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遇到這六種問題員工,你該如何應對?

遇到這六種問題員工,你該如何應對?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遇到好部屬,自然不用主管操心煩惱,但若遇到問題員工,身為主管,有責任、義務深入探討他們的存在根源,及時做出診斷,開出藥方,例如以下六種部屬──

文:日光

寵物店裡有隻鸚鵡標著:「會兩種語言,200元。」

另一隻鸚鵡標著:「會四種語言,400元。」

兩隻都毛色光鮮,靈活可愛,客人看了拿不定主意要買哪隻。

後來發現有隻老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卻是800元。

客人問店主:「這隻鸚鵡是不是會說八種語言?」

店主:「不是。」

客人:「那為什麼牠又老又醜、又沒有能力,會賣800元?」

店主:「因為另外兩隻鸚鵡叫這隻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能力不一定要有多強,只要懂得如何管理、調教部屬,讓他們發揮所長,做好工作,就是個好主管。

可惜管好下屬說來簡單,做起來卻是大有難度。遇到好部屬,自然不用主管操心煩惱,但若遇到問題員工,身為主管,有責任、義務深入探討他們的存在根源,及時做出診斷,開出藥方,例如以下六種部屬──

類型1 :做事拖拖拉拉,總是慢半拍的部屬

這類部屬天性懶散,凡事皆不上心,也不是聽話,但很難叫得動,沒有什麼工作企圖心。交給他工作時,表面上會乖乖應好,實際上永遠都在狀況外。

主管分派的任務,從不願意主動開拓,只有主管逼著走時,才會不情願地動一動;做事拖拖拉拉又喜歡推諉,工作總是能拖一天算一天。

稍微問他一句:「現在進度到哪裡了?」就會覺得壓力山大,不小心再加一句:「動作要快一點啊!」就自暴自棄,乾脆都什麼不動了。

最後做不到,還會直接跟你說「我也沒辦法」,讓你自個兒看著辦。氣得你七竅生煙,偏偏又打罵不得,簡直連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助他做好小事,他就會想完成大事

歐美國家的職場中有一種觀念:「無法遵守企業方針的人,就請離開」,甚至會開除不做事的員工,所以要搞定這類員工很容易。

但台灣職場文化富有人情味,很少也很難如此雷厲風行。其實這類部屬多半沒有惡意,只是不擅長安排工作流程或步驟,所以比較沒有時間觀念。

這時候不妨直接告訴他:「你這個樣子,我想交給你重要的工作都沒辦法」,趁機敲打敲打他,再針對其缺點,投以以下兩種處方:

  1. 把大項工作分成幾個細項工作,請他逐一完成。
  2. 每次只要完成一小項即可。

每天上班前,先規劃好他今天之內的工作項目,明確指示他具體作法,務必讓他全部完成。

例如,今天之內要收集10份客戶名單、登打客戶資料、整理好當天的出貨單等等。並和他一起檢視工作進度及方法,討論如何提高效率;也可以反問他:「什麼時候可以做好?」讓他自己說出明確的完成期限,甚至跟他講明未完成工作會有的處罰。

只要今天能完成所有工作,明天就能依樣畫葫蘆,長期下來,就能不斷累積他的成就感。當然,主管也要適時並明確地給他讚賞或奬勵,讓他有繼續下去的動力。人一旦嘗到成功的滋味,就會想設定更大的目標,慢慢就會對工作有企圖心。

類型2:拒絕挑戰,害怕失敗只顧自己的部屬

創業家艾夫提(Steli Efti)曾遇過一個很怕撥打陌生拜訪電話的員工,為了治好這個員工的「毛病」,艾夫提決定以毒攻毒,讓他一次失敗個夠。

於是有一天,艾夫提叫他整天只要撥打陌生拜訪電話就好。這個員工只好硬著頭皮開始打電話,然後一通又一通地被拒絕,結果一整天下來,他發現自己一直害怕的失敗,好像也沒什麼,從此克服了打陌生拜訪電話的恐懼。

拒絕挑戰、害怕失敗的人通常膽子小、沒自信,話少聲音小,工作或許很用心,卻非常被動,永遠抱持著「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心態,遇到挑戰容易望而卻步。因為怕犯錯、怕尷尬、怕被批評,凡事總是小心翼翼,也不敢主動與人攀談,讓人覺得他很難溝通。

還有一種是天賦高、太想成功的人,對「失敗」特別敏感,因為輸不起就更害怕失敗,往往在失敗來臨前就止步不前,導致一事無成。因為有太多的害怕與顧忌,很容易造成工作上的阻礙及同事間的誤會。

誇奬失敗,使員工不視其為畏途

知名的美商公司3M以其不斷創新的產品享譽全球,每年投資在研發上的經費超過10億美元。

不僅員工可以用15%的工作時間來研發新產品,還可以要求其他部門同事支援;而且不管專案是否成功,公司都會在技術工程、行銷、生產、財務上全力支持。正因為3M不怕失敗,勇於接受挑戰,才造就了不敗的創意帝國。

要讓害怕失敗的部屬勇於接受挑戰,得在幾方面下功夫:

  1. 鼓勵他做自己想做的專案,讓他體會自己真正的價值。即使是失敗,也能化做未來成功的養分。因為真正厲害的人,熟知自己的弱點,也不以失敗為恥。
  2. 讓他看見工作的全貌,使其產生安全感。專門訓練業務人員撥打陌生拜訪電話的管理顧問諾伯格(Paul Neu-berger)曾說過:「恐懼不是真實的,而是想像的。」看不見整體工作的部屬,對於自己負責的部分難免覺得不安,若能清楚說明他的定位,讓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自然就會對工作產生熱情。
  3. 幫助他明白有過經驗的他,可以勝任眼前的工作。不管再怎麼害怕失敗的人,都有過成功的經驗,只要讓他回想那些成功的經驗,即使是就學時期或孩堤時代的經驗,都能增強他的信心,幫助他面對眼前的挑戰。
  4. 建立標準作業流程(SOP)。只要有一套工作標準可依循,部屬就不會因政策的搖擺不定而心生惶恐。照著標準流程做,就算目標不中亦不遠矣,也就沒什麼好怕了。

類型3:過於渴望被肯定,喜歡被看見的部屬

現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曾說:「人類內心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當部屬完成一項工作,希望能被主管看到、得到主管的讚賞,本是基於人性的正常之事,但如果「太過渴望」被主管肯定,可就不太妙了!

就像A公司財務部的張副理,幾乎兩個小時就去見一次總經理,不時跟總經理報告工作進度,希望總經理能肯定他的表現,只要一天沒被總經理誇讚,就覺得沒有安全感;不論功勞大小,只要跟他有一丁點兒關係,就想盡辦法要讓總經理知道。最後搞得總經理不勝其煩,將他調到了外地的子公司。

凡事淡化處理,或者誇他誇到他無感

對付這類部屬,分寸的拿揑很重要。如果只是希望他能稍加收斂,那麼主管可以在公開的場合適度地讚美他;跟他打招呼或說話的頻率,只要比一般部屬多一些就好,不要讓他過度依賴主管的垂青;偶爾想獎勵他的話,可以請他吃個中飯,做些無傷大雅的示惠動作即可。

但若要他徹底死心,停止這種擾人行為,就得下點猛藥──但凡有功,無論大小,一律誇讚他,最好誇到他對讚美無感、不再動不動就來邀功。但也要與他明確訂定工作目標、考核內容與時間表;若是工作範圍內的例行公事,請他不必事事報告。

Confident male boss leader in eyeglasses explaining project details to new female employee at meeting. Concentrated young woman job applicant listening to hr manager questions at interview in office.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類型4:怕被別人討厭,八面玲瓏狐狸型的部屬

幾個大學畢業生同期進公司,他們工作勤快、做事負責,只有小吳的能力普通、績效平平。

但他善於察言觀色,嘴上工夫更是一流,只要主管發言,他就會來上一句「您說的太對了!」,遇到受寵的前輩提出建議,他也會加一句「我贊成,你的看法真是太令人佩服了!」讓主管和資深同事對他青眼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