料部分碳化矽(SiC),以及被動元件、鋁質電解電容、變壓器,陶瓷電路板及高頻無線通訊模組;在電池材料,則透過印尼電池公司(IBC)、組裝則由泰國國家石油(PTT)等奧援。還有與台灣裕隆、三地集團,合作主攻電巴生態系,以及中碳、榮碳、碩禾和明基材料等台廠研發電池芯;聯手Gogoro推出「換換」電池交換系統。

鴻海打造「一站式電動車組裝服務」企圖明顯。劉揚偉日前強調,鴻海籌組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是要在新產業中打造新平台。他說:「在PC時代誰賺到錢了,是做平台的微軟Wintel,到了手機時代,是蘋果跟Google賺到錢,這些做平台的都賺到錢,所以我們應該要朝電動車平台方向走。」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