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度熱浪來襲也不裝冷氣,法國人「佛系避暑」租借私人泳池、用電扇吹冰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熱浪雖無情,但一年總共也就肆虐10多天,冷氣效用不高,因此許多民眾仍只依賴電扇,咬緊牙關撐一下。高昂的費用及對環境的傷害,也是大部分法國人對冷氣猶豫再三的原因。
文:曾婷瑄(中央社記者)
西南歐熱浪一波波,40度高溫時有所聞。然而法國7成以上民眾因不同理由不用冷氣,政府也不鼓勵加裝。新聞不斷推播各種抗熱妙方,教民眾如何使用扇子、冰塊等方式佛系避暑。
近日西南歐熱浪來襲,法國、西班牙都傳出多起森林大火,災情慘重。18日,法國大西洋沿岸多個城市高溫創歷史紀錄;19日,熱浪東移,大巴黎以東淪陷,巴黎當日最高溫達攝氏41度。
連續一週高溫消耗人的意志與體力,無風炙燒環境彷彿人間烤箱。然而根據法國能源管理暨環境局(Ademe)2021年的調查,只有25%的法國家庭加裝冷氣,其中一半是台灣常見、加裝在牆上的冷氣,另一半則是移動式冷氣。
這個數字在2016年只為14%,顯示安裝冷氣的人口緩慢但穩定成長。Ademe指出,過去幾年熱浪頻繁來襲,相比之前的年平均35萬的冷氣銷售數字,今(2022)年截至目前為止,法國已賣出80萬台。
但由於法國加裝冷氣需事先申請許可,且許多公寓都屬於百年古蹟,政府嚴格規定不得隨意加裝破壞結構、外觀的冷氣,大幅降低都市居民安裝的可能性。
上個月剛返回法國度假、探親的駐台獨立記者何蘿拉(Alice Hérait)告訴中央社,熱浪雖無情,但一年總共也就肆虐10多天,冷氣效用不高,因此許多民眾仍只依賴電扇,咬緊牙關撐一下。高昂的費用及對環境的傷害,也是大部分法國人對冷氣猶豫再三的原因。
法國政府顯然也不鼓勵冷氣,生態轉型部長德蒙夏朗(Amelie de Montchalin)6月初甚至在LCI電視專訪中質疑冷氣對環境的衝擊,並明言推動建構隔熱效果更好的住房,以減少安裝冷氣的必要。
此外,政府持續推動城市綠化,盼使熱島效應退燒。根據2021年通過的氣候與適應法,政府6月14日宣布再提供5億歐元,協助城市綠化、增加植栽。

適逢暑假,近年來法國人找到一個新避暑花招,就是租借私人花園與泳池。星期日報(Le Journal du Dimanche)17日報導,越來越多房東透過平台,出租午後的花園泳池。而相關平台也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採用Airbnb模式,但出租時間僅為幾小時;5人朋友團每人大約30歐元就可擁有半天的私人泳池。
平台共同創辦人克里夫(Pascale Krief)表示,過去法國人通常只有在慶祝生日或家庭聚會時才會租用,現在則不限,有泳池的更受歡迎。另一平台宣傳負責人詹米(Sarah Jamy)也說,「氣象局一宣布有熱浪,業務量就會增加。現在供不應求,我們主要工作反而是募集屋主。」
氣溫飆高,如何自保?新聞可見各種認真教導對抗熱浪的方法:待在家、關閉窗戶隔板、吃冰、製作扇子、朝身體噴水霧、放一包冰塊在枕邊等,這些可能讓台灣讀者莞爾的小建議,均是佛系避暑、抗熱的良方。
如果在家待不了,法國網站也有推薦各種「清涼景點」,例如美術館、下水道博物館、地下洞穴等;或在公園綠地樹蔭下,也能看到不少法國人躲在這裡。
何蘿拉告訴中央社記者,她會盡可能選在早晚活動或工作,白天則待在家休息,關上窗戶隔板,杜絕陽光直曬;晚上則開窗,「好在法國的蚊子沒有台灣多」。另一位友人法蘭索瓦(François)更絕,直接把一大塊冰放在電扇前,增加涼感。
18日這天,記者終於拿出幾年前買的小電扇,享受吹出的熱風,椅子乾了又濕、濕了又乾;受不了身上的黏膩,就沖冷水澡降溫。隔夜一覺醒來,枕頭、床單被汗浸濕也是家常便飯。
但20日早晨6、7點,想必所有睡夢中的巴黎人都經歷一樣的改變:從踢被、窗戶大開,到關上窗戶、棉被緊裹。因為一覺醒來,氣溫已從昨天的41度驟降至21度,戶外陰雨綿綿。
這樣20度的溫差,巴黎人習以為常,把剛出動的電扇收到一邊。冷氣,看來的確是不用了。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 熱浪襲歐洲氣溫飆破45度火警不斷,葡萄牙村民驚愕如見「末日場景」
- 氣候變遷釀悲劇:義大利馬爾莫拉達冰川崩塌,擊中登山客釀7死8傷13失蹤
- 義大利面臨70年最嚴重乾旱:農產減收40%,米蘭關閉公共噴泉,河床乾涸水力發電停運
- 印度巴基斯坦連日熱浪破40度,小麥歉收、無電可用,專家:考驗人類生存極限
- 熱浪致命:高溫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哪些人風險更大?某些藥物會增加風險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最新發展:
-
【國際大風吹】熱浪每年越來越兇猛,為何歐洲大多數家庭不裝冷氣? 1年前
-
歐洲半數陷旱災:「水利王國」荷蘭從防洪變抗旱,萊因河低水位波及德國運煤 1年前
-
地中海熱浪「溫水煮魚」:部分海域水溫上升達6°C,海洋生物恐大規模死亡 1年前
-
通膨、熱浪、能源危機,歐洲各國岀招拚節能:德國公設不提供熱水澡、比利時高速公路關燈、法國開冷氣不關門要罰錢 1年前
-
不負責任的浪費將被開罰!法國祭法令,開冷氣不關門的店家最高可罰台幣2萬多元 1年前
-
【圖輯】50度烈日下也要繼續工作,巴基斯坦孕婦面臨極端高溫健康風險,「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 1年前
-
全台高溫創紀錄,大暑日大台北地區可能挑戰40度須慎防熱中暑 1年前
-
歐洲熱浪乾旱惡化能源危機,歐盟「安全過冬」計畫恐受阻,聯合國:夏季極端高溫至少持續到2060年 1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