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出現「外籍新娘」、「菲傭」等詞,民團轟:教育部帶頭歧視

課綱出現「外籍新娘」、「菲傭」等詞,民團轟:教育部帶頭歧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洋台灣姊妹會表示,外籍配偶在台灣生活是歷史也是事實,但大部分台灣人對東南亞國家不夠理解,因此對外籍配偶帶有異樣眼光和歧視稱呼。

教育部在「微調」後的課綱中使用「外籍新娘」、「菲傭」、「印傭」等詞彙,民間團體今(19日)抗議表示,這些詞彙顯示教育部缺乏對於性別平等與促進多元族群相互理解的基礎認識,並批評教育帶頭歧視。

中央社報導,台灣人權促進會、南洋台灣姊妹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等民間團體今(19日)在教育部前舉行聯合記者會,抗議課綱使用「外籍新娘」、「菲傭」、「印傭」等用語。

民團指出,教育部高中課綱地理科第9頁就清楚寫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全球人口可透過交通工具移動至母國以外之區域工作或生活, 如:非洲人至南歐國家,印傭、菲傭來臺灣工作以及外籍新娘等皆為國際移動現象。」

自由報導,教育部國教署科長李菁菁出面接受陳情,但對婦團質疑課綱帶頭霸凌歧視新移民女性,李菁菁一再迴避課綱中有歧視性文字一事,反而以教育部已檢視今年8月將使用的高一上課本無外籍新娘等文字硬拗,引發婦團更憤怒高喊「教育部帶頭霸凌、教育部道歉。」

南洋台灣姊妹會表示,外籍配偶在台灣生活是歷史也是事實,但大部分台灣人對東南亞國家不夠理解,因此對外籍配偶帶有異樣眼光和歧視稱呼,2003年姊妹會和婦團選出「新移民女性」的稱呼,政府也發函提醒各單位不再使用「外籍新娘」一詞,但現在高中課綱卻帶頭霸凌,歧視新移民女性。

蘋果報導,來自印尼的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移民專員黃麗莎也說,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外籍姊妹們終於正名為「新移民女性」,但教育部課綱卻又強調「外籍新娘」、「外傭」等字眼,不但沒有看到新移民女性對社會的貢獻,未來新移民家庭第二代看到這樣的課本內容會作何感想?要如何自處?「對教育部來說可能是小事,但對新移民家庭卻是嚴重的大事!」

婦女新知基金會培力部主任陳逸表示,「入出國及移民法」已納入反歧視條文,且於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將歧視用語再次放進「地理科」課綱當中,已涉及違反「入出國及移民法」反歧視條文。

移工團體也呼籲別再用「外勞」、「外傭」等伴隨污名效果的歧視用語。隨著民間正名運動的推展,近年愈來愈多人使用「新移民」、「婚姻移民」、「新住民」、「移工」的用語。

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這麼離譜的錯誤,不只彰顯了教育部課綱所謂「檢核小組」委員的不專業,他們要求唯有將相關資訊隨時供全民檢視、監督,通過這樣的過程,才能有一個更好的課綱,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社會。

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俊權表示,課綱若出現歧視的用語並不恰當,應盡量避免,課綱用詞若有不恰當處,教育部也願意檢討,會請國教院整理修正過程和更動文字的相關資料,而民間團體提出的意見,可作為往後課綱審議小組重要的參考依據。

民間團體抗議新聞稿於此。

民團抗議課綱用詞帶頭歧視移民移工(中央社)
高中課綱出現「印傭」 社團抗議歧視(聯合)
民團抗議微調課綱用外籍新娘、菲傭等歧視字眼(自由)
課綱出現「外籍新娘」 教育部挨轟帶頭歧視(蘋果)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詹招琳拍攝影像之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