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槍擊案事發地奈良的獻花現場觀察:我們可以像東京電視台一樣照常播放節目,掩飾成平常日子嗎?

安倍槍擊案事發地奈良的獻花現場觀察:我們可以像東京電視台一樣照常播放節目,掩飾成平常日子嗎?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7月10日週日中午,我前往槍擊事發地點奈良獻花致意,本以為大部分的日本人都對政治冷感,並不會有太多人到現場,沒想到,來到現場獻花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國籍人種,都紛紛擁至獻花弔念,這樣的影響力,或許就是安倍晉三的歷史定位。此篇文章嘗試透過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視角,看看事發當時,日本媒體的狀況以及獻花現場的觀察。

文:王若凡

最近,全日本大概除了東京電視台以外,各大媒體、社群都在鋪天蓋地報導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意外逝世的消息。

我在2014年從台灣來到日本,八年的時間不長也不短,但足夠我在日本從留學身份到展開職涯生活,而這些日子在日本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件,例如調漲消費稅、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爆發、延期的東京奧運等等,至於安倍晉三的離世,對我、對在日本的台灣人、對日本人、甚至對全世界而言,確實是難以置信且巨大的政治傷害。

此事是國家級別的大事件,這段期間,台灣、美國等國相繼降半旗弔念安倍;而我們這些小人物,雖力量有限,但也試圖在安倍晉三逝世的洪流浪潮中,至上一份敬意。

7月10日週日中午,我前往槍擊事發地點奈良獻花致意,本以為大部分的日本人都對政治冷感,並不會有太多人到現場,沒想到,來到現場獻花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國籍人種,都紛紛擁至獻花弔念。這樣的影響力,某程度而言,或許就是安倍晉三的歷史定位。

而此篇文章,也嘗試透過在日本工作的台灣人視角,看看事發當時,日本媒體的狀況以及獻花現場的觀察。

槍擊現場在斑馬線中間,左邊時鐘下的白色遮雨棚就是特設獻花台
Photo Credit: 作者提供
槍擊現場在斑馬線中間,左邊時鐘下的白色遮雨棚就是特設獻花台。

安倍槍擊案事發後,日本媒體的反應

事發當天正值週五中午,就算收到第一時間的新聞快訊,工作狀態中的我們,辦公室也像沒發生什麼事,一切如往常,專注於工作。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
TNL+ 首月體驗價 1 元,
加贈 LiTV 首月免費(見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