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善意 台灣讓祕魯的聖誕節很「溫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華麗的致詞和排場,我們能做的(或是想做的)只是默默地付出心力。(照片提供:李尚儒)
前言:台灣醫生李尚儒,在2011年拋下一切,毅然決然前往祕魯阿雷基帕市(Arequipa)英語學校擔任教師,卻因負責組織TNT帳目不清,和工作夥伴革掉黑心負責人,並於2012年創立HOOP(Helping Overcoming Obstacles Peru),全心投入社區生活的改善。2013年由寶瓶文化出版《本來是憤青》一書,記錄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台灣紀錄片導演吳乙峰曾在2012年6月前往秘魯拍攝HOOP Team Taiwan的發展,表示「醫生是助人的行業,而李尚儒把這行業做大了。」

上百名社區家長和學童於會後和台灣國旗合影。(照片提供:李尚儒)
又是1年過去。2013年,HOOP(Helping Overcoming Obstacles Peru)仍然在遙遠的山區行走著。
還記得2013年的12月,阿雷基帕市(Arequipa)呼吸著南半球艷陽高照的氣溫,炙熱的陽光下,行人再不遮掩就快失去原生的膚色,說實話,有一度我還真的忘了。阿雷基帕市的中央市集叫San Camilo,一個由傳統菜市場以及外圍商店街所組成的中小型商業區。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汽水、巧克力、耶誕節裝飾,還有小丑出租。
在秘魯的派對現場,主辦方常會邀請樂隊或是主持人來炒熱氣氛,而在小朋友身上,小丑永遠是活動精采的保證。那年的夏天(12月為南半球的夏天)有足夠的財力支持,小丑與炒飯的混搭風讓HOOP在社區吹起了有史以來最難忘的歡樂派對。2013年,引頸期盼的是社區家長和所有長期參與的小朋友,在後台灣志工時代,HOOP又該如何上菜?
令我驚訝的是,雖然在場沒有任何一個台灣人的身影,台灣的國旗仍然高高掛著。我們靠網路、信件往返、電話聯繫,甚至是LINE,就讓孩子的笑容與我們產生關連。
準備工作
HOOP總是進行著每週例行的網路視訊會議,但自11月開始,耶誕節活動就變成了固定討論的主題之一。「小朋友的禮物該怎麼辦?」當地的工作人員問道。「既然前2年都是麻煩台商幫忙了,今年我也寫封信去問問吧。」開口要禮物實在不是我的強項,但經費短缺的節骨眼上也沒其他選擇。信發出去不到1週,之前來探訪過的台商來信,表示願意協助。是湊巧吧?無論如何,我把兩者的資訊連結回信給台商們。
事情看似順利,但是到了活動前1週,當地工作人員傳了個訊息:禮物還沒到。禮物分配一事看起來很簡單,禮物到手之後發給小朋友就好,但事實上還真不是這麼簡單。首先必須按照年齡分門別類,小汽車可能適合的是3至5歲的男生,而娃娃是4至6歲的女生;接著是老師必須依據小朋友的喜好,把專屬的禮物包裝好,貼上名條。假如沒有適合青少年的禮物,當地工作人員可能還得進行採買等等,加總下來可能是2、3個工作天。我請工作人員就近打通電話到利馬去問問狀況,得到的回應是禮物已經出發了。
好險,在期限時間內禮物終於寄達。一切都看似順利,當地工作人員又在活動前2天捎了封信給我:「他們想要拍點照片寄回去給台灣的贊助者,找不到去年那面超大的台灣國旗。」轉過身,我傳了個訊息給駐秘魯台北辦事處工作的朋友,說不定辦事處有額外的國旗可以出借,沒想到卻得到了更驚人的消息,台商會會長在收到我的信之後,就把這則訊息分享給辦事處,然後討論之下由官方辦事處出面主導與統籌這次的禮物寄送事宜。
「天啊!真的是太感謝了。」「國旗的部分不是問題啊!我今天去寄,星期五應該就會到了,這樣星期六的活動應該是來得及。」辦事處的友人如是說。

活動當天孩子們開心地揮舞國旗。(照片提供:李尚儒)
屬於阿雷基帕的耶誕節
幾天後,百餘位的社區家長和小朋友在晴空和微風之下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週末。經費依舊不足,無法像上次那樣提供每個人一份午餐或是請小丑助陣,只單由志工和工作人員們裝扮成耶誕老人發禮物、準備音樂和安排團康遊戲,依然很快樂。
事後,我收到工作人員寄來的成果報告:小朋友大笑的照片、揮舞國旗的照片、社區媽媽的合照等等。但我注意到的是一張靜物照:台灣國旗披在椅子上,耶誕樹背後的牆上寫著「Merry Christmas」和HOOP的宣傳海報。看不見大聲喧嘩,但透過影像,彷彿聽見了照片框架外的期待與歡笑聲:是Ruth的大笑聲,是Elizabeth的尖叫,而更遠方傳來的,是男孩子們追逐和奔跑的吵鬧聲。
這看起來很像是政令宣傳或是試圖在美化些什麼,但真的不是。這些孩子們沒有人告訴他們要來集合,或是要拿起台灣國旗揮舞。沒有任何官員到場致詞,也沒有人問他們中華民國總統是誰。事情就這樣靜靜地發生了:沒有任何抬轎、浮誇和浪費。就如同那張照片所呈現的意象般,孩子們和社區無法讓來自利馬的善意捐款登上充滿鎂光燈的舞台,除了與會者的衷心感激之外,幫助我們的人並沒有得到什麼實質的回饋,但仍然有人,有心,默默地,願意這麼做著。
僅以此文深深感念,曾經和持續伸出援手的台灣商會和駐秘魯台北辦事處。謝謝你們,讓Arequipa的耶誕節很溫暖。
作者:李尚儒
是個醫生,但不務正業很久。對背包旅行有著非理性的狂熱,最高紀錄透過定焦鏡看世界地圖一個小時。秘魯非營利組織HOOP共同創辦人,現任西雅圖華盛頓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國際醫療碩士班研究生,結合世界旅行和醫療工作是他一生的志業。著有《本來是憤青》一書,2013年12月由寶瓶文化出版。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刊於台灣立報
想了解更多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現況,請上FB:改變世界的非政府組織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