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綠色精神》:「生物圈2號」的永續實驗,與殖民火星打造人造地球的前景

《綠色精神》:「生物圈2號」的永續實驗,與殖民火星打造人造地球的前景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氣候變遷經濟學之父重磅巨作。《綠色精神》描述一種綠色思維,從環境運動的歷史到綠色新政,本書作者諾德豪斯解釋,綠色精神如何為現代政府、企業,與個人,開創永續新觀點,綠色思想的核心肯定,塑造我們這個全球化世界的,是經濟體內外無數的互動。

表10-3顯示分析結果,並把生物圈2號和2015年的美國經濟帳做對照(以人均數字做為比較基礎)。我想要強調,對生物圈2號的估計,根據的是非常零碎的資訊,雖然量的順序絕對是正確的。前五行是依產業別區分的產出毛額——也就是產出內容,例如紅蘿蔔的價值。

如行1所示,生物圈2號的人均產出毛額的估計值大約是美國的一半。請注意,產出的組成高度不均衡,工業或貿易的產出是零。最重要的產出是服務和智慧財產權的創造。

行2顯示生物圈2號的GDP,等於產出毛額減去投入(例如能源)。據我估計,投入超過產出(即使是能量投入也大於產出),所以生物圈2號的GDP 估計為負19萬美元,美國則為5萬6,000美元。

行3是最後的總數,也就是生物圈2號的NNP,等於國民生產毛額減資本折舊。我們之前的討論以NNP為永續所得。生物圈的資本折舊估計超過每人每年300萬美元。在減去折舊之後,人均NNP為每年負340萬美元。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處理這些數字,不過最後的計算結果都是非常大的負數。

(綠色精神)表10-3
Photo Credit: 八旗文化出版

結論:人造地球的永續性

關於打造人工地球或是在遙遠地方建構永續人類體系的前景,我們的結論是什麼?我們之前對人類文明歷史的討論,記述了今日高度具生產力的全球經濟形成的漫長道路,這個事實顯示,要在遙遠而險惡的地點建立一個相同的體系,將面臨嚴苛的挑戰。此外,檢視殖民火星或其他星球的前景,結論也同樣悲觀。根據可以類比的情況,如南極洲或國際太空站,在惡劣環境裡維持生命的成本,看起來是一筆天文數字。

如果回顧生物圈2號的歷程,結果更加悲觀。如果用經濟可行性和經濟永續性來檢驗,它可以說是失敗得一塌糊塗。即使就位在地球上,這個體系也無法維持現代的生活水準,甚至連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水準也無以為繼。如果長期運作,它會一切歸零。

除了瘋蟻,在那個生物圈裡的每個東西和每個人都劫數難逃。

以上就是這三個實驗帶給我們的教訓,它們不但一致,也讓我們知道要謙卑。在不久的將來,永續外星文明的前景仍然遙不可及。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綠色精神: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永續藍圖》,八旗文化出版

作者: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
譯者:周宜芳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笨蛋,問題在「成本」!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氣候變遷經濟學之父重磅巨作

弄懂ESG前,先懂環境財
ESG投資正夯,也形同驗證諾德豪斯的理論:「環境財」也是一種資產,
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從現在開始要為「環境財」定價。

從氣候災難、全球疫疾大流行、森林野火,再到企業違紀瀆職,
這些全球性重大問題,往往來自錯誤的「成本認知」,
我們需要的是,確保那些應該負責的人承擔完整的成本,
而不是讓他們繼續把成本轉嫁給他人。

氣候變遷是「經濟問題」,
如何分配資源與創新技術,與未來的氣候對賭,找出永續之道?

《綠色精神》描述一種綠色思維,從環境運動的歷史到綠色新政,
本書作者諾德豪斯解釋,綠色精神如何為現代政府、企業,與個人,開創永續新觀點,
綠色思想的核心肯定,塑造我們這個全球化世界的,是經濟體內外無數的互動。
重新思考效率、永續性、政治、利潤、稅賦、個人倫理道德、企業社會責任、財務等主題,
幫助我們克服我們最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卻不必犧牲經濟繁榮,
剖析經濟衝突的外溢成本正是《綠色精神》的重頭戲。

本書也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以實踐碳訂價、追求低碳科技、設計有效率的稅制,
以及透過氣候俱樂部促進國際合作等議題。
本書正是我們對於環境和經濟所需要的開創新觀點。

本書結構

1. 綠色運動的基礎。綠色運動有兩層意義,狹義來說是指環境保護,廣義則是以資源為本延伸出去的政治、氣候、經濟、財政、開發等政策,本書回顧各領域的綠色運動,耙梳公私各部門領袖的洞見,更提及在COVID-19疫病侵襲下,綠色意義的轉變,與綠色經濟學的意涵。

2. 如何以綠色精神為主軸,正確制訂政治與經濟政策。政府與民間在面臨環境、污染和氣候變遷的議題時,經常避免認知偏差,而做錯決定。環境問題在大多時候不起因於市場行為不當,而在於人們錯誤認知下的錯誤決定。本書將這類錯誤決定命名棕色行為,與綠色精神相悖。

3. 全球應該簽訂更激進的綠色契約或組成聯盟。諾德豪斯希望能以綠色精神建立一個促進福祉的社會。 它依靠四個支柱:公平定義財產權法律;有效市場;糾正重要外部性的規範;確保經濟福利分配的公平性。應該以競合思維看待氣候變遷,才能真正達成各國本身的利益。

(八旗)0UNF0026綠色精神_書腰立體_300dpi
Photo Credit: 八旗文化出版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王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